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图开启新征程——2021年链长制建设研究报告
前 瞻 产 业 研 究 院 出 品新蓝图开启新征程2021年链长制建设研究报告目录C O N T E N T S因时而生:链长制的时代背景01因势而动:链长制的制度设计02因地制宜:各省市链长制汇总03因人成事:浙江省链长制案例0401因时而生链长制的时代背景1.1 我国产业链发展概况1.2 我国链长制发展背景1.1概况:我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全球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超过220种的工业产品,产量占据全球第一。丰富多元的产业体系培育了一大批处于不同产业门类的企业。医药制造汽车制造家具制造食品制造木材加工电力供应设备制造纺织服装造纸印刷橡胶塑料化学原料烟草制品矿产采选石油加工1.1概况:产业具有集群化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块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集群不再是少数地区的特殊现象,现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地区产业发展出现了集群化趋势。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和它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各部门纷纷开展集群培育创建工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全国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选出一批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产业生态体系完善、根治性强的前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24个、第二批20个)工信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第一批66个)发展改革委从2013年开始认定试点,截至目前已经认定71个创新型产业集群。2020年5月发布《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建议100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部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1概况:各省份多措并举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资料来源: 《“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政策转型白皮书》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全国各个省份多措并举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化发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9个地区明确提出产业集群发展,占比达93.5%。名称省份举例产业集群北京、甘肃、福建、湖南、辽宁、广西、内蒙古、黑龙江、海南、陕西、宁夏、新疆湖南培育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支柱产业集群重庆重庆推动支柱产业迭代升级、重点在汽车、摩托车等两大支柱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山东、天津山东提出壮大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安徽、河南、陕西、江西、贵州贵州加快信心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集群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浙江、湖北、江苏、广东、河北、上海、云南湖北提出加快打造信息光电子、智能网联汽车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循环产业集群青海青海提出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循环产业集群’现代产业集群吉林吉林重点发展汽车产业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类型1.2背景:全球产业链结构正在重构当前,全球产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以要素成本优势为驱动的全球垂直化分工协作模式逐步瓦解。当前全球价值链的并发和重叠意味着中国与发达国家之前的产业关系已由合作主导转为正面竞争。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宏观层面微观层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扩大了产业发展边界,世界各国纷纷制定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抢占工业革命的制高点;同时,全球化趋势减弱,保护主义抬头,基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受到明显威胁。以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大量涌现,以平台化、网络化、生态化为代表的组织新模式以及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产业新体系的高度不稳定性对政府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供应链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供应链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供应链1.2背景:我国产业正在迈向创新突破阶段驱动因素:优势品牌、优势人才、高增值、高回报率的金融资本主要特点: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及其他高端现代服务业;在空间上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完全融合;复合型现代化综合城市功能、产业集聚、人口集居、物化融入、资本融通,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驱动因素:内生为主,技术驱动,企业家精神驱动主要特点:创新文化浓厚,主要产业: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产业、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新兴领域;高素质人才、技术以及其他高端配套服务,产业协同效应显现,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群圈层布局。驱动因素:政策与市场竞争双轮驱动主要特点:拥有一定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企业研发依靠外部科技机构支撑。区域内企业以核心企业产业链影响空间布局,以完整的产品制造企业为主。驱动因素:由优惠政策驱动主要特点:成本导向,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依托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区域内企业沿交通轴布局,以加工型企业、单一产品制造企业为主。从国内产业发展来看,我国产业发展经过生产要素聚集阶段、产业主导阶段,正在迈向创新突破阶段。这一阶段产业由外因转为内生,创新生态系统呈现自组织成长形态。产城一体阶段创新突破阶段产业主导阶段生产要素聚集阶段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背景:国家高度关注产业链安全问题时间文件名称主要内容发布机构2020年1月《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做精做强主导产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推动制造业强链补链固链,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着力提升关键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围绕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强化攻关,力争在重大“卡脖子”技术和产品上取得突破。国务院2021年3月《关于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通知》聚焦区域优势产业,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打造专利技术推广运用平台。依托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中心、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载体,集中发布专利技术供给信息,围绕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发展需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推广应用。财政部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发改委2021年3月《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健全产业供应链生态。 针对重点产业集群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固链”建设,实现产业链横向配套、纵向延伸,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商务部等8部委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农业全产业链 “链长” 制试点,建立统筹推进、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全产业链梯队建设。针对不同级别农业全产业链链条短板或产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新蓝图开启新征程——2021年链长制建设研究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81M,页数4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