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行业深度:消费属性与底盘技术升级,高价值量与低渗透率的优质赛道
1【中泰汽车】空气悬架行业深度:消费属性与底盘技术升级,高价值量与低渗透率的优质赛道中泰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何俊艺S0740523020004 15121172110hejy02@zts.com.cn中泰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刘欣畅S074052212000313662690104liuxc03@zts.com.cn中泰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毛䶮玄S074052302000313162320122maoyx@zts.com.cn2024年6月12日2收入端成本端价:单车价值量提升量:客户拓展单品升级品类扩张原材料周期经营(投资周期)平台型技术或工艺链技术同源性(如微电机、铝合金工艺、注塑发泡工艺等)原逻辑:自主→合资→全球现逻辑:强势自主及新势力偏重资产,工艺链技术(如轻量化、玻璃)原材料为大宗商品且成本占比较高(如钢/铝/铜加工、轮胎)消费功能升级电动化增量智能化增量新增部件(三电)及技术升级(如热管理、轻量化、高压快充等)直接影响驾乘体验,满足消费升级、个性、多元消费需求的产品,其中空气悬架的稀缺性较为突出。感知:传感器种类、数量与性能提升;决策:硬件、软件、数据要求增加;执行:线控化;检测:强制与非强制。驱动要素总结:主逻辑在收入端,成本端是中短期嵌套逻辑价:消费及科技(电动&智能)属性提升带来的配套价值量提升,升级量:汽车产业族群向国内转移及新配套体系诞生,破局图表1:汽零赛道驱动要素总结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3赛道选择标准基于汽车零部件成长路径(消费属性+电动&智能)及空间(单车价值量>5000且渗透率<5%),汽车零部件中渗透率低的稀缺赛道。何为空气悬架?:更高级的汽车“减震系统”,有效提高驾乘舒适应、操控性以及车辆通过性空气悬架主要由四大核心部件组成,包括空气弹簧(最重要)、减震系统(主要是CDC减振器)、空气供给单元(空压机+储气罐+分配阀等)以及电控系统(ECU),搭载空悬可更好地提升驾驶舒适性,操控性及车辆通过性。产业逻辑确定性分析:消费属性升级&国产自制降本&搭载价格下探(中短)与底盘集成的技术变革(中长)1)消费属性升级:消费属性“能配尽配”,产品内卷明显,空气悬架装配趋势渐显。2)国产自制降本:国内空气悬架供应商正在加速实现空悬零部件国产替代和提升空悬产品自制水平,空气悬架系统成本有望降低。3)搭载价格下探:空气悬架搭载车型起售价已下探到20万+车型,下探趋势明显。4)技术驱动:底盘域集成趋势下,线控悬架(全主动模式)将解决上下(Z轴)方向智能控制,而空气悬架将是全主动悬架的标配。市场空间:低渗透率(<5%)&高价值量(单车价值量>5k),24年国内市场有望接近300亿元当前国内空悬渗透率<5%,国产空气悬架系统单车价值量为8000-9000元,预计24-28年我国空气悬架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289.60、377.90、466.80、526.00和590.60亿元,CAGR23-28=21.66%。格局、壁垒及趋势:基于性价比与响应,已出现综合能力强的本土龙头1)格局:①海外布局早且完备,国内成本及响应优势明显;②国内自主厂商强势崛起,份额已占近七成;③保隆、孔辉、中鼎、拓普等均有定点项目落地。2)壁垒:①减振器>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ECU控制器;②空气弹簧自身需解决囊皮、结构设计、扣压等核心技术;③CDC是当前主力减振器,关键环节是电磁阀,同时需防漏油和异响等;④总成系统重点关注各部件耦合、设计规范要求以及前瞻研发。3)趋势:①空气弹簧从单腔向双腔/三腔演变,技术难度放大;②价格优势下标配CDC是现有过渡方案;③空气悬架开闭式方案各有优劣,未来有望并行。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保隆科技、拓普集团、中鼎股份、孔辉集团(未上市)风险提示:1)空气悬架渗透率不及预期;2)供应链受海外影响;3)行业竞争者增多;4)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5)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目 录一. 概况:汽车悬架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是什么?二. 产业逻辑:消费属性升级&国产自制降本&搭载价格下探(中短)与底盘集成的技术变革(中长)三. 空间:低渗透率(<5%)&高价值量(单车价值量>5k),24年国内市场有望接近300亿四. 格局、壁垒及趋势:基于性价比与响应,已出现综合能力强的本土龙头五. 产业链及投资机会分析六. 风险提示4螺旋弹簧减振器转向节横摆臂横向稳定器图表2:汽车悬架结构示意图表3:汽车悬架按结构分类来源:汽车维修技术网,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汽车维修技术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悬架系统:车身、车架和车轮之间的连接结构系统,核心功能为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路面凹凸对车身冲击,衰减震动,主要包括:1)弹性元件(弹簧)&减震元件(减振器):缓冲减震作用;2)导向结构(控制臂、连杆、转向节等):使车轮按照一定轨迹跳动,起导向作用;3)横向稳定杆:防止车辆在转向等行驶工况时发生过大的侧向倾斜。非独立悬挂独立悬挂麦弗逊式多连杆式双叉臂式整体性能较差,使用较少使用率高常用于高端车保养成本高5图表4:悬架系统演变趋势来源:汽车维修技术网,中泰证券研究所半主动悬架被动悬架主动悬架弹簧类型螺旋弹簧螺旋弹簧(通常)空气弹簧液压减振器阻尼可调减振器均不可调整两者只能调节其一均可调整较差一般较好减振器类型刚度&阻尼体验性能阻尼可调减振器悬架系统向主动式演变: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共同决定驾乘舒适性与操控性,被动悬架无法调整刚度与阻尼,半主动悬架只能调节其中之一,主动悬架可同时调整刚度与阻尼,整体效果最佳。6功能使用场景便捷上下车为方便老人和孩子上下车,可开启便捷上下车功能,将车身高度调低40毫米。装载模式后悬架高度可下降50毫米,方便后备厢搬运大型物品。随速调节悬架高度根据时速自适应调节高低,能耗降低,操控稳定性提升。越野脱困悬架高度将自动升高以获得更高的离地间隙,保障通过性。图表5:空气悬架示意图表6:空气悬架功能及适用场景(以理想L9为例) 来源:金石底盘系统,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理想汽车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功能体现:①提高驾乘舒适性和操控性(减震); ②提升车辆通过性(空气弹簧充放气抬升或降低车辆);适用场景:①路况不佳,如爬坡、泥泞、烂路等不平或者高差路面;②上下车、后备箱装卸等不同使用适用场景。7核心部件空气弹簧电控系统减震系统空气供给单元空压机储气罐分配阀ECU高度传感器加速度电磁阀图表7:空气悬架构成部件来源:汽车测试网,中泰证券研究所核心部件包括:①空气弹簧(囊式/膜式/复合式);②空气供给单元(空压机+储气罐+分配阀);③减震系统(CDC减振器);④电控系统(ECU+电磁阀+传感器)等;空气弹簧电控系统减震系统空压机8图表8:空气弹簧结构示意图表10:空气供给单元结构示意图表9: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结构示意来源:盖世汽车网,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汽车之家,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汽车测试网,中泰证券研究所空气弹簧: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弹簧作用,调节车身高度以及保持刚度稳定,价值量最高;减震系统:通过调节减振器阻尼大小,实现悬架阻尼软、中、硬之间进行自动调节,寻求悬架刚度和阻尼
[中泰证券]:空气悬架行业深度:消费属性与底盘技术升级,高价值量与低渗透率的优质赛道,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13M,页数4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