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长三角净塑行动指南——扬州“净塑城市”案例
长三角净塑行动指南——扬州“净塑城市”案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简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通过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wwfchina.org项目组复旦大学 戴星翼教授 、黄文芳副教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周传斌研究员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 赖家蓉目录引言:扬州生态文明建设在路上 1序 一 2序 二 31. 扬州“净塑自然”在行动 41.1 构建市场化运作、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 - 收运 - 处置全程管理体系,打造北洲三镇美丽的全域大花园 41.2 修复价值链,构建农膜回收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体系 51.3 起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退养还湖渔民上岸,分类回收资源化处置渔网渔具 61.4 基于垃圾分类,旧衣回收资源化利用体系已成雏形 61.5 率先响应,服务业不断推进行业减塑替塑 71.6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推进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发展 72. “扬州模式”在形成 92.1 扬州政府发挥“领头雁”作用 92.2 市场机制彰显“磁性”,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并有向外拓展市场之势 112.3 扬州接轨国际,形成科学有效的 “净塑城市”建设基准和行动方案 113. “扬州模式”不断完善中 183.1 成立“净塑扬州”专职管理机构,拓展“净塑”城市建设全市覆盖,完善“扬州模式”。 183.2 建立科学核算体系,保证废塑资源化高值化利用的可持续性,驱动分类回收体系完善 193.3 “厚社会”还需积累,以政府企业民众三种力量的有机结合为核心,提升塑料污染治理能力现代化 203.4 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区域联动系统应对塑料污染难题 21引言:扬州生态文明建设在路上党的十九大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习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谓高质量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发展,需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每个行业的坚定前行的发展来推动,它是实现“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因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因此,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其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江苏扬州历史上就是一个因水而兴的名城,城市与运河同生存共发展。扬州又因地处长江经济带人口规模大、经济总量高、生态位置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江苏苏中而被习总书记给予厚望:“扬州是个好地方,要建设好发展好”,要勇于“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现实中,塑料已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便利生活的必需品,让众多的老百姓改变已经形成的依赖塑料的生活习惯是个管理难题,可以说,塑料污染治理是一个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城市环境改善与绿色生活方式协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培育现代市民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综合平台。基于上述认识,扬州作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者,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探索和实践出扬州塑料废弃物治理探索与经验,并凝练成为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的净塑“扬州模式”。序 一“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古城扬州是一座精致秀美之城,是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好地方”。她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大运河原点城市,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是知名的“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扬州之美,美在风景名胜,美在历史文化,更美在生态文明。“绿杨城郭是扬州”,足见其环境之美。党的十八大以来,扬州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美丽宜居好地方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扬州样板,好环境好生态已成为“好地方”扬州的鲜明底色、发展主色和城市特色。塑料垃圾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约 60% 海洋塑料废弃物来自城市,城市是净塑行动的最关键环节。2019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全球正式启动“净塑城市”倡议,通过搭建一个以城市为主体,分享减塑最佳实践的知识共享平台,释放城市的减塑潜力,提高废弃物管理水平,推动构建政府、企业、公众、研究机构等多元共治格局。作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沿线口岸,2020 年,扬州积极响应这一倡议,成为首座加入“净塑城市”网络的长江沿线城市,积极贡献长江净塑行动,助力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保护及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在开展“净塑城市”的实践中,扬州因地制宜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相结合,探索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扬州模式”。在理念上,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白色污染”等塑料问题意识,引导政府、企业、公众、研究机构的参与积极性;在路径上,推动建立塑料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在广陵区北洲三镇全域试点,助力城乡塑料废弃物管理;在制度上,完善从源头减量、监测研究、废弃物管理、考核评价等政策体系,积极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并举的长效治理机制。2022 年,扬州市入选国家发改委60 个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步履不停,未来可期。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 WWF 合作交流,完善塑料垃圾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展示“净塑城市”最佳实践成果,推动城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长江大保护工作中打造样板、争创示范。是为序! 扬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刘忠华 序 二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长江流域为亿万人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食物和居住环境,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1998 年长江全流域特大洪灾之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来到长江流域,开启了长达 20 多年的长江保护工作,我们进行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的研究和实践,保护重要湿地,提升旗舰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水平,推进环境流,帮助行业和社区绿色转型,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虽然,我们的工作与努力取得了一点的成绩,但是长江流域面临的威胁还存在不少,特别是流域内的污染问题,塑料污染是近年来受到各方关注的主要环境议题之一。但是众所周知,塑料在为我们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威胁着我们本已脆弱的生存环境,给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其他地球居民也带来了严重困扰。约60% 海洋塑料废弃物来自城市,城市是净塑行动的最关键环节。WWF 于 2019 年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净塑自然”倡议,该倡议以城市为主体,搭建世界最佳减塑案例和实践的共享平台,借助全球重要城市和知名旅游城市的影响力,引领全球减塑浪潮。目前全
WWF+长三角净塑行动指南——扬州“净塑城市”案例,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1M,页数2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