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2024年第10期(总第521期):红海危机发酵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Ω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国际金融评论》 ●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周景彤 中国银行研究院 王 静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 6659 6460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周景彤 梁 婧 联系人:王 静 刘佩忠 电 话:010 – 6659 6460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4 年 2 月 2 日 2024 年第 10 期(总第 521 期) 红海危机发酵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红海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重要通道。2023 年 11月 19 日以来,也门胡塞武装组织对红海海域的商船进行袭击和拦截,对国际航运秩序造成了严重扰动。红海危机持续发酵,马士基等全球主要航运公司轮船被迫绕道非洲好望角抵达欧洲,导致航行距离和成本至少提高 30%,这对国际海运运力运价、全球供应链稳定和通胀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红海危机也已经对我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产生了扰动。建议密切跟踪和研判相关事件动态及其影响,及时为我外贸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抓住时机积极与欧洲相关国家沟通协调,推进中欧班列线路建设,缩短铁路运输时效、提高运载能力,缓解红海危机对全球货物运输带来的重大冲击;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提高产品溢价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4 年第 10 期(总第 521 期) 1 红海危机发酵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红海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重要通道。2023 年 11 月 19 日以来,也门胡塞武装组织对红海海域的商船进行袭击和拦截,对国际航运秩序造成了严重扰动。红海危机持续发酵,马士基等全球主要航运公司轮船被迫绕道非洲好望角抵达欧洲,导致航行距离和成本至少提高 30%,这对国际海运运力运价、全球供应链稳定和通胀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红海危机也已经对我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产生了扰动。建议密切跟踪和研判相关事件动态及其影响,及时为我外贸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抓住时机积极与欧洲相关国家沟通协调,推进中欧班列线路建设,缩短铁路运输时效、提高运载能力,缓解红海危机对全球货物运输带来的重大冲击;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提高产品溢价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一、也门胡塞武装攻击红海海域商船,红海危机持续发酵 2023 年 11 月 19 日,也门胡塞武装拦截以色列“银河领袖”号货轮并扣押 25 名船员,作为对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报复,此事件标志着红海危机爆发。胡塞武装属也门伊斯兰教什叶派,该派约占也门总人口的 35%,多集中于也门北部。胡塞武装组织强烈反对美国和以色列,并拥有直升机、导弹、无人机等先进装备,具备一定远程打击能力。截至目前,胡塞武装频频在红海海域上攻击其认定与以色列有关的商船。2023 年 11 月 24 日,胡塞武装使用无人机再次攻击一艘悬挂马耳他旗帜、以色列富豪所有的集装箱船;12 月 12 日,运输棕榈油至意大利的挪威籍商船遭遇袭击。近期,劫船与攻击频发,红海危机持续发酵,迫使地中海航运公司、马士基、长荣海运等全球各大航运公司纷纷选择绕行非洲好望角。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图 1),整体呈狭长形态,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是沟通地中海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因而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对全球贸易和石油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红海危机发生的曼德海峡是往返苏伊士运河商船的必经之地。 据克拉克森数据,每年通过红海北部苏伊士运河的货量约占全球海运贸易总量的 2 2024 年第 10 期(总第 521 期) 10%,其中包括 20%的海运集装箱贸易、20%的海运汽车贸易、12%的石油贸易、11%的化工品贸易、9%的液化天然气(LNG)、6%的干散货以及 5%的液化石油气。2023 年,通过苏伊士运河船舶已超 2.4 万艘次。历史上,苏伊士运河每次发生事故均导致国际运价快速大幅上涨,如 2016 年集装箱船 MSC Fabiola 号搁浅,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欧洲航线运价上涨 170.1%。 图 1:红海海域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重要交通要道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中国银行研究院 红海危机持续性将由巴以冲突决定,其影响预计将至少持续数月。2024 年 1 月 12日美国和英国对胡塞武装组织发动联合打击,1 月 22 日美英军队再次进行联合空袭。1 月 26 日胡塞组织在亚丁湾水域袭击美国“卡尼”号驱逐舰和一艘英国油轮,这次袭击标志着中东海域对抗进一步升级。马士基等航运公司表示,重新开放红海航线可能需要数月时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翰·卢埃林表认为,红海局势可能会蔓延到霍尔木兹海峡和更广泛的中东地区。 二、红海危机将对国际运力运价、供应链稳定和通胀水平造成影响 红海危机使国际运力受损、运价水平飙升、供应链稳定性受到干扰,这将冲击全宏观观察 2024 年第 10 期(总第 521 期) 3 球贸易规模。根据德国 KIEL 机构1预测,2023 年 12 月,全球货物贸易较 11 月下降1.3%。其中,欧盟进、出口规模分别下降 3.1%、2%,德国下降 1.8%、1.9%,美国下降1%、1.5%。受红海危机影响的地区包括欧洲、中亚和北非 21.5%的精炼油进口、13.1%的原油进口、24%的有机化学品进口、22.3%的扁轧钢进口,美国 91.5%的棕榈油进口、86.5%的大米进口、87.6%的葡萄进口、50%左右的太阳能电池进口,以及全球 41.3%的汽车贸易和 20.8%的汽车零部件贸易。 (一)红海危机重创全球海运运力 红海危机的直接影响是减少红海海域的商船活动。据克拉克森研究统计,暂停红海航线的集装箱运力占全球集装箱总运力的 74%。目前,全球前十大航运公司中有六大航运公司均宣布暂停红海航线运输(表 1)。目前替代方案主要有两个:一是绕道非洲好望角抵达欧洲。与红海航线相比,绕道好望角航线将使运输距离增加约 30%,航程增加约 7-21 天(图 2)。加之全球另一大重要运河——巴拿马运河持续干旱2,这也增加非洲好望角的拥堵程度(图 3)。二是改用陆路运输,但可替代性十分有限。从海湾地区到地中海的陆路运输只能替代约 3%的海运量。 表 1:部分已宣布暂停红海航线运输的航运公司 航运公司 所属国家 总运力(TEU)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4年第10期(总第521期):红海危机发酵的影响与应对建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4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