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深海科技:装备照亮前路,深海不再黑暗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5年04月14日(评级)分析师 朱晔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80001行业深度研究机械设备深海科技——装备照亮前路,深海不再黑暗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深海何以被点亮?——研究突破+政策提格➢1)事件驱动:我国深海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托自主研发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中国载人深潜已进入世界前列;2)政策驱动:深海科技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指向明确、突出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3)股市复盘:2024年低空经济行情始于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产业共振下涨幅亮眼,复盘来看,政策端沿国家-地方-具体管理推进,产业端多产品推动商业化进程,产业链端低空装备制造环节成为核心方向。深海产业链独特性决定了核心集中于装备制造环节➢产业链:深海产业链中上游为装备制造,中游为深海资源勘探开发与新基建,下游为产品加工以及运营服务。产业链核心在于装备制造:1)深海环境极端性对装备要求高;2)深海活动高度依赖高技术专用装备; 3)深海环境复杂、出海成本高,深海装备市场特征为风险高、定制化、挑战大。◼深海潜水器&机器人:探索先行军,应用场景多元。深海潜水器与机器人主要用于深海的观测作业,主要包括HOV、ROV、AUV、AUG。其产业链上游为特种材料、密封件、传感器、锂电池等,中游制造环节3D打印采用较多。据QYResearch数据,2022年海洋机器人UUV市场中,ROV份额占62.83%,AUV占37.17%。◼深海油气开发装备:海洋油气为主要增量,浅水走向深水。海洋油气成为我国及全球油气增产量最大来源,全球深水油气田处于超深水快速上产阶段;我国南海石油占总量30%、深水区占70%,我国已形成全海域3000m深水油气开发工程能力体系。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已成为海上油气田开发的主流生产方式。◼深海矿产开采装备:战略资源丰富,环保考量商业化暂缓。深海采矿主要目标是战略性新能源金属镍钴锰,储量较大,目前部分企业如TMC已具备准商业化技术能力,但受到生态环境考量与国际法律空缺阻碍。我国靠近矿产区+技术达国际前沿+承包合同全球最多,商业开采限制放开后有望快速发展。◼海工装备:全球周期回暖,国内达千亿市场。海工装备利用率、订单总额、装备价格回到/超过十年顶峰,大规模超深水油气加快推进,24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215艘共272亿美元,其中浮式开发装备21艘约174亿美元;全球超50%生产平台由中国建造,合同从船体、模块建造过渡到EPC总包,2030年国内规模有望达1900亿元。◼深海新基建:海底数据中心国内商业化进展有待持续验证,海上风电在政策+技术推动下向深向远。投资建议:我们测算2030年深海科技主要环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212亿人民币元,2025-2030年CAGR11.4%,若考虑辅助/维护等环节则有望为万亿级产业。商业化进展来看,我们认为深水油气>水下无人机>远海风电>海底数据中心=深海采矿,建议关注政策+商业化共振下有望进入快车道的环节及标的:1)深海潜水器&机器人:ROV领域的申昊科技、时代电气、天源环保,HOV领域的中国船舶;2)海油&海工:海油海工装备领域的中海油服(能源组覆盖)、中集集团(机械、能源组联合覆盖)、振华重工,零部件环节的迪威尔(机械、能源组联合覆盖)、海锅股份,海油海工EPC领域的海油发展(能源组覆盖)、海油工程(能源组覆盖)、博迈科(机械、能源组联合覆盖);3)深海采矿:具备勘探合同、采矿装备的五矿资源、TMC;4)深海基建:海底数据中心环节的海兰信;5)零部件&辅助设备:系泊链&索具环节的亚星锚链、巨力索具,海缆&脐带缆环节的亨通光电(通信组覆盖)、中天科技(通信组覆盖)、东方电缆(电新组覆盖),其他零部件环节如照明系统佛山照明(电子、家电组联合覆盖)、液压系统邵阳液压、密封件中密控股。风险提示:国内支持政策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国际技术贸易摩擦、国际环保组织运动导致政策不及预期3图:奋斗者号最新研究论文图:各国载人深潜器HOV发展进展资料来源:资源中国公众号,海洋世界文化无限公众号,吉青飞扬公众号,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 事件驱动视角:中国深海研究取得世界性突破进展➢ 中国MEER计划在深海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马里亚纳海沟在内的深渊科学研究是当前全球海洋研究前沿领域,3月7日上海交大、中科院、华大集团联合发起的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MEER计划)在《细胞》学术期刊发表重大科研专题,集中报道了马里亚纳海沟深渊极度繁荣的生态系统,是人类首次系统性的研究深渊生命,项目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 我国载人深潜为世界第一梯队: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大深度载人潜水器HOV技术,典型成果如美国深海挑战者号、法国鹦鹉螺号、俄国和平号、日本深海号。我国HOV起步于2002年863计划,中船重工联合国内百余家机构、企业设计制造出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009-2012年蛟龙号执行1000/3000/5000/7000米级任务,2013-2017年蛟龙号从海试进入应用阶段,先后奔赴南海、太平洋、印度洋,2021年再次下潜7000米;2020年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坐底10909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纪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后于2021年在TS21航次中采集了6000-10900米的深度沉积物和海水样本。此外我国还有设计深度4500米的深海勇士号、11000米级彩虹鱼号HOV。4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自然资源部,金融界,天风证券研究所 政策驱动视角:指向明确+表述提格➢ 海洋经济+科技=>海洋强国:2014年以来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海洋强国”,11年提到“海洋经济”。2023年《建设海洋强国》提出支持深海科研、油气矿产探测等核心装备研发,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工信部、科技部设立“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推动海洋工程装备、深海采矿、海底数据中心发展;2021年“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提出深海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深海等油气资源利用。➢ 首提深海科技,缩圈+提格: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版在审议稿“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中新增“深海科技”,深海科技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本次调整,我们认为,相对于此前海洋、深海工程、深海空天等表述,1)深海科技指向明确、突出科技属性;相较以往,本次深海科技与近年来政策强力支持、产业化提速的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表明2)后续可能有同样高规格的产业政策。表:近年来全国性文件中有关深海科技的表述与产业政策发布日期政策文件/主导部门相关表述2025年3月12日《2025政府工作报告》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2024年3月12日《2024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2023年工信部、科技部推动海洋工程装备“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投入50亿元支持深海采矿、海底数据中心的研发。2023
[天风证券]:机械设备行业深海科技:装备照亮前路,深海不再黑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58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