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商道纵横
《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是商道纵横与界面新闻合作推出的系列调研报告,于 2016 年底首次推出,到今年已经连续第七次发布。2022 年,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低碳消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成为加快发展方式高质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延续我们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紧贴时代、与时俱进”,今年的报告将以“高质量发展格局下的低碳消费新趋势”为主题,全面展示新时代低碳消费的新图景。今年报告的研究与出版获得了江南布衣的全力支持。商道纵横创立于2005年,是中国领先的独立咨询机构。商道纵横作为界面臻善的长期首席支持机构,十余年间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责任投资(SRI)与企业社会责任(CSR)领域的咨询服务,凭借全球化视野和本土化实践,致力于与企业共同制定促进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协助企业在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可持续消费在战略维度上从供需两端共同促进产品价值链全方位绿色转型,商道长期关注此领域并展开大量相关研究。此前连续六年出版的《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已经成为企业、政府、行业协会、NGO、媒体了解我国可持续消费趋势的重要参考。同时,商道纵横也在生态构建、专业咨询和公众倡导方面深耕,以促进可持续消费的发展。在国家“碳中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江南布衣积极响应号召,秉承“以人为本,以自然为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运营各方面。建立以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的 ESG 管治架构,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企业经营层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可持续、产品可持续、人才可持续和社区可持续等多个领域设立目标并积极开展 ESG 治理活动,为行业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产品可持续上,到 2025 财年末,江南布衣可持续原材料将占原材料采购总重量比率达到 30% 以上,并坚持使用可持续棉类、莱赛尔、麻类等多种可持续原材料。同时致力于构建负责任的供应链,探索可持续原材料、可循关于商道纵横关于江南布衣环无污染的生产工艺,推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转型。人才可持续上,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平等多元的企业文化。疫情期间推出“江南布衣关爱计划”,坚持不裁员、不降薪。打造并完善员工发展体系,定期组织员工培训等。环境可持续上,注重节能减排,通过节电、节水、节纸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宣传低碳绿色环保理念,打造「人人参与 人人创造」的 ESG 文化。2021 年 10 月,江南布衣成为第一批加入「30·60 计划」(中国时尚品牌气候创新碳中和加速计划)的时尚品牌之一。支持「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促进行业低碳转型工作。报告撰写版权声明特别感谢(排名不分先后)本报告由商道纵横中国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心团队郎华、高涵、张馨方、邵子然、孙淑钰撰写编制,案例中心其他成员刘晗悦、牟磊、黎珊、蒋子旭、李飞宇参与了报告的准备、问卷开发等工作。有关此报告的内容建议或合作诉求,请联系 zhangxinfang@syntao.com。此《2022 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版权属于北京商道纵横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商道纵横)。如用于研究或者非营利性目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申明资料来源的前提下,可以不经版权所有者的特别许可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未经商道纵横书面同意,本报告不得出售或用作其他商业目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机构不得对文件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出版。在此要特别感谢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项目管理部副主任李力,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项目主任荆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副院长钱小军,阿里巴巴ESG 策略负责人刘伟,阿里巴巴天猫 ESG 专家梅旭明,碳阻迹创始人 CEO 晏路辉,商道纵横创始人郭沛源,合伙人张智、张圣,市场副总监徐佶及上海咨询一部项目经理张娅楠对本报告的支持和贡献。数据支持:问卷星报告设计支持:拾光艺汇科技有限公司关于报告010102关于报告2022年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2022年,全球气候风险仍在进一步加剧。2022年9月,《科学》发布了一项关于气候临界点的研究,表明地球许多系统已经受到气温上升的压力,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气候临界点可能已增加到了 16 个。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全球变暖趋势仍在继续。2021 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2022 年,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实际影响越发显著,世界各地频发的极端气象灾害不断为人类敲响警钟。7月,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英国首次预测气温达到 40° C,英国发布了该国历史上首个异常高温红色警告;8 月,上海(长江中下游)、川渝地区遭遇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强降雨淹没了巴基斯坦人民三分之一的家园;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降雨量超过正常水平30~40%;在湖南,汛期的沱江因暴雨水位暴涨,导致沿岸商铺被淹,损失惨重。西欧热浪、川渝限电、热射病、极端暴雨、特大洪灾等等,都无一例外地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2022 年排放差距报告》,基于当前政策,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国家自主贡献将在 2030年将全球排放量分别减少 5% 和 10%。为了实现以最低成本将全球变暖控制在 1.5℃的目标,到 2030 年,排放量必须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再减少 45%。这意味着,无论是政策制定者、企业、还是每一个个体,都需要推进更大规模及系统性的转型,加速温室气体减排进程。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气候危机中的影响不容小觑。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 53%。同时,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2 年首次专门针对需求侧的评估,到 2050年,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能使温室气体减排40~70%。看来,低碳消费将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减排进程,满足当前及未来的消费需求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促进产品及服务全生命周期绿色转型及民生福祉改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带动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增长。2022 年,是我国发布“双碳”目标后的第二年。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发布后,各个领域的具体落实政策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截至目前,已制定双碳政策的行业领域所覆盖的碳排放量占比已达全国 95%。2022 年,我国也在国家及各地方层面不断推进绿色低碳消费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十从低碳消费中洞见未来02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目标;4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地区层面,河北、江苏、福建、重庆等多地都陆续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的具体方案。除了宏观政策的要求,持续强化的责任投资趋势也促使零售、消费品企业主动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 5,100
2022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商道纵横,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77M,页数3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