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科技前沿系列报告之九:VISA,简单到极致的力量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VISA:简单到极致的力量 金融科技前沿系列报告之九|2020.10.13 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 肖斐斐 首席银行分析师 S1010510120057 彭博 银行分析师 S1010519060001 联系人:周基明 VISA 的成功,是时代的产物。其底层逻辑是:宏观背景是经济金融全球化、需要全球支付网络系统构建,微观基础是公司专注支付清算业务、享受自然垄断地位定价。展望未来 3-5 年,尽管全球化过程反复将给公司增长空间带来约束,但基于其:1)全球支付系统中的核心地位;2)独有的商业模型,预计公司仍将享受利润稳定增长回报,保持较高估值水平。更遥远的未来,则在于支付模式的变迁,尤其互联网支付体系对传统支付清算体系的挑战。 ▍VISA:好模式,好股票。公司前身是美国银行于 1958 年推出的具有创新“循环信用”功能的 BankAmericard 及配套支付清算功能,1970 年 VISA 正式成立并独立经营。支付清算行业特有的规模效应和先发优势下,公司已成长为国际银行卡组织巨头,目前全球发卡总数达 34.7 亿张,全年处理支付交易规模达 8.7万亿美元。VISA 于 2008 年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得益于高盈利、高回购和高分红特点,公司过去十年间股价涨幅达 1064%。尤其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影响下,公司业务及盈利韧性更受市场认可,一举成为全球金融行业最高市值公司(最新市值 4552 亿美元)。 ▍盈利模式:自然垄断,less is more。1)商业模型简单:专注“四方模式”,深耕支付清算。“四方模式”下,公司坚持不直接面向个人客户发卡、不直接面向商家收费、不参与信用风险业务,从而充分聚焦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2)扩张逻辑清晰:国际化带来外延式增长。以四方模式加速向全球范围布局,美国以外地区支付清算规模占比由 2009 年的 40%逐步提升至 2019 年的 55%,同时业务生态全面覆盖 B2C、P2P、B2B 和 G2C 支付领域。3)收入来源稳定:变现逻辑简单。基于 TPV 的服务收入、基于支付笔数的数据处理收入以及跨境支付收入,三大收入来源比重近年来基本稳定在 1:1:1 比例。 ▍财务报表解构:规模效应下的“现金牛”。1)资产负债表:轻资产运营。近 10年资产年增速保持在 5%以内(除 2015 年收购 VISA 欧洲外),资产负债率 54.4%亦低于可比同业均值 86.7%,反映的是公司规模效应和“四方模式”带来的轻资产效果。2)利润表:盈利表现稳定。收入端,稳定费率成就收入基础,近 10年 TPV 和营业收入 CAGR 分别为 12.6%/12.7%;成本端,业内成本管控典范,成本收入比 34.7%显著低于可比同业均值 61.3%。3)现金流:“现金牛”。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高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近年来(回购股份+支付股息)/净利润比率更是处于 90%以上。 ▍估值比较:赛道与模式成就高估值。估值来自于盈利,盈利源于商业模式。支付服务机构的商业模式关键在于:支付交易规模、费率水平以及经营成本、变现和衍生价值。VISA 估值中枢长期稳定在 30X~40X P/E 水平,得益于:1)清算赛道稳定性:支付平台、支付清算、支付收单三大支付赛道中,清算行业 TPV增长、费率水平保持稳定,相关上市公司估值中位区间在 40X P/E 和 10X P/S左右;2)商业模式带来估值溢价:聚焦四方模式,盈利展望稳定性更强,故 P/E估值一定程度高于承担信用风险的 AXP 和 Discover(P/S 估值更为明显)。 ▍公司价值再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简单到极致的力量。VISA 的成功是时代的产物,其底层逻辑是:经济金融全球化、需要全球支付网络系统构建,在此背景下公司专注支付清算业务、享受自然垄断地位定价。展望未来,尽管全球化过程反复将给公司增长空间带来约束,但基于其:1)在全球支付系统中的核心地位;2)独有的商业模型,预计公司仍将享受利润稳定增长回报,保持较高估值水平。 金融科技前沿系列报告之九|2020.10.1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目录 VISA:好模式,好股票 .................................................................................................... 1 公司简介:国际银行卡组织巨头 ....................................................................................... 1 股东背景:公众持股,股权分散 ....................................................................................... 2 市场表现:全球市值最大的金融类企业 ............................................................................ 3 盈利模式:自然垄断,less is more ................................................................................. 5 商业模型简单:专注“四方模式”,深耕支付清算 ............................................................... 5 扩张逻辑清晰:国际化带来外延式增长 ............................................................................ 6 收入来源稳定:变现逻辑简单 ........................................................................................... 7 财务报表解构:规模效应下的“现金牛” ............................................................................ 9 资产负债表:轻资产运营 .................................................................................................. 9 利润表:收入高度稳定,成本节约典范 .......................................................................... 10 现金流:“现金牛” .......................................................................................

立即下载
金融
2020-10-25
中信证券
20页
1.2M
收藏
分享

[中信证券]:银行业金融科技前沿系列报告之九:VISA,简单到极致的力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M2 及 M1 同比增速 图表:M2 与 M1 增速差
金融
2020-10-25
来源:银行业角度看9月社融:经济修复、融资需求旺盛,利好银行板块
查看原文
G-SIBs 评价标准
金融
2020-10-25
来源:银行业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TLAC分析:次级金融债或将因TLAC而生
查看原文
国股行各级资本充足率及边际(2020H1)
金融
2020-10-25
来源:银行业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TLAC分析:次级金融债或将因TLAC而生
查看原文
四大行资本充足水平情况(2020H1) 图 16:四大行杠杆率情况(2020H1)
金融
2020-10-25
来源:银行业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TLAC分析:次级金融债或将因TLAC而生
查看原文
新兴市场国家 G-SIBs 达标 TLAC 的实际充足率要求 2025 年 1 月 1 日起 2028 年 1 月 1 日起
金融
2020-10-25
来源:银行业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TLAC分析:次级金融债或将因TLAC而生
查看原文
2019 年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G-SIBs)名单及附加资本缓冲要求
金融
2020-10-25
来源:银行业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TLAC分析:次级金融债或将因TLAC而生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