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研究报告:粮食涨价的历史演绎与投资线索
国海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22 年 04 月 24 日 专题研究 策略研究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胡国鹏 S0350521080003 hugp@ghzq.com.cn 证券分析师: 袁稻雨 S0350521080002 yuandy@ghzq.com.cn [Table_Title] 粮食涨价的历史演绎与投资线索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最近一年走势 相关报告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市场磨底阶段有何投资机会? *胡国鹏,袁稻雨》——2022-04-17 《 ——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 10 期 : 稳增长政策宽松力度确认,美联储缩表将至未至 *胡国鹏,袁稻雨》——2022-04-12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中美利差倒挂影响几何? *胡国鹏,袁稻雨》——2022-04-10 《 二季度宏观政策及股票市场展望 *胡国鹏,袁稻雨》——2022-04-01 《 ——央行一季度货政例会简评 : 内外困境交织 ,宽松取向不变 *胡国鹏,袁稻雨》——2022-03-31 投资要点: ◼ 核心要点: ◼ 1、以 CRB 食品现货指数为参考,二战以来共发生过六次因供给短缺导致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分别始于 1949 年、1973 年、1978 年、1994 年、2000 年和 2010 年,战争导致粮食减产和供应链中断、油价上涨抬升种植成本、极端天气或农业协定削减产量是过去六次粮食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 2、从对粮价上涨的驱动效果来看,原油价格上涨>局部战争爆发>极端天气与减产协定,其中前两点是核心,且往往会同时出现。每一轮粮食危机的背后均是多重供给冲击的交织,驱动因素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历次粮价上涨的斜率和高度,如 70 年代初期石油危机叠加极端天气导致粮食价格短期内上涨超过130%,2003 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导致粮价上涨超过 75%。 ◼ 3、从历次粮食危机期间的美股表现来看,超预期的战争或极端天气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供应链受损往往会导致大盘波动加大,但与此同时农业等必需消费板块在这一时期超额收益显著,比如朝鲜和伊拉克战争以及 2010 年的极端天气时期农业板块涨幅均超过 50%。由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对粮食价格形成正向传导,历次粮食危机期间的美股除必选消费领涨市场外,能源板块也能取得较好的相对收益,如第二次石油危机时能源股涨幅超 140%。 ◼ 4、本轮粮食涨价始于 2020 年以来的极端气候影响,美联储新一轮货币宽松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粮食价格的两年涨幅已经达到了 109.80%,幅度仅次于 70 年代的粮食危机,本轮粮食价格涨幅较高也是因为受到了疫情、战争和极端天气三重因素叠加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供应链受损,今年全球谷物供需预测仍处于紧平衡格局,俄乌局势是决定当前粮食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此外未来的极端天气同样会加剧供给侧的不确定性。 ◼ 5、美股今年以来受益于通胀上行的能源和农业板块表现占优,以及抗通胀属性较强的公用事业和必选消费也有一定的相对收益。映射到 A 股来看,在全球粮食危机逐步发酵的背景下,农业和必需消费相关领域是后续 A 股的阶段性方向,市场风格有望实现从周期到消费的切换。从催化剂的角度看,本轮上海疫情也将逐步进入收尾阶段,对消费冲击最大的时候即将过去,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将是下一阶段政策稳增长的主要抓 -0.2154-0.1619-0.1084-0.0549-0.00140.052121/4 21/5 21/6 21/7 21/9 21/1021/1121/12 22/1 22/2 22/3 22/4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手。建议重点关注调整比较充分且受益于疫情边际好转的必需消费,以及受益于产品涨价与通胀上行的农林牧渔。 ◼ 摘要: 1、以CRB食品现货指数为参考,二战以来共发生过六次因供给短缺导致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分别始于 1949 年、1973 年、1978 年、1994 年、2000 年和 2010 年,战争导致粮食减产和供应链中断、油价上涨抬升种植成本、极端天气或农业协定削减产量是过去六次粮食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自 2020 年以来的极端气候影响下,全球粮食价格进入了快速上涨阶段,以 CRB 食品现货指数为参考,两年涨幅达到 109.80%。在多重供给冲击交织下,当前粮食价格的拐点尚未出现,后续通胀压力正在不断提高。回顾历史,二战以来共发生过六次典型的由供给因素导致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情形,分别出现于 1949 年 12 月-1951 年 2 月、1972 年 11 月-1974 年 11 月、1978年 1 月-1980 年 10 月、1994 年 11 月-1996 年 7 月、2000 年 8 月-2004 年 3 月和 2010 年 6 月-2011 年 4 月,其中粮食涨价背后的驱动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战争驱动,油价驱动和粮食减产。 2、从对粮价上涨的驱动效果来看,原油价格上涨>局部战争爆发>极端天气与减产协定,其中前两点是核心,且往往会同时出现。每一轮粮食危机的背后均是多重供给冲击的交织,驱动因素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历次粮价上涨的斜率和高度,如 70 年代初期石油危机叠加极端天气导致粮食价格短期内上涨超过 130%,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导致粮价上涨超过 75%。具体来看历次粮食上涨的主要原因,战争驱动的两次中,1949年国际主要农业品开始上涨,直到1951年出现回落,朝鲜战争导致的农业品供需错配是此次价格飙涨的主要原因;2000-2004 年 CRB 食品现货指数上涨幅度达 75.49%,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开启了粮价第一波上涨,随后伊拉克战争爆发导致粮价迎来第二轮飙升;石油危机推动的两次中,70 年代初期主要源于自然灾害+石油危机的双重冲击,70 年代末期主要源于石油危机导致的成本抬升。减产导致的两次中,1994 年至 1996 年世界粮食价格显著上涨,主要由农业协定带来的粮食出口补贴削减以及全球粮食减产所致;2010 年至 2011 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主要由极端天气造成的全球粮食大面积减产所致,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下,全球宽松的流动性亦是助推粮价的因素之一。 3、从历次粮食危机期间的美股表现来看,超预期的战争或极端天气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供应链受损往往会导致大盘波动加大,但与此同时农业等必需消费板块在这一时期超额收益显著,比如朝鲜和伊拉克战争以及 2010 年的极端天气时期农业板块涨幅均超过 50%。由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对粮食价格形成正向传导,历次粮食危机期间的美股除必选消费领涨市场外,能源板块也能取得较好的相对收益,如第二次石油危机时能源股涨幅超 140%。过去 6 次供给冲击导致的粮食涨价过程中,其中有 3 次农业板块实现了显著的超额受益,分别是朝鲜战争、伊拉克战争和 2010 年的极端天气减产期间,而必需消费在伊拉克战争和农业协定导致的减产期间表现亮眼。此外,原油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对粮食价格形成传导,因此能源股在历次粮食涨价期间同样受益于涨价逻辑存在超额收益。值得注意的是,粮食涨价通常也会导致通胀的显著上行,所以也需警惕通胀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粮食涨价的历史演绎与投资线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3M,页数2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