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破局之道报告:体系革新·价值突围-罗兰贝格

报告体系革新·价值突围中国汽车零部件破局之道 | 罗兰贝格汽车洞见历经数十年汽车产业浪潮激荡,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如精钢淬火——既见证过随整车市场腾飞的高歌猛进,也历经转型期的阵痛挑战。在大步快跑与小步踟蹰的交替轮回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逐步锻造出具有特色的竞争内核。回望零部件产业发展,罗兰贝格认为有三个阶段性增长主题和周期差异值得关注。筑基期:规模驱动:2005-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黄金年代,零部件企业乘市场东风完成原始积累。伴随着中国整车效率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浪潮,众多零部件企业以规模扩大为主要发展目标,通过客户拓展和产品延伸的双轮驱动快速扩张。规模效应释放下,头部零部件企业的毛利率也持续优化,进而构筑起“规模-成本-盈利”的正向循环。调整期:价值重构2018-2025年 2018年中国车市首现负增长,叠加新能源和智能化政策深化,中国汽车产业也正式迈入结构调整期。智能电动化转型催生零部件产值构成的剧变,传统动力部件需求下滑明显。终端市场洗牌同样倒逼供应链重塑,2022年新能源车新车销售渗透率突破30%后,激烈的整车端竞争将成本和效率压力极大地传导到零部件企业,零部件企业被迫进入“生存模式”:通过精益管理挤出15%-20%运营冗余,但价格战引发的非理性降本使行业净利率徘徊在5%警戒线。此阶段不少零部件企业虽实现客户结构调整和局部运营优化,却也暴露出战略系统性与技术护城河的缺失。精进期:创新突围2025-2035年经历产能出清与格局重构,汽车产业的前路挑战虽大,但不确定性亦有所减弱,国内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已逐渐明朗。随着国内产业良性发展新周期的开启和全球化浪潮的提速,2025年开始汽车产业进入“硬实力”竞逐的新周期,倒逼零部件企业构建新的竞争力,两条破局路径逐步清晰:一是通过投资并购快速获取新的战略性业务发展机会,强化核心能力亦或搭建新增长曲线;二是通过构建体系化的价值链降本增效能力,推动全面运营体系升级,提升体系化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盈利性。本文将深入剖析现在汽车零部件企业所面临的当下环境与挑战,并将罗兰贝格的经验凝聚成文,与各位零部件企业玩家一起探讨共同破局之法。 A引言资料来源:罗兰贝格A 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指数2 体系革新·破除内卷目录 1. 汽车零部件市场环境:上下游双重挤压,复杂度前所未有2. 企业现状与发展困局:第二曲线未稳固,增效转型难持续3. 零部件企业破局方法:目标导向、强化体系、齐心协力4. 罗兰贝格多角色助力:成熟实践、专业协作、收益共享481115页数章节3 体系革新·破除内卷降价车型数量[2022-2024]新车平均降价力度/ 幅度[2024,万元,%]车企总体利润情况[2022-2024,亿元, %]951482272022202320241.61.81.38.3%9.2%6.8%市场整体新能源车燃油车平均降价幅度平均降价力度5,3205,0864,6235.7%5.0%4.3%市场整体新能源车燃油车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料来源:乘联会,罗兰贝格B 中国乘用车市场2023-2024年价格战概览汽车零部件市场环境:上下游双重挤压,复杂度前所未有1.1/ 价格与成本双重挤压,企业面临生存挑战为在价格战中维持自身利润空间,主机厂不断向零部件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低采购成本。过去,车企通常要求供应商每年降本3%~5%,但这一节奏已被彻底打破,降本周期大幅缩短,甚至从“年降”变为按季度或不定期调整。部分拥有强势话语权的主机厂甚至要求供应商年度降本幅度高达10%至20%,远超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2023年7.2%的净利率。在这种高压态势下,零部件供应商陷入“以价换量”的恶性竞争,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为维持业务运转,许多供应商不得不选择牺牲部分利润,甚至亏本经营。例如,在汽车空调领域,空调箱、冷凝器等传统部件的成本底线已被击穿。2024年底,受主机厂价格战影响,部分经1降价车型数量逐年上升,车企总体利润情况下滑价格战愈演愈烈,产业链盈利空间持续缩小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其价格竞争已演变成一场激烈的“军备竞赛”。随着市场趋于饱和,主机厂为争夺市场份额频繁发起价格战。从入门级车型到高端豪华车,价格端的激烈竞争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传导至汽车零部件企业。 B营近30年的零部件供应商及其十几家冲压件外包供应商因持续亏损而相继倒闭。成本压力不断加剧,降本难度逐步上升在售价不断受压的背景下,零部件企业积极从研发、采购、物流和生产等环节挖掘降本空间。然而,近年来供应链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了降本难度。以轮胎行业原材料采购为例,自2023年起,天然橡胶价格大幅攀升,截至2025年初已达近七年高位,涨幅超过55%。与此同时,炭黑、钢丝和助剂等关键原材料价格也持续上涨。原材料成本不降反升,直接压缩了零部件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严重阻碍降本计划的实施。固特异、倍耐力、米其林等轮胎企业自2025年初开始纷纷提价,涨幅在2%~10%之间。除了直接成本上涨,零部件企业还面临诸多隐性成本压力。下游客户需求变化加快,对质量和定制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企业自身运营压力增加,而内部资源又难以及时补充,导致额外支出不断上升。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246家上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率为5.5%,同比下降1%;毛利率为17.7%,虽与2023年基本持平,但仍低于2018-2021年18.5%~20.1%的水平。 C, D客户需求动态变化,运营不确定性增加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客户需求日益复杂和快速变化的挑战。部分国家的单车开发周期已从平均48个月缩短至约25个月,而中国造车新势力从前期策划到开始量产的时间更是从过去的2~3年压缩至约1.5年。在本土车企占据半壁江山的中国市场,零部件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尤为重要。 E此外,主机厂对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并期望供应商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这对零部件企业的运营敏捷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4 体系革新·破除内卷铝18,96020,53420,71118,5212023.62023.122024.62024.12天然橡胶期货13,33114,57717,04011,7502023.62023.122024.62024.1267,44268,07479,67777,0952023.62023.122024.62024.12铜72,10078,10092,50097,500104,000101,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55,30059,50064,50082,800+83%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罗兰贝格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罗兰贝格C 部分汽车零部件原材料过去四年价格走势 [2021-2024,元/ 吨]D 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 [2020-2024,元]面对动态市场需求,如何实现精益运营成为零部件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研发流程优化,到供应链管理升级,再到生产效率提升,都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关键。5 体系革新·破除内卷

立即下载
汽车
2025-04-14
18页
4.66M
收藏
分享

202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破局之道报告:体系革新·价值突围-罗兰贝格,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66M,页数1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10:2020 年-2025 年 2 月重卡市场燃料类型占比
汽车
2025-04-14
来源: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月报:关税不阻成长趋势,持续创新动能向上
查看原文
图 9:2024 年 1 月-2025 年 2 月重卡市场燃料类型占比
汽车
2025-04-14
来源: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月报:关税不阻成长趋势,持续创新动能向上
查看原文
表 6:中国新势力乘用车市场品牌近三周销量 Top10(单位:万辆)
汽车
2025-04-14
来源: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月报:关税不阻成长趋势,持续创新动能向上
查看原文
表 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品牌近三周销量 Top10(单位:万辆)
汽车
2025-04-14
来源: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月报:关税不阻成长趋势,持续创新动能向上
查看原文
图 8:我国乘用车市场周度日均零售量及同环比变化情况
汽车
2025-04-14
来源: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月报:关税不阻成长趋势,持续创新动能向上
查看原文
图 7:我国乘用车市场周度日均批发量及同环比变化情况
汽车
2025-04-14
来源: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月报:关税不阻成长趋势,持续创新动能向上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