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 iii 目录致谢 iv数据来源 v简写及缩略语 vi1. 简介:变迁中的中国11.1 中国人口老龄化11.2 健康问题的转变:现在和未来 11.3 变化中的家庭结构和传统养老模式 42. 照护依赖与健康寿命损失72.1 长寿与健康期望寿命72.2 老年人依赖 : 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72.3 躯体功能及相关障碍 83. 慢性病与健康风险113.1 中国慢性 ( 非传染 ) 病的疾病负担113.2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率 123.3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154. 期望寿命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204.1 期望寿命与健康状况的差异204.2 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 205. 中国老年人的卫生保健225.1 中国卫生保健系统概述225.2 卫生系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265.3 中国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 276. 解决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需求296.1 背景296.2 解决中国老年人卫生保健需求的首要问题 296.3 针对当前行动的建议 346.4 世卫组织在中国老年人照护支持中所发挥的作用 35参考文献 37iv |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致谢本报告是在世界卫生组织 John Beard, Islene Araujo de Carvalho, Martin Taylor 及 Anjana Bhushan,与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生计生委”)王培安、王海东、何炤华、蔡菲和郑春梅的指导下,由 Amuthavalli Thiyagarajan Jotheeswaran 起草。我们衷心感谢为本报告提出建议和做出贡献的人员。特别感谢:nn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He Jinglin)nn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伍晓玲) nn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拓红) nn 国家卫生计生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张铁梅)nn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研究发展中心(郝晓宁)nn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志新,王志会,尹香君,齐士格)上述机构也对本报告中文版的详细版本草稿做出了贡献。非常感谢 Julie Byles 和 Lily Xiao 撰写了本报告草稿的另一版本。国家卫生计生委老龄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也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中国参与世卫组织 -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知识转化项目的不同利益攸关方也为本报告撰写投入了大量时间,我们对此也表示衷心感谢。我们同时衷心感谢国际老龄组织(Age International)和英国助老会(Age UK)提供资金资助及非现金资助。这两家机构对于实施世卫组织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知识转化项目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件由英国 Green Ink 公司进行编辑、设计和排版。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 v 数据来源 本报告数据来源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卫生观察站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数据;中国第三次、第四次及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世卫组织关于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0 年中国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以及在同行评议期刊中发表的基于不同人群的研究文献和系统综述。 vi |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简写及缩略语 ADL 日常生活活动BMI 体质指数CLHLS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OPD 慢性阻塞性肺炎DALY 伤残调整寿命年HALE 健康期望寿命IADL 重要日常生活活动MCI 轻度认知受损NHSS 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中国)PCA 私人护工SAGE 关于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WHO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 1 1. 简介:变迁中的中国1.1  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该人口特征趋势是儿童死亡率降低加上生育率下降所致。从1950 到 2015 年间,中国每名妇女生育子女总数从6.11 下降到 1.66。同期,总死亡率也在持续下降(从每万名人口 22.2 下降到 7.2),这使得人口的期望寿命稳步提高(见图 1)。在中国,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已经从 1950 年的 44.6 岁上升到 2015 年的 75.3 岁,而在 2050 年将有望达到约 80 岁(UN DESA, 2013a)。重要的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要远远快于很多中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在以后的 25 年里,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构成比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将从 2010 年的 12.4%(1.68亿)增长到 2040 年的 28%(4.02 亿)(UN DESA,2013a)。相比之下,法国、瑞典和美国 60 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 7% 翻番至 14% 分别用了 115 年、85 年和 69 年。在不远的将来,60 岁的中国老年人有望比他们的父辈寿命更长。2013 年中国 80 岁及以上老年人有 2260 万,到 2050 年,该数字有望提高到 4 倍,达 9040 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龄老年人群体(UN DESA, 2013b)。中国女性比男性的寿命更长。1950 年,中国人出生时的平均期望寿命为 44.6 岁。到 2030 年,中国女性的期望寿命将达到 79 岁,而男性为 76岁。当期望寿命的男女差异有望在多数高收入国家逐渐缩小的时候,这一差别在中国将继续扩大。2010 年中国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占60% 以上,随后几十年该比例仍将不断上升(UN DESA, 2013b)。在中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而不是城市。多数大城市(北京、成都、重庆、广州、上海、深圳、天津和武汉)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仅占 10%(Woetzel et al., 2009)。人口的城乡流动造成了农村地区人口迅速老龄化:到 2030 年,中国农村和城市地区 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分别达到 21.8% 和 14.8%(Cai & Wang, 2005)。1.2  健康问题的转变:现在和未来与人口特征改变密切相关的是健康状况和流行病学方面的变化,包括疾病负担逐渐从妇幼卫生问题和传染性疾患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慢性病疾病负担随之增加。2013年,中国2.02亿老年人口1中(Wu & Dang, 2013)有超过 100 万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Wang & Chen, 2014)。很多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诸如缺血性心脏病、癌症、脑卒中、关节炎和老年痴呆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累及人口的绝对数字将持续增加(Prince 等 , 2015)。此疾病谱的转换正在逐步加速:在 2012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中有近 80% 死于非传染性疾病1 本材料中的“老年人”指 60 岁及以上人群。2 |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图片来源: Jack.Q / Shutterstock.com来源:UN DESA, 2013a.图 1:1950 年至 2050 年中国人口特征变化出生率(每 1000 人) 死亡率(每 1000 人)生育率(每名妇女生育的子女数) 出生时平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9-30
50页
3.08M
收藏
分享

WHO: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08M,页数5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5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5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11-4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ESG披露时间情况
综合
2024-09-30
来源: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Y安永
查看原文
图 11-2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2024年和2023年两次数据研究时点的万得ESG评级情况
综合
2024-09-30
来源: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Y安永
查看原文
图11-1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2024年和2023年两次数据研究时点的万得ESG评级情况
综合
2024-09-30
来源: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Y安永
查看原文
表 4-1 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盈利指标均值t检验结果
综合
2024-09-30
来源: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Y安永
查看原文
图 4-2 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对比-ROE
综合
2024-09-30
来源: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Y安永
查看原文
图 4-1 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对比-ROA
综合
2024-09-30
来源: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Y安永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