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侧重稳就业or促消费?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Title] 分析师:杨畅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90004 电话:021-20315708 Email:yangchang@r.qlzq.com.cn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刺激消费的前提在于消费能力并未受损 (1)消费的最终实现是由多个环节共同构成的,包括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对象和消费场景; (2)以消费券为代表的刺激政策是在消费意愿上发力,尤其是在经济循环被打破时,通过发放消费券,将消费者从居家状态吸引到实体消费场景里来; (3)但上述做法存在前提,是消费能力在短期没有受损的情况下,通过消费券等刺激政策激发消费意愿,从而将前期未释放的消费能力加快释放。 ◼ 当前的问题在于消费能力出现了变化 (1)体现在可选消费品中的旅游出行,出行人次充分修复,但人均旅游支出较 2019年同期出现下降;还体现在必需消费品中的医疗保健,家庭保健支出金额较 2019 年同期出现下降,拆解后的“量”保持稳定,表明消费意愿仍然存在,但“价”出现回落,或指向消费能力的变化; (2)另外我们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5 月上海、北京和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地铁客运量数据,与 2019 年同期出现了下降。如果考虑地铁线路会增加,需要同口径比较,只会进一步收窄 2023 年的出行人员数量; (3)剔除掉节假日、周末休息日,考虑到往返因素,5 月上海、北京、广州的工作日出行人数,较 2019 年同期可能分别下降 20.9 万、85.1 万、16.3 万; (4)这或许能从一个角度刻画就业的变动以及消费能力的变动;如果在消费能力变化的背景下,试图引导消费意愿,或许难以发挥作用,而稳住消费能力的关键在于稳住就业。 ◼ 现阶段的侧重或应是稳住消费能力,指向稳就业优先于促消费 (1)稳就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一是所有制,二是行业; (2)从所有制来看,非公经济是拉动就业的核心力量,如何提升非公经济加杠杆的积极性,或许应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 (3)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公共管理、建筑、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金融、交运仓储、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房地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 11 个行业,是稳就业的重点,相关行业政策需要结合稳就业统筹考虑; (4)制造业是稳就业的重点,或许需要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降低制造企业稳就业的成本,例如提供稳岗资金等政策手段;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的拉动仍是关键。而外需仍在底部波动;内需中的基建投资,以及承载基建项目的城投,或许也应作为重点。 ◼ 风险提示事件:政策变动风险,经济波动超预期的风险。 、 侧重稳就业 or 促消费? ——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2023 年 06 月 04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内容目录 1. 刺激消费的前提在于消费能力并未受损 ......................................................... - 3 - 2. 当前的问题在于消费能力出现了变化 ............................................................. - 4 - 3. 现阶段的侧重或应是稳住消费能力,指向稳就业优先于促消费 ..................... - 9 - 4. 风险提示 ....................................................................................................... - 11 - 图表目录 图表 1:深圳地铁客运量和拥堵用时指数比较(2020 年 VS2022 年) ............. - 4 - 图表 2:2022 年 4 月以来深圳市区发放消费券情况梳理 ................................... - 4 - 图表 3:家庭保健网络销售的量价变化(销量单位为万件、价格单位为元/件) - 5 - 图表 4:地铁客运量日频数据与月度数据(上海,万人次) .............................. - 5 - 图表 5:2019 年与 2023 年上海地铁客运量的比较 ............................................ - 6 - 图表 6:2019 年与 2023 年北京与广州地铁客运量的比较 ................................. - 7 - 图表 7:出口相关高频指标 ............................................................................... - 10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1. 刺激消费的前提在于消费能力并未受损 一般讲的消费,从微观层面来观察,往往是多个环节共同构成的,至少包括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对象和消费场景等环节;其中,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并不是一个概念,消费意愿指的是“愿不愿意去消费”,消费能力指的是“有没有消费的能力或经济基础”,并不是说具有消费能力,就一定有消费意愿;同样,具有消费意愿,但没有消费能力,也很难最终获得消费的实现;而疫情期间,尤其是部分重点城市在 2022 年开展了全域静态管理,这往往直接影响了“消费场景”,线下实体消费场景的缺失,也导致消费最终难以实现。 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后,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增量政策刺激,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尽快将居民从居家状态,吸引到实体消费场景来,能够迅速修补原先打破的经济循环,实现经济的快速修复,这成为各个地方政府 2022 年的共同选择,但其中重要的前提,在于消费能力没有受损。 消费意愿不足的典型时段在 2022 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反复,带来管控力度的加强,导致消费意愿出现了被动下降。典型的数据则是各个城市地铁客运量的数据,例如上海、郑州、北京、苏州等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均较前期出现了回落,人员被动居家导致人员流动数量降低,出行下降对实体消费的影响难以避免。在相对偏严的防控手段逐步退出后,通过发放消费券,迅速提升消费意愿,将前期并未释放的消费能力快速释放。典型代表可以用深圳 2020 年与 2022 年上半年的情况做比较,能较好地观察到消费能力释放的速度差异。 非常明显的是,2020 年的新冠疫情并未影响深圳区域,但疫情发生期间,深圳地铁客运量短期也进入了底部运行的阶段。从 3 月初开始,深圳地铁客运量逐步修复,但修复斜率相对缓和,从第 61 天(2020 年 3 月 1日)开始,直到第 182 天(2020 年 6 月 30 日),地铁客运量仅修复到2019 年 12 月均值的 88%左右,这或充分反映了在消费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冲击背景下,如果没有消费

立即下载
商贸零售
2023-06-05
中泰证券
13页
1.59M
收藏
分享

[中泰证券]: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侧重稳就业or促消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9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商品房竣工面积累计值(万平方米)及累计同比图 37:商品房竣工面积当月值(万平方米)及当月同比
商贸零售
2023-06-05
来源:纺织服装行业周报:天猫23年618预售阶段总结,Lululemon发布最新季报
查看原文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值(万平方米)及累计同比图 33: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值(万平方米)及当月同比
商贸零售
2023-06-05
来源:纺织服装行业周报:天猫23年618预售阶段总结,Lululemon发布最新季报
查看原文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图 31: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商贸零售
2023-06-05
来源:纺织服装行业周报:天猫23年618预售阶段总结,Lululemon发布最新季报
查看原文
偏向可选消费品的典型限额以上品类增速图 29:地产相关典型限额以上品类增速
商贸零售
2023-06-05
来源:纺织服装行业周报:天猫23年618预售阶段总结,Lululemon发布最新季报
查看原文
社零及限额以上当月图 27:国内实物商品线上线下增速估计
商贸零售
2023-06-05
来源:纺织服装行业周报:天猫23年618预售阶段总结,Lululemon发布最新季报
查看原文
家具及其零件当月值(亿美元)及当月同比图 25:家具及其零件累计值(亿美元)及累计同比
商贸零售
2023-06-05
来源:纺织服装行业周报:天猫23年618预售阶段总结,Lululemon发布最新季报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