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IDC 2024-2026金融科技十大趋势预测:新科技 新金融 新业态
新科技 新金融 新业态新科技 新金融 新业态——新华三&IDC 2024-2026金融科技十大趋势预测——新华三&IDC 2024-2026金融科技十大趋势预测Contents导言嵌入式金融/开放金融金融云原生金融数智化区块链、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隐私保护计算量化交易物联网金融金融安全客户体验绿色金融0102061014172023263033 01020304050607080910导言当前,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商业经济市场环境高度不确定、数字化业务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处于深度变革的潮流中,金融机构亟需重新思考其在技术支出、业务决策及业务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投资重点。此外,金融机构也越来越需要借助大数据和AI技术来提升业务的数智化水平,使用包括云原生在内的数字架构来提升业务发展的敏捷性、发展数字业务以实现更大的弹性、加强金融安全管控以支撑数字化业务的发展。未来三年对金融机构来说至关重要,未能实现现代化和数字化业务转型的金融机构将落后于目前已开始投资技术的同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年)》强调:要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未来三年,金融科技需重点建设的领域包括:金融科技治理、数据能力建设、数字技术金融应用、金融服务智慧再造、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等。越是不确定的时代,越需要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瞄准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前沿科技与金融业态间的融合发展能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业务增长和业务韧性提供新机会。本报告立足于全球化视野,结合新华三在金融行业中的前沿实践、IDC的全球研究成果及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认为未来金融行业将在开放金融、金融云原生、金融数智化、区块链/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隐私保护计算、量化交易、物联网金融、金融安全、客户体验、绿色金融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相关业务的科技投入亦将呈现出较大的增长潜力。在此背景下,IDC与新华三联合推出了-金融行业趋势预判,期待与业界携手,在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共谱行业新篇章。0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持续建设及扩展行业生态,并将之作为数字化转型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生态参与者按需提供人才、资源和能力,快速且高质量地满足复杂的客户需求。具体到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构建开放的金融行业生态,并充分利用生态参与方所共享的数据与洞察、应用程序、运营与专长等,来提升其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这种开放、嵌入式的金融服务模式不仅能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创新来源,也能为金融机构客户提供更多类别的无摩擦金融服务体验,以此提升客户粘性,拓展客户渠道,提升资源的复用性,增加额外收入来源。目前,我国开放金融的推进主要以金融机构为主体,通过连接技术平台,使用标准化的API、SDK等技术工具,将金融机构数据与金融服务等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以及B端、C端及G端用户,以实现数据、应用程序和运营经验的充分共享,为各方参与者的高效运营与决策提供支撑,进而形成生态共建、共生共赢的业务创新范式。嵌入式金融/开放金融0202例如,平安银行所构建的星云联盟就是通过支付结算、物联网和数据等优势基础,搭建了一体化开放互联生态体系。该银行通过整合及开放金融资源、客户资源,为生态伙伴提供丰富的标准化产品、公正的收益共享机制,服务海量B端和C端客户,实现能力的快速输入及变现,实现生态伙伴、用户、银行的共建共赢。一方面,平安星云联盟为生态合作伙伴与海量用户提供了平安银行的数字账户、投资理财、支付结算、贷款业务、保证金、信用卡,以及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新型供应链、财资管理、数字身份等多项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标准化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合作伙伴,为合作伙伴赋能,以创建更具竞争力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第三方合作伙伴也可以通过开放平台,以小程序的形式为平安口袋银行客户提供各项生活服务,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双向驱动,将银行、合作伙伴、客户汇聚在一起,建立互利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基础设施的有效连接、商业模式的创新、API的安全及管理、数据资产化是开放金融建设的核心支柱。首先,基础设施的有效连接是开放金融建设的基础,通过建立一个可靠、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确保数据、资金、资产等的有效流动。其次,商业模式创新是开放金融建设的关键。传统金融机构往往采用保守的商业模式,但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以共享共建、共享共创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将会变得更为创新和灵活。例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开放平台的API,将金融服务与其他生态系统进行集成,从而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此外,开放API及数据资产化是开放金融建设的重要基础。API作为一种开放的接口,可以将金融机构的数据、服务、技术等与其他机构进行共享和集成。数据资产化则是将数据转化为资产的过程,可以提高数据的价值和使用效率,进而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创新。大型银行构建开放生态将是其提升业务韧性和拓展业务收益的主要模式。如今,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和弹性服务能力愈加重要。金融服务机构(尤其是银行)通过参与或构建行业生态,引入多种类型的B端合作伙伴,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能力的集成,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为了支持这些行业生态的健康有序发展,银行将围绕数据、流程和运营的共享制定相关战略、规范和安全措施。未来,大型银行主导的行业生态将通过生态角色之间的高效协作,更快地交付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业务灵活性,并逐渐形成“行业生态即服务”的范式转变。我们认为,到年,%的头部银行将通过多行业生态系统共享数据、应用和运营的方式,以提升其业务韧性、实现规模化效益。03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风险感知和预防将成为金融机构提升其业务抗性的主要策略。数字化模式的普及增加了网络攻击的风险和损失,同时也加大了业务竞争压力。大多数中小型金融机构由于信息及资源有限,对市场风险和网络风险缺乏了解,故业务抗性较低。例如,部分保险公司由于没有足够的损失数据和网络威胁专业知识,所提供的产品并不理想,未来需要利用行业生态进行优化。这种生态系统主导的转型将使独立科技组织有机会扩大市场、完善其价值主张,分销链上的其他企业也可能获得相应机会,安全管理服务提供商可借此降低企业的网络保险费率。我们认为,到年,%的保险公司将直接或通过建设生态,为零售类(寿险或产险)客户提供实时风险预防服务。行业生态的建设将促进客户获得更多无缝、场景化、易得的金融服务。构建开放行业生态的核心优势是能够为银行、技术合作伙伴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标准化的合作机制,让参与方共享成长收益。同时,生态参与方还能提供丰富的标准化产品,快速对接场景业务需求,并支持银行账户、融资、AI等原子级产品输出。金融机构通过与合作伙伴之间进行数据、应用程序、运营洞察共享共用,为其提供连续场景的持续服务提供新机会。目前,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全球银行已将重点转向综合交易银行服务以增加经常性收入来源。同时,支付处理、现金管理、司库、贷款和投资等金融服务,也将在企业移动应用中作为嵌入式金融
[国际数据]:新华三-IDC 2024-2026金融科技十大趋势预测:新科技 新金融 新业态,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3M,页数3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