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充电联盟

& @か- ©"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能涟智电NASDAQ: NAAS 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2022 White Paper on Charging Behavior of Electric Vehicle Users in China编写委员会主任:付炳锋副主任:王耀邹朋王德平刘永东王芳姚笑莺戴震王阳 主编:邹朋副主编:仝宗旗李康李杨刘错樊彬翟宇博臧中堂于翔 执笔:李康李杨王亚磊文爽王聪慧张浩峰康宏研薛玉成 房雅楠张凯赵佳怡朱桐影王静王佳琦序言Introduction据IEA《2021年全球ニ氧化碳排放量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能源燃烧和エ业过程产生的 ニ氧化碳排放量升至363亿吨,较2020年増加6%,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碳排放量全球占比超 30%,居全球首位,其中,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量是仅次于电カ和供暖部门、制造和建筑业部门的 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为推进“ 双碳” 战略目标实现,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引导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及配套设施发展。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构建便 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同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强 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カ重型货运车辆,有序推进充电 粧等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底,在新能源整车及相关产业带动下,我国已累计減少ニ氧化碳排 放超1亿吨。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推进能源消费方 式变革,加快构建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在2021版基础上,扩大了电动汽车用户数据采集范 围,新增了用户充电典型场景,细化了用户充电典型城市特征分析。同时,深度调研用户充电满意度 及改善情况,重点挖掘用户公共充电需求,洞察研判我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特征与变化趋势,并 针对充电网络建设、充电安全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等方向,提出前_ 性发展建议,旨在为政策制定部 门和行业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双碳” 目标实现贡献力量。目录Contents01第一部分研究概述—、研究背景(_) 2021-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ニ)2021- 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趋势ニ、研究说明(一)数据来源(ニ)数据选取(三) 研究方法(四) 相关指标定义及分类02第二部分用户公用充电行为特征一、充电时段特征(一)单日充电高峰时段(ニ)节假日与非节假日充电高峰时段(三) 快、慢充充电高峰时段(四) 不同类型用户充电高峰时段(五) 不同季节充电高峰时段(六) 不同区域充电高峰时段(区分南北方) ニ、单次充电特征(一)用户整体单次充电特征010215212226(ニ)节假日与非节假日单次充电特征(三) 快、慢充单次充电特征(四) 不同类型用户单次充电特征(五) 不同季节单次充电特征(六) 不同区域单次充电特征三、 快、慢充使用特征(一)用户整体快、慢充使用特征(ニ)节假曰与非节假日快、慢充使用特征(三) 不同类型用户快、慢充使用特征(四) 不同季节快、慢充使用特征(五) 不同区域快、慢充使用特征四、 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一)用户整体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ニ)不同类型用户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三)不同区域快、慢充使用特征(区分南北方)五、 充电场所选择特征(一)主要停车充电场所选择特征 (ニ)不同充电枪规模充电场站选择特征(三) 不同停车收费类型充电场站选择特征(四) 有无配套设施充电场站选择特征六、 跨运营商充电特征(一)用户整体跨运营商充电特征(ニ)节假日与非节假日跨运营商充电特征(三) 不同类型用户跨运营商充电特征(四) 不同区域跨运营商充电特征41七、 跨场站充电特征(一)用户整体跨场站充电特征 に)节假日与非节假日跨场站充电特征(三) 不同类型用户跨场站充电特征(四) 不同区域跨场站充电特征(区分南北方)八、 跨城市充电特征 45(一)用户整体跨城市充电特征(ニ)节假日与非节假日跨城市充电特征(三) 不同类型用户跨城市充电特征(四) 不同区域跨城市充电特征(五) 不同城市群跨城市充电特征九、 充电前后车辆SOC特征 50第三部分典型城市用户充电行为特征 51、采用分时电价机制典型城市 52(一)0- 24时充电时段特征 (ニ)快、慢充使用特征(三) 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四) 充电场所选择特征未采用分时段电价收费机制典型城市 56(_) 0- 24时充电时段特征 (ニ)快、慢充使用特征(三) 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四) 充电场所选择特征0405第四部分用户公共充电满意度研究61用户充电满意度及改善情况62用户充电主要问题64(-)充电App信息展示清晰准确性に)充电安全与稳定性(三)充电网络建设完善性(四)充电场站管理情况(五)充电费用(及服务费)合理性三、 典型充电场景主要问题70(-)市区内公共场所充电に)社区公用充电粧充电(三)高速公路充电第五部分发展建议75持续推进充电网络建设,优化重要场景服务保障能力76ニ、 加强运营能力建设,推动充电场站等级评价77三、 丰富充电服务生态,提升用户充电体验78四、 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79五、推逬光储充一体化,布局虛拟电厂业务,助力碳中和8001/02 I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I一、研究背景(一)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进程加快(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 之路。自2009年国务院首提新能源汽车战略起,国家持续加大财政补贴カ度,出台“ 双 积分” 政策,加强公共领域推广,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此后,中国新能源汽车 产业链不断完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不断增强,整车性 能和产品カ大幅提高,产销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已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截至 2022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突破一千万辆大关,同比增长 66.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同比增长164.4%。截至2022年8月底,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攀升至1099万辆。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 辆,同比增长67.13%。单位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汽车图1.1 2014-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情况数据来源:公安部(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明显提升2022年尽管受到疫情干扰、动カ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芯片短缺等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承压,但由于国家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密集出台,加之新能源汽车产品力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市场活跃度仍高于预期。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

立即下载
汽车
2023-10-19
88页
18.12M
收藏
分享

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充电联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12M,页数8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8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8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BEV 市场分系别市占率变化(%) 图25:PHEV 市场分系别市占率变化(%)
汽车
2023-10-19
来源:汽车行业月报:新能源10月月报:9月新能源渗透率达34%
查看原文
轿车市占率变化情况(%) 图23:SUV 市占率变化情况(%)
汽车
2023-10-19
来源:汽车行业月报:新能源10月月报:9月新能源渗透率达34%
查看原文
整体乘用车市场分系别市占率变化(%)
汽车
2023-10-19
来源:汽车行业月报:新能源10月月报:9月新能源渗透率达34%
查看原文
中低端车新能源车分价格带渗透率(%) 图20:中高端车新能源车分价格带渗透率(%)
汽车
2023-10-19
来源:汽车行业月报:新能源10月月报:9月新能源渗透率达34%
查看原文
9 月新能源非限购地区销量占比环比+0.92pct 图18:新能源车分价格带销量占比(%)
汽车
2023-10-19
来源:汽车行业月报:新能源10月月报:9月新能源渗透率达34%
查看原文
HEV 强混渗透率变化情况(%) 图15:纯油+48V 渗透率变化情况(%)
汽车
2023-10-19
来源:汽车行业月报:新能源10月月报:9月新能源渗透率达34%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