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2024年第56期(总第568期):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与解读,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推动2025年经济稳定增长
Ω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国际金融评论》 ●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梁 婧 中国银行研究院 范若滢 中国银行研究院 叶银丹 中国银行研究院 刘 晨 中国银行研究院 刘佩忠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 6659 4097 签发人:陈卫东 审稿人:周景彤 联系人:刘佩忠 电 话:010 – 6659 6623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4 年 12 月 16 日 2024 年第 56 期(总第 568 期) 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推动2025 年经济稳定增长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与解读* 2024 年 12 月 11-12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5 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肯定了 2024 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正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指出“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会议提出要统筹好市场与政府、供给与需求、新动能与旧动能、增量与存量、质量与总量五大关系,持续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推动 2025 年经济稳定增长,宏观政策定调更加积极,九大重点任务中扩大内需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对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领域风险化解等领域也进行了针对性部署。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4 年第 56 期(总第 568 期) 1 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推动 2025 年经济稳定增长 2024 年 12 月 11-12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本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5 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肯定了 2024 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正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指出“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会议提出要统筹好市场与政府、供给与需求、新动能与旧动能、增量与存量、质量与总量五大关系,持续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推动 2025 年经济稳定增长,宏观政策定调更加积极,九大重点任务中扩大内需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对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领域风险化解等领域也进行了针对性部署。 一、财政货币协同加力,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力度凸显 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背景下,2025 年逆周期调控政策发力加码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12 月 9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本次会议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关表述均体现了未来政策加码的信号。 财政政策方面,定调由“积极”转为“更加积极”,赤字率有望高于 3.5%。在发力方式上,预计中央政府加杠杆将成为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抓手。当前中国中央政府仍有较大加杠杆空间,截止 2024 年二季度,中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为 24.6%,大幅低于日本(219.1%)、美国(114.1%)、德国(62.4%)等主要经济体。在发力力度上,财政政策定调由以往的“积极”加码为“更加积极”,并明确提出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预计 2025 年赤字、特别国债、专项债这三大财政政策工具都将加码,赤字率或将明显高于 2024 年 3%的水平,达到 3.5%至 4%的水平;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有望达到 2 万亿元左右,较 2024 年翻倍;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有望达到 4.5 万亿元左右,较 2024 年增加 6000 亿元左右。在发力方向上,财政支出将进一步向民生、消费领域倾斜。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部署中,本次会议直接提出“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而上年 2 2024 年第 56 期(总第 568 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为“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这充分体现了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政策发力方向将更加侧重民生、消费领域。此外,本次会议还特别提出要“制定促进生育政策”“ 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等,预计未来生育、养老等民生领域将成为财政发力重点。 货币政策方面,结束十余年“稳健”基调,转为“适度宽松”。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标志着货币政策结束了 2010 年以来长达十余年的稳健定调。本次会议还明确提出要“适时降准降息”。预计 2025 年降准降息的节奏和力度将综合考虑支持实体经济需求和金融机构的承受能力,同步加大对金融机构负债端的支持力度。降准方面,考虑到 2025 年政府债券将加大供给,信贷投放继续修复,以及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等因素,市场机构普遍预计降准力度将超过 1 个百分点。降息方面,2025 年,稳经济是头等要务,预计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将是货币政策主要方向。此外,本次会议对物价着墨也明显增加,例如,提出“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等。2024 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预计 2025 年推动物价温和回升在货币政策以及宏观政策考量中的重要性都将明显提高。同时,欧美主要经济体已经陆续启动降息,这为中国保持较低利率水平营造了更为适宜的外部环境。 二、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重点任务之首,宏观政策重心更加倾向需求端 本次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 2025 年重点任务的首位,预计 2025 年宏观政策的重心或将从供给端向需求端倾斜。因为内需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再考虑到特朗普上台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消费方面,预计 2025 年将有更多、更有力的促消费政策出台。一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本次会议更加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支持,会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宏观观察 2024 年第 56 期(总第 568 期) 3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以及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4年第56期(总第568期):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与解读,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推动2025年经济稳定增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6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