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普查的八大看点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kzq.com 1 / 21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研究 宏观研究 【粤开宏观】人口普查的八大看点——解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2021 年 05 月 11 日 分析师:罗志恒 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 邮箱:luozhiheng@ykzq.com 近期报告 《【粤开宏观】以七大改革培育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2021-04-19 《【粤开宏观】拜登的基建与加税:兼论全球加税周期开启》2021-04-26 《【粤开宏观】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五大信号》2021-04-30 《【粤开宏观】从历史上的三轮通胀看演化规律》2021-05-06 《【粤开宏观】海外需求恢复恰逢供应链受阻带动出口高增——4 月进出口数据点评》2021-05-08 导读: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目的,事关供给、需求和创新活力。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人口与经济增长、人口与房地产、人口生育政策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研究分析和政策调整的前提是准确的数据。我国人口普查一般在逢 0 的年份进行,逢 5 的年份进行 1%抽样调查,其他年份为抽样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成功进行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 1953 年、1964 年、1982 年、1990 年、2000 年、2010 年和 2020 年,人口普查的内容不断丰富、常住人口标准不断细化。第七次人口普查对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标准时点的人口数据进行全面摸底;2021 年 5 月 11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人口数据。本文主要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分析我国人口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摘要: 总体上看,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有以下八大特征: 一是我国中国人口总量好于此前预期,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不排除在十年内达峰并下降。2020 年我国人口达到 14.11 亿人,与 2010 年增加 7206 万人,增长 5.38%,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比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 0.04 个百分点。未来我国人口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一方面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另一方面伴随人口出生率快速下行,不排除未来十年内人口达峰并下降。 二是人口出生率持续快速下滑,放开二胎的边际效应持续递减,出生人口创1962 年以来新低,为建国以来次低点,仅高于 1961 年;有必要将生育权利返给家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2020 年出生人口仅 1200 万,为建国以来次低,仅高于 1961 年的 1187 万。长期低生育率趋势因放开全面二胎而暂时延缓,但并未逆转。出生率持续下降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上升、生育观念改变及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少子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持续下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 岁)占比自 2010 年开始持续下滑,劳动力供给下降导致劳动成本上升,利空劳动密集型行业及房地产业,利好医疗、养老等行业。 三是人口老龄化率快速上升,我国人口平均年龄达到 38.8 岁;1962-1972 年婴儿潮即将退出劳动力市场,未来十年的人口老龄化和社保压力巨大;从地区看,广东人口年龄偏年轻,东北人口老龄化严重。2020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为 2.64 亿人,占比 18.70%,较 2010 年上升 5.44 个百分点。由于少儿比重和老人比重双双上升,总抚养比从2019 年41.56%大幅上升到2020 年的45.87%,抚养压力加大。老龄化影响经济和创新活力,社会储蓄率下降,从需求端影响经济增长。老龄人口总量多、增速快、地域差异大、未富先老、养老金缺口大及养老产业推动进程不及预期六大特征加重我国养老压力。分地区看,65 岁以上人口占比方面,西藏最低为 5.67%,广东省也较低为 8.58%,低于全国 4.92个百分点,而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为 16.28%、16.2%和 13.27%,东北情况更为严重,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 17.42%、15.61%和 15.61%,此外重庆、四川老龄化率排全国第二和第三,分别为 17.08%和 16.93%,仅次于辽宁。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kzq.com 2 / 21 四是人口持续向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流入,东北三省人口流出现象突出。广东常住人口规模及增速均位于全国前列,十年人口净增加远高于江浙等地区,常住人口占全国比重较 2010 年高 1.14 个百分点。2020 年东部地区人口占比为 39.93%,较 2010 年增加 2.15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降低 0.79 个百分点。2020 年广东及山东是全国常住人口超 1 亿人的两个省份,其中广东省常住人口达 1.26 亿人,连续 14 年居全国第一。2010-2020 年黑吉辽蒙甘晋三省常住人口负增长,若进一步剔除人口自然增长影响,人口流出问题更为突出。其中,黑、吉、辽常住人口分别减少 646、338 和 115 万人。 五是城镇化率达到 63.89%,户籍人口城镇化有待进一步加速,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约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有必要提高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在中央转移支付中的分配权重;流动人口规模继续上升但省内流动明显高于跨省流动。城镇人口为 90199 万人,城镇化率为 63.89%,比 2010年提升 14.21 个百分点。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约 45.4%)落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18.5 个百分点(2.61 亿人口),大多来自流动人口(主要是外出农民工)。2020 年流动人口为 37582 万人,占总人口的 26%,外出农民工占总人口的 11.8%,需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 2.51亿人,高于跨省流动人口的 1.25 亿人,省内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重由2010 年的 61.15%,提高到 66.78%,上升了 5.63 个百分点,大约 2/3 的流动人口选择在省内近距离流动。 六是 2020 年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快速提升,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但要注意城乡分化。与 2010 年人口普查相比,2020 年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 人上升为15467 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032 人上升为1508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 38788 人下降为 34507 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 26779 人下降为 24767 人。2020 年文盲率(15 岁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2.67%,比 2010 年下降 1.41 个百分点。2020 年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9.08 提高至 9.91 年。 七是家庭户人口下降,养老和空巢老人问题凸显。全国共有家庭户 49416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129281 万人;集体户 2853 万户,集体户人口为 11897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62 人,比 2010 年的 3.10 人减少 0.48 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八是性别比波动下降至历史低位水平,但男性仍高于女性 3490 万人,农
[粤开证券]:解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普查的八大看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8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