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及下辖各区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区域研究报告 1 青岛市及下辖各区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公共融资部 邵一静 经济实力: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体系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山东省龙头地位、副省级城市中游。在建设蓝色海洋经济区、西海岸新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级战略的推动下,青岛市经济发展前景向好。2020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4 万亿元,同比增速 3.7%,受疫情影响,较上年回落了 2.8 个百分点。当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 3.4:35.2:61.4,服务业地位进一步巩固。以 GDP/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2020 年青岛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12.31 万元,是山东省和全国的 1.71 倍。青岛市工业基础较好,形成了家电电子、石化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优势产业链,品牌经济效应显著,拥有海信集团、海尔集团,青岛啤酒,中车四方等知名企业,十三五时期,青岛市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32%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左右,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30%左右。以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为主的服务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20 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7%。同时投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发挥,十三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8%。港口区位、开放优势决定了青岛市外向型经济特点,2020 年,青岛市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和增速分别为 6407.0 亿元和 8.2%。2021 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全面复苏回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当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3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3%,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0.9%,其中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制造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 23.8%,拉动投资增长 7.3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 66.7%;“新经济”投资稳步增强,同比增长14.2%,占全市投资比重为 50.8%。同期全市内外贸增长提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分别实现 4000.3 亿元和 6225.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8.0%和 36.6%。 青岛市下辖区市经济发展特色各异,胶州湾东岸主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和崂山区)经济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其他区市工业集中度较高,其中胶州湾西岸的西海岸新区及鳌山湾西岸的即墨区是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内陆县域平度市和莱西市是全市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基础较好。沿湾城区经济结构及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优于内陆县域。十四五期间,青岛市将积极打造环湾都市现代化主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和城阳区),同时做大做强海洋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2 经济,打造与主城区协调发展的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三大主城片区,培育平度莱西青岛都市圈两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从经济水平来看,西海岸新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地,立足海洋特色优势,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市首位,2020年 GDP 为 3721.68 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30%,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规模在全市均处于绝对优势。市南区、即墨区、胶州市和城阳区 2020 年经济总量亦超过千亿元,其中即墨区发展势头良好,以 5.8%的增速居首,经济规模超过市南区跃居第二位;市北区经济规模接近千亿元,其他区市不超过 890 亿元,其中莱西市和李沧区 GDP 相近,分别为 551.87 亿元和 545.88 亿元,处于全市垫底的位次。随着产业外移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将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搬离之后,主城区市南区、市北区和李沧区面临着转型阵痛,经济发展较慢,2020 年 GDP增速均低于 2.5%,其中李沧区 GDP 增速从 2018-2019 的高速增长(10.5%和 8.0%)跌至各区市末位(2.1%)。位于内陆地区的平度市和莱西市经济结构欠佳,发展相对落后。2021 年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区 GDP 超过 3000 亿元,遥遥领先,即墨区、胶州市、市南区 GDP 均突破千亿,其中胶州市超过市南区,排名跃至第三位;莱西市和李沧区不足 450 亿元,仍垫底。 财政实力:近年来青岛市财力不断增强,财政自给能力保持良好。2018-2020年,青岛市实现财政收入合计1分别为 2355.17 亿元、2700.86 亿元和 2736.46 亿元,2019 年增长主要系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增长拉动,2020 年增长主要系补助收入增加。近三年青岛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 1231.91 亿元、1241.74 亿元和 1253.85 亿元,增速分别为 6.5%、0.8%和 1.0%,受经济继续下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房地产管控及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2020 年青岛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偏低,且税收收入出现下滑。受土地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控因素影响,2020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小幅回落至 1169.91 亿元,仍处于高位。受财权下放区(县)级财政影响,青岛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偏小,财政自给能力偏弱。由于市南区、市北区和李沧区三大主城区基金收入统一纳入市本级核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相对较高,2020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 60.73 亿元和 303.07 亿元,均较 2019 年有所增长。2021 年前三季度,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全市财力稳定增长,当期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65.2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4%,其中税收收入 771.08 亿元,同比增长 19.1%;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873.34 亿元,同比增长 54.3%。同期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分别为 86.00%和 90.50%。 经济实力强劲的西海岸新区 2020 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57.02 亿元,继续领跑各区市;崂山区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税源企业质量较好,2020 年全 1财政收入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3 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1.80 亿元,稳居全市第二位;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和李沧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亦超过百亿元位。平度市及莱西市因农业经济占比较高,产业创税能力相对较弱,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 60.96 亿元和54.50 亿元,居末两位。受降费减税、疫情及老城区改造,企业外迁等因素影响,当年市南区、市北区和李沧区财政收入出现下滑。2021 年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1.38 亿元,仍明显领先于其他区市,紧随其后的崂山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4.30 亿元,工业基础较好的城阳区、即墨区和胶州市处于 90-110 亿元之间。当期李沧区非税收入大幅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 25%至 43.10 亿
[上海新世纪资信]:青岛市及下辖各区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7M,页数2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