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报告
概述近年来,金融科技不断推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在全球持续发展,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科技已经开始广泛地运用到金融服务各个领域中,这也促进了智能风控、智能投研、智能客服、智能保险、智能合规等各领域科技应用的升级发展。我们乐观地相信,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与运用会带来金融服务业的商业模式焕新,并对利于民生的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提升产生持续的推动力。毕马威中国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金融科技生态圈的建设,为中国金融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2016年起至今,毕马威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企业评选,帮助发掘了一大批优秀的金融科技企业。伴随2020年第五届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企业评选工作的进行,毕马威精心设计了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调研问卷,旨在调查各个金融科技企业CEO或创始人对金融科技行业(包括其所在细分行业)的见解,包括对行业目前和未来发展的认知。© 2020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2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报告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的调查时间为2020年8月13日至2020年8月31日,我们共调查了超过150家金融科技企业的CEO或创始人,本次调查主要反映了以下观点:关心与驱动力• 91%的受访企业认为服务或产品是金融科技企业客户关心的要素。•超过80%的受访企业认为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是金融科技企业发展的两大主要驱动力,开拓市场、钻研技术、综合化发展则是金融科技企业未来几年的着力发展点。信心与投入• 基于目前的监管政策支持、核心技术趋势、潜在市场需求,高达84%的受访企业表示对金融科技发展非常有信心。• 88%的受访企业表示未来将持续增加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投入。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的调查时间为2020年7月-8月,我们共调查了超过150家金融科技企业的CEO或创始人,本次调查主要反映了以下观点:© 2020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3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报告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的调查时间为2020年8月13日至2020年8月31日,我们共调查了超过150家金融科技企业的CEO或创始人,本次调查主要反映了以下观点:发展痛点及解决方式• 60%的受访企业认为行业目前首要痛点在于对金融业务需求和科技的落地方式尚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异和较高的沟通成本。•超过90%的受访企业认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则是未来解决痛点的主要着力点。城市与区域发展• 源于政策支持、金融需求、技术储备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受访金融科技企业目前仍集中分布于一线城市。• 超过80%的受访企业未来最看好长三角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发展。核心技术及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云计算、知识图谱是目前金融科技领域最为核心的四大技术(分别为80%、75%、49%、43% )。•未来最为看好的四大核心技术则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分别为87%、69%、46%、45%)。© 2020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4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报告1调研基本情况© 2020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5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报告调研基本情况1从受访企业成立年限分布看,超过半数的企业成立2-5年,仅有6%的企业成立10年以上。金融科技作为新兴行业前途无量,金融科技是未来金融创新、降本增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受访企业所在城市分布来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仍是目前金融科技企业主要分布城市,这与一线城市金融企业、科技企业及相关人才聚集,对金融科技的市场需求较为集中密切相关。受访企业所在其他城市主要包括杭州、南京、苏州、长沙、成都、青岛等。北京40%上海21%深圳24%杭州3%广州1%其他11%小于2年8%2-5年51%5-10年35%10年以上…数据来源:毕马威分析受访企业城市分布受访企业成立年限分布© 2020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6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报告风险投资机构、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诸多主体积极布局金融科技。54%的受访企业最大投资方为风险投资机构,同时金融科技投资主体也开始向传统金融机构集中,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均积极布局旗下科技子公司,以提升金融业跨界综合竞争力。约半数的金融科技企业目前所在业务领域拥有的市场份额小于10%,19%的金融科技则认为其在细分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0%。整体而言,金融科技行业尚未形成垄断格局,大中小型企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份额小于10%50%份额10%-20%15%份额20%-40%16%份额超过40%19%传统金融机构10%互联网系企业13%风险投资机构54%个人资金5%其他18%数据来源:毕马威分析参与调研企业所在业务领域拥有的市场份额参与调研企业最大投资方分布© 2020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报告目前超过半数的金融科技企业所处融资轮次以早期融资(包括天使轮、A轮)为主,占比高达45%。同时不乏领头企业已成功上市或处于筹备IPO阶段,占比分别为4%和3%。已上市或IPO阶段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图谱等起步相对较早、发展相对成熟的领域,表明这些技术已有较为丰富的应用并广泛被市场认可。从估值规模来看,约87%受访企业估值规模处于50亿元以下,同时个别受访企业估值规模超过200亿,金融科技行业成熟度逐渐提高、行业规模效应逐渐形成、行业龙头企业逐渐凸现。处于早期融资阶段的金融科技企业,其估值规模相对较小,其中处于A轮及天使轮融资轮次的企业,估值规模在10亿以下占比65%, 估值规模在10-50亿之间的占比31%。个别受访企业由于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股东背景或政府资源支持,即使处于早期融资阶段也有较高估值规模。天使轮12%A轮33%B轮26%C轮13%D轮及以上9%IPO阶段3%已上市4%小于10亿40%10亿
[毕马威]: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领袖观点洞察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47M,页数2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