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评估-SIIS
作者简介刘宗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谈晨逸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叶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红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作者简介5经济泛安全化的全球挑战与中国因应目 录引言···························· 01第一章 印度提出产供链“替代中国”的背景 ·········· 03(一)希望利用中美贸易战推动产供链向印度转移········ 03(二)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进一步激发了印度的战略野心····· 04第二章 印度与美西方国家在产供链“替代中国”方面的合作 ··· 08(一)“友岸外包”下印美产业合作新布局··········· 08(二)印度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产供链合作··········· 11(三)印美等推动“去中国化”的多边努力··········· 12第三章 印度推动全球产供链向印度转移的措施 ········· 16(一)“分阶段制造计划”与“生产关联激励计划” ······ 16(二)构建关于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话语叙事·········· 17(三)对在印中企和中国商品予以限制和打压·········· 18第四章 印度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的成效及其局限 ······ 26(一)印度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取得“点状突破”······ 26(二)印度制造业对中国进口的依赖增加············ 27(三)印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不能撼动中国制造地位····· 31第五章 印度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不能实现的原因 ······ 35(一)印度与美西方之间存在产业链结构断层·········· 35(二)印与美西方产业合作缺乏国际制度保障·········· 36(三)“美国优先”政策不利印度等国吸引外资········· 38(四)印度自身投资环境是最根本障碍············· 39结论···························· 41引 言引 言自 2018 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印度就开始酝酿在全球产供链上替代中国的计划。2020 年之后,莫迪政府在封禁中国背景的 APP、提高关税抵制中国商品、限制中企对印投资、频繁发起对在印中资企业无理打压行动的同时,推出“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加快“印度制造”。印度在经济上针对中国的这些行为,其背后所暴露出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借助中美战略竞争、美国推动“去中国化”的所谓机会对中国实行 “三替代”:即以“印度制造”及“第三方制造”替代“中国制造”、以“印度资本”及“第三方资本”替代“中国资本”、以“美西方+印度”的产业合作模式替代“美西方+中国”的产业合作模式。虽然从近期美西方及印度所发表的一些报告来看,印度在全球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执行效果不佳,但从印度智能手机、制药等行业的发展结果看,印度在对华替代方面确实取得一些成效。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与我国存在历史恩怨的邻国,是对我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战略性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我国不应轻视印度政府配合美西方在全球产供链“替代中国”的野心和决心。即使莫迪政府第三任期要对其对华政策,尤其是对中资企业对印投资政策进行调整,我国政府也不能掉以轻心,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印度的产业发展计划,并提出有效应对方案。本课题将对印度对华产供链替代战略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客观分析其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对我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0101印度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评估印度提出产供链“替代中国”的背景第一章0303印度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评估希望利用中美贸易战推动产供链向印度转移第一章 印度提出产供链“替代中国”的背景(一)希望利用中美贸易战推动产供链向印度转移2018 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华贸易战。印度政府和智库立即就关注到美国商会报告中关于中美地缘政治关系和贸易战的连带后果:美国技术和工业部门的企业不仅考虑将企业移出中国,而且也要移出美国。其中许多企业正在考虑将业务转移到亚洲其他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支持美印双边商业关系的“美印战略与伙伴关系论坛”(U.S.-Indi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um)在 2019年 4 月发布的报告则显示,有 200 家美国公司计划将其制造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印方认为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发展“印度制造”、替代中国的极好机会。12019 年 5 月莫迪连任总理之后,提出到 2023 年印度 GDP 超过 5 万亿美元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莫迪政府在国内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压力下进一步采取经济自由化改革措施:一是解决一些结构性、制度性问题,推动土地制度和劳工制度改革,推行国企私有化;二是进一步放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吸引更多外1 Akshay Mathur, “Cannibalising U.S. Firms in China,” Gateway House, May 22, 2019, https://www.gatewayhouse.in/us-companies-trade-war/; “About 200 US Companies Seeking to Move Manufacturing Base from China to India: USISPF,” The Economic Times, April 27, 2019,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economy/foreign-trade/about-200-us-companies-seeking-to-move-manufacturing-base-from-china-to-india-usispf/articleshow/69068781.cms.印度提出产供链“替代中国”的背景0204印度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评估资以扩大就业,特别是企图利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可能受中美贸易战影响重新调整的机会,提供激励措施吸引撤离中国的跨国企业到印度投资设厂。印度与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如苹果、富士康、大众汽车、现代汽车等协商,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和免税期等措施,鼓励它们将整个或部分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同时,印方认为,中印之间的巨额贸易逆差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这一状况扼杀了印度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是印度主要的就业来源,也是莫迪总理“印度制造”计划的关键。2 印度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手段逼迫一些在印中国企业加大对印投资,将手机、太阳能等产业的制造环节转移到印度。另外,一些印度智库认为,自“印度制造”计划启动以来,中国企业对印度汽车、可再生能源、电子、纺织、房地产以及初创企业的投资非常活跃,尤其是对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的投资产生了与其价值不成比例的影响,这一现象值得警惕。3 2019 年 11 月,印度主动退出了 RCEP 谈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印度不希望融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决心。(二)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进一步激发了印度的战略野心由于印度不少行业在进口方面对中国存在较深依赖,在中国暴发疫情期间大量工厂
印度产供链“替代中国”战略评估-SIIS,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15M,页数5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