《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解读-信通院-刘棣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刘棣斐2024年4月《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印发实施2014年1月16日,工信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为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锚定了发展方位,谋划了实施路径,是未来几年引领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指引性政策文件。01. 政策解读02. 转型思考4政策出台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000200220122007十六大十七大十五届五中十九大十八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7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二十大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2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主线始终不变,路径日益清晰“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5政策出台背景:原材料工业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主战场意义重大特点鲜明需求迫切原材料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30%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0%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原材料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制造业资源能源密集。以各类矿产、石油、天然气、生物质等自然资源为原料,对能源资源依赖度高,同时也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户过程机理复杂。涉及大量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大多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难以实时动态监测调控,“黑箱”属性显著生产连续性强。工艺过程多为连续进行,工序衔接紧密,需要数月或更长周期连续运行尽管部分原材料工业龙头企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仍面临:数字化转型认知不足不同行业、企业基础差异大建模仿真等技术难度高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不够人复合型人才供给紧缺……5个GDP比重超过1%的十个重点行业里占据半壁江山6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内涵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物流仓储,行业运行调控、耦合协调以及上下游协同等各环节进行融合创新和改造提升,实现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制造过程数字孪生、运营管理最优决策,以产业数字化驱动全产业链业务变革,加快推动行业提质升级、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数字化转型7推动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思路深入学习领悟习总书记关于数实融合、数字化转型的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工作的关键思路和推进主线“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2021年19届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数字化转型怎么干数字化转型用在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用数字化改造来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数据获取能力,为转型奠定基础实现各类要素互联互通,把小数据汇聚成大数据,便于分析挖掘通过人工智能等挖掘数据价值,为精益生产、科学管理提供智能基础安全化高效化智能化对应原材料“三品”战略,产品服务要高端化安全生产是本质要求,智能化赋能安全化生产企业要通过智能化经营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原材料工业是能耗大户,必须实现绿色化发展强基础促应用数字化基础网络化基础智能化基础为原材料企业指明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根本路径高端化升级安全化生产高效化运营绿色化发展引导原材料企业聚焦核心价值实现应用赋能标杆、创新、AI、服务等8科学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质升级、降本增效、绿色安全聚焦这一核心任务,《工作方案》按照总分结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划定了目标到2026年,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重点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实现深度应用,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制造过程自主调控、运营管理最优决策水平大幅提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9系统谋划重点工作任务(1/2)《工作方案》围绕4 个方面部署了14 项具体任务(一)强化基础能力1. 夯实数字化基础,提升数据采集、数据汇聚和数据质量管理等能力。2. 完善网络化基础,构建泛在感知网络环境,开展内网改造、打造高质量外网,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3. 强化智能化基础,加强重点行业智能装备、算力设施、模型算法的建设部署和推广普及。(二)深化赋能应用4. 助力高端化升级,加快产品高端创新,推动生产过程高端升级,提升服务高端化水平。5. 支撑绿色化发展,基于数字技术开展装备及工艺流程优化升级改造,开展碳排放计算与碳足迹追溯,加强数字化能源管控等。6. 保障安全化生产,加快提升快速感知、超前预警预防、应急处置、系统评估等能力。7. 实现高效化运营,打造全链条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业务协同和资源优化。10系统谋划重点工作任务(1/2)(三)加强主体培育8. 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智能矿山、标杆企业。9.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市场、平台等资源,强化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专业化协作,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10. 推进产业园区智慧化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园区数字化基础能力升级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完善支撑服务11. 加强技术创新供给,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分行业建设原材料工业制造业创新中心。12. 强化人工智能驱动,催化一批低成本高价值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构建细分行业通用大模型。13. 增强公共服务支撑,打造涵盖技术创新转化、产业生态建设和数据要素赋能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14. 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治理。依托现有试点示范工作基础,立足原材料工业特点和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标杆选树行动。典型场景研发设计、制造执行、质量控制、设备运维、仓储物流、能源环保、安全管理等领域标杆工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成效显著、实现制造过程数字孪生标杆企业全流程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11为政策落地提供关键保障(一)加强组织实施。加强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动态跟踪工作方案进展。成立原材料工业数字化专家委员会和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征集遴选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典型场景、解决方案。(二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解读-信通院-刘棣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9M,页数23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