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压力及转型:国内各省市区全景图

请务必参阅尾页免责声明1扫描下载兴业研究 APP获取更多研究成果碳达峰•碳中和压力及转型:国内各省市区全景图宏观研究部胡晓莉助理分析师电话:021-22852652邮箱:huxiaoli@cib.com.cn郭于玮高级分析师电话:021-22852641邮箱:guoyw@cib.com.cn鲁政委兴业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摘要在实现“3060”目标的过程中,我国不同区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转型压力。本文将从碳排放、区域竞争力、绿色电力、资产负债率和税收依赖度五个角度入手,对此展开分析。从碳排放来看,首先,碳排放量与强度双高的地区碳减排压力较大,如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新疆;其次,虽然碳排放强度达标,但碳排放量总量位居前列的地区,也会有碳减排压力,如山东、江苏、广东、河南。从区域高能耗产业竞争优势来看,碳减排压力较高的首先为高排放低占有率地区,分行业具体情况为: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内蒙古、河北、新疆、辽宁、安徽;黑色金属冶炼——辽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广西、云南、浙江、河北等。从区域绿色电力发展来看,绿色电力的发展有利于减小碳达峰压力,分别从发电端与用电端两个维度分析各省市绿色电力发展。发电端: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贡献较高的地区:四川、云南、湖北。用电端:在包含水电的可再生能源中,湖北、贵州、新疆等地用电效率偏低,而在不包含水电的可再生能源中,内蒙古、新疆等地用电效率偏低。从税收依赖度来看,高碳排行业的税收依赖度,可以测度碳减排下当地财政可能受的影响的程度。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税收依赖较高地区为:青海、内蒙古、宁夏、云南、四川;交通运输仓储业税收依赖较高地区为:天津、新疆、北京、山西、海南。大部分西北部地区对于电力热力行业的依赖度要高于交通运输业。关键词:碳达峰,区域转型压力宏观经济专题2021年05月26日 宏观经济请务必参阅尾页免责声明22020 年 9 月 2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 2021年两会将“3060”目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各区域在地方两会中提出将制定相应的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而我国区域产业差异显著,其面临不同的能源结构调整和对应的产业结构转型,碳达峰压力不一。本文将通过四个维度来分析不同地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转型压力。第一,碳排放的绝对量和强度。在未来碳减排“双控”政策下,碳排放总量越大、强度越高的地区,其碳减排压力也越大。第二,不同区域发展高碳排放行业的比较优势。如果某一高碳排放行业集中分布于特定地区,或许表明该地区在这一行业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其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小,也更有能力将减排成本向下游行业传导。第三,绿色电力。如果该地区绿色电力能力较强,则碳减排对其发展经济能耗需求的约束就会比较小。第四,资产负债率。碳减排需要经济系统地转型,由此需要大量潜在投资,如果一个地区的碳排放与资产负债率双高,则可能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第五,税收依赖度。如果一个地区的税源主要来自高碳排放行业,碳减排对当地财政状况的潜在影响也更大。下文将围绕上述五个维度展开分析。图表 1转型压力影响因素示意图资料来源:兴业研究 宏观经济请务必参阅尾页免责声明3一、区域碳排放压力1、区域碳排放结构按区域总量结构看,各区域碳排放差异显著,全国碳排放总量较多的区域大多在北方。碳排放总量前四大省份为山东、江苏、河北、内蒙古。按照目前从公开数据中能够得到的最新信息,2017 年上述省份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 806、736、726、639 亿吨。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多为高能耗产业较多的地区,对于碳减排及相关能源产业的转型需求也较高。图表 2 区域碳排放总量分布地图(2017 年)注:碳排放总量单位为百万吨二氧化碳;西藏、澳门、香港、台湾未在统计数据之内。资料来源:WIND, 兴业研究从碳排放强度看,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地区为宁夏、内蒙古、新疆、山西、河北,较低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区域。全国碳排放强度为 1.2 吨/万元,有 14 个省份碳排放强度高于全国水平。排名前 10 的省份为:宁夏、内蒙古、新疆、山西、河北、黑龙江、辽宁、青海、甘肃、贵州、山东。碳排放强度较高区域面临的碳达峰、碳中和压力总体较高,需要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实现低碳转型。 宏观经济请务必参阅尾页免责声明4图表 3 区域碳排放强度分布(2017 年)注:碳排放总量单位为百万吨二氧化碳;西藏、澳门、香港、台湾未在统计数据之内。资料来源:WIND, 兴业研究我国“十三五”期间和目前采用的是能耗“双控”政策。“双控”政策从总量与强度两个维度入手,以能耗总量和单位 GDP 能耗强度两个指标对各区域进行考核,将全国“双控”目标分解到各地区、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并对年度目标分不同完成等级进行考核并通报。目前最新的公开披露的目标完成情况为截至 2020 年第三季度。根据国家发改委 2021 年 2 月发布的《各地区 2020年前三季度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一级预警(红灯):未完成双控进度目标,且差距大于目标值 10%,形势十分严峻;二级预警(黄灯):未完成双控进度目标,且差距在 10%以内,形势比较严峻;三级预警(绿灯):完成双控进度目标,进展总体顺利。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双控”行动也是约束碳减排的手段之一,完成情况不好的省份其“十四五”期间的能源转型压力会较大,如内蒙古、浙江、宁夏、安徽、广东等地。截至 2020 年第三季度,我国各区域中能源“双控”目标均未完成且目标值与实际值大于 10%的省份有:内蒙古、浙江、宁夏,能源“双控”压力较大;均未完成且有一个指标目标差异大于 10%的省份为:安徽、广东。仅完成一个控制目标的省份为辽宁、海南、广西、云南、黑龙江、陕西、新疆。 宏观经济请务必参阅尾页免责声明5图表 4各地区 2020 年前三季度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 2021 年 2 月发布的《各地区 2020 年前三季度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兴业研究。未来还可能进一步由能源的“双控”而过渡到碳排放的“双控”①。目前针对碳达峰、碳中和已有全国碳减排总量与单位 GDP 强度的目标,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也有可能分解至区域作为碳排放的双控政策。因此,我们以此作为依据,以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单位 GDP 排放强度衡量区域碳减排压力。数据显示,首先碳减排压力最高为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双高的地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新疆,高排放低效率地区需要同时考虑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与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其次为碳排放量较高但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广东、河南,优先考虑减排或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再次为碳排放量较低但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地区,如宁夏、黑龙江、青海,重点在于能源效率的提高;最后,是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双低的地区,碳达峰压力相对较小,包括北京、上海、福建、重庆等。目前显著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此之前,传统能源仍是主要的来源,因此,短期内对于传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更为紧

立即下载
金融
2021-06-02
兴业研究
19页
10.2M
收藏
分享

[兴业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压力及转型:国内各省市区全景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2M,页数1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20 年 2 季度以来,跨境双向证券投资规模屡创新高 图表25: 2020 年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提升了 0.3 个百分点
金融
2021-06-02
来源:深度研究:从BOP再谈人民币升值的效率逻辑
查看原文
2020 年中国跨境投融资活动明显更为活跃
金融
2021-06-02
来源:深度研究:从BOP再谈人民币升值的效率逻辑
查看原文
2020 年 3 月以来 G3 央行巨幅扩张基础货币投放 图表22: 海外宏观杠杠杆率上升不止是一个“分母”问题
金融
2021-06-02
来源:深度研究:从BOP再谈人民币升值的效率逻辑
查看原文
超过 4 亿人已经在享受即时配送服务
金融
2021-06-02
来源:深度研究:从BOP再谈人民币升值的效率逻辑
查看原文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十年中快速实现现代化、智能化、数据化
金融
2021-06-02
来源:深度研究:从BOP再谈人民币升值的效率逻辑
查看原文
2000-2007 年上一个无争议的人民币升值周期期间,工业企业资本产出率持续快速上升,但同期杠杆率大体保持稳定
金融
2021-06-02
来源:深度研究:从BOP再谈人民币升值的效率逻辑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