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
本文件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嘉信华礴(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其内容及文件中包含的任何附件仅作为一般信息,而非投资建议。此类信息未考虑投资者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及个人需求,并非用于替代专业意见。投资者应在作出投资之前,根据自身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及个人需求就有关投资产品的适用性寻求独立专业意见。未经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嘉信华礴(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明确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在任何其他出版物提及本文件及本文件所含的任何附件的任何部分作商业之用。本文件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嘉信华礴(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 2025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嘉信华礴(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保留所有权利。本文件仅供2025年4月18日举办的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 嘉信理财2024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 发布会使用。本文件内容仅供参考,不应视为买卖任何金融工具的建议。0425-FCR8寄 语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经济发展的动能和结构正经历重要转型,扩内需、促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显现。在这一结构性转变的进程中,金融生活对于人民提升被动收入、实现美好生活更加息息相关。如何在居民财富积累到一定水平的当下,帮助居民提升金融素养,满足居民日益迫切的财富管理需求,成为金融行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金融素养作为居民整体精神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我们对金融素养的讨论应当建立在经济相对发展、社会相对成熟的基础之上。目前看来,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结构的变化,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产品逐渐多元和复杂化,环境、市场、产品的复杂程度增加,财富管理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财富结构多元化,对参与金融活动、财富管理活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中间就存在需求难以满足的落差和错配的潜在风险。此时,贯穿于每一个金融活动、财富管理活动中的金融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到金融素养提升的关键节点。其核心在于推动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为居民的财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开展中国居民金融素养状况调研,对于理解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提升居民财富健康、推动财富管理行业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美国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共同发布,这种国际合作很好地帮助我们在更宽广的背景和视野下深化研究。报告全方位揭示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素养状况,展现了国民对金融教育的多元化诉求,为我们在未来更好地优化金融教育、满足不同居民家庭对财富管理的需要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提升居民金融素养是一项长远工程,需要依赖多方合力,不能一蹴而就。期待各方在今后能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实现居民美好金融生活做出应有贡献。创院理事长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序 言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居民家庭财富稳步积累,日趋成熟的金融市场上也涌现出更多样化的投资选择。随着人们的金融实践加深、家庭财富管理经历结构性转变,居民的主要诉求逐渐从基础性资产增值演进为涵盖多元目标的综合性财富管理。这一过程要求居民进一步了解投资标的、准确识别金融风险、理性选择投资方向,其金融素养也因此面临多维考验。在此背景下,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嘉信理财自2022年起开展合作调研,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从货币与银行、收支与信贷、储蓄与投资、消费者权利与责任、财务规划、安全与保障六个维度勾勒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的现状和群像。今年的研究延续了过往的研究框架,深入剖析了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在不同地区、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中呈现出的差异性及其与部分金融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在居民金融素养稳步上升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报告有不少亮眼发现,如金融素养在地区之间的差距缩小、多元化投资意识有所提升,以及金融素养对于投资决策、养老规划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等等。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阐释提升金融素养的必要性,我们在今年的研究中着重探究了金融素养与居民行为之间的关联。报告以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行为契机,对不同金融素养的人群进行分析,发现金融素养越高、尤其是财务规划意识与能力越强的居民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上的参与程度越深。相关发现切实印证了金融素养在个人当下生活和未来保障上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金融素养提升对于面临老龄化挑战的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今年的研究中新增对证券投资者的金融素养研究,以期了解具有特定金融行为的人群在金融素养方面的表现与普通居民的异同。基于今年的研究发现,我们在过往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总体框架内,更加关注金融素养和生活中金融行为的互动,切实帮助中国居民提升金融知识、强化实践技能,让财富管理成为其逐梦人生之路上的有力支撑。最后,我们诚挚地感谢在报告形成和修改过程中提出宝贵建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我们将持续深化对这一话题的探索和研究,集多方之智为提升居民财富健康水平和金融行业服务水平贡献绵薄之力。建议和展望主要发现研究方法总体概述各维度代表性发现居民金融素养与投资行为的关系目 录1842534212024年,中国居民个人金融知识和技能问题的整体得分(作为金融素养的评估)为71.8分。居民金融素养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上海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常见金融行为的参与度逐年提高,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居民各维度金融素养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多元化投资意识有所提升,但总体水平仍有待改善,金融素养水平与多元化投资意识呈正相关。女性在财务规划维度的得分首次超过男性,且在安全与保障维度连续三年领先。仅半数受访者具有长期财务目标,青壮年群体应作为长期规划意识提升的主要发力点。 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对个人养老金开户和购买比率有积极影响,尤其是财务规划维度的表现影响显著。金融素养会影响居民对投资决策依据的选择,进而影响其投资行为;得分较低的受访者更依赖社交媒体和销售人员引导。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消费者权利与责任需重视。主要发现123456782024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样本的性别分布相对平均,男女性受访者占比分别为45%和55%。年龄分布方面,本次调研依然覆盖了各年龄段,但相较于2023年,今年的受访者中25岁及以下低龄组的占比降低,26-55岁群体规模增加。学历分布上,高学历人群占比继续提高,本科学历受访者占比达7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受访者占比达8%。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为更好地了解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本研究基于海内外学术、监管机构常用的评估标准,将金融素养的内容分为货币与银行、收支与信贷、储蓄与投资、消费者权利与责任、财务规划、安全与保障六个维度,通过线上问卷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年龄段人群的金融素养调查。通过受访者对于不同维度金融知识和技能问题的回答情况,初步评估中国居民个人金融素养现状和存在的典型现象,并探讨适合本土的金融素养教育方式。本次调查委托专业问卷投放平台,通过电子化方式采集样本,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共采集有效样本10417份。受访者的地域分布与过去两年的调研相似,符合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具有较为分散的特征。采得样本数量前五的省份为广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受访者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中国居民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受
[嘉信理财]:2024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79M,页数4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