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Q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2021 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挑战与出路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目录 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 1 (一)消费复苏,投资回升,对外贸易持续复苏 ......................................................... 1 (二)CPI 低位震荡,PPI 涨幅扩大,价格总体稳定 ................................................... 5 (三)劳动力市场稳步复苏 ............................................................................................. 7 (四)金融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 ......................................... 9 (五)贷款总体需求创新高,融资缺口呈扩大态势 ................................................... 11 (六)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 ................................................................... 12 (七)财政收支稳步回升,地方债还债压力增大 ....................................................... 14 (八)央行数字货币和数字金融资产 ........................................................................... 16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 18 (一)家庭部门继续积累债务,消费需求仍未完全复苏 ........................................... 18 (二)房价齐涨,应继续坚持调控不放松 ................................................................... 20 (三)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冲击或将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 ................................... 21 三、构建高层次国际新发展格局助推高质量发展 .............................................................. 23 1 报告导读:中国 2021 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日前公布,国内生产总值 24931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8.3%,比 2020 年四季度环比增长 0.6%;比 2019 年一季度增长 10.3%,两年平均增长 5.0%,呈现稳健开局和稳定恢复态势,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基础。同时,对于风险挑战也要未雨绸缪。从内部看,国内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家庭债务持续累积、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加大。从外部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使这一变局加速演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中美地缘政治经济全面战略竞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浪潮、发达经济体超宽松政策效应溢出等一系列重大外部风险挑战,不容小觑。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构建国际新发展格局应该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可以考虑从参与融入高标准经贸规则体系、大力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相互融合包容,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数字经济和新能源国际合作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拓展高层次国际经济合作,倒逼国内深层次结构改革,畅通中国经济国际循环的通路,并实现国际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本报告将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风险因素及其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消费复苏,投资回升,对外贸易持续复苏 (1)消费强劲复苏 202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开局稳健。1-3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5221 亿元,同比增长 33.9%,比 2019 年增长 7.6%,两年平均增速为 3.7%。3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484亿元,同比增长 34.2%;比 2019 年 3 月增长 12.9%,两年平均增速为 6.3%。剔除价格因素,3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 33%,两年平均增长 1.8%。 在社会消费品各个类别中,受去年低基数的影响,餐饮类消费同比增长尤为显著。1-3 月餐饮类消费达 10596 亿元,一季度累计增长 75.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率达 17.5%。其中,3 月餐饮类消费为 3511 亿元,同比增速达 91.6%,相较 2019 年增长 3.5%,两年平均增长 1.7%。餐饮业的明显回暖,说明了以餐饮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处于复苏阶段正加速走出疫情重创。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14 日,通过携程预订五2 一期间的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的订单量较 2019 年同期分别实现 23%、43%、114%、126%的正增长。从订单量看,携程预计今年五一旅游人次有望突破 2019 年五一水平,达到 2 亿人次新高。 在疫情期间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网上消费,在今年开局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做出较大贡献。一方面,总体经济运行良好,继续加速各消费种类的增长;另一方面,春节就地过年的政策也为网络购物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1-3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累计 28093 亿元,同比增长 29.9%,两年平均增长 12.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23067 亿元,同比增长 25.8%,两年平均增长 13.9%。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的限额以上企业尤其值得关注,其稳定的恢复为消费总额的增长提供动力。1-3 月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为 38140 亿元,累计同比增长为 42.0%,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贡献率为 11.6%,相较 2019 年增长 8.7%,两年平均增速为 4.3%。 在众多限额以上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消费类别受去年低基数影响,在今年第一季度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如衣着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家具类、建筑装潢材料类、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均在 1-3 月增速大幅增加,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拉动明显;而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消费在去年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就稳步回升,将一部分增速分摊到去年下
[上海财经大学]:2021Q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7M,页数2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