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新冠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毕马威中国2020年11月kpmg.com/cn本报告所依据数据信息截止于11月17日1© 2020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1月12日最新统计数据1显示,目前全球正在研究的新冠疫苗为212支,其中164支处于临床前试验,48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1支已进入临床Ⅲ 期。10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介绍新冠疫苗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2。目前我国已有13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11个自主研发,2个中外合作)。其中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两种技术路线共4个疫苗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在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下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发的两款灭活疫苗,正在阿联酋、巴林、埃及等10余个国家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目前已接种5万余人。其余两个为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灭活疫苗、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康希诺公司联合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临床Ⅲ期试验也在有序进行。11月9日,美国辉瑞公司和德国BioNTech宣布3,其联合研发的新冠候选疫苗(编号BNT162b2)在临床Ⅲ期试验阶段中取得重大进展。中期分析时94例感染者的数据显示,在第二次注射后7天,疫苗降低受试者“感染并成为有症状感染者”的概率超过90%。如果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全达标,他们计划在11月的第三周,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申请紧急使用许可。11月17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纳(Moderna)亦发布消息称,其三期试验疫苗mRNA-1273有效率达到94.5%,对保存条件的要求也较低,在2℃到8℃(36°到46°F),即普通家用或医用冰箱的温度,可以保持稳定30天4 。人类距离新冠疫苗更近一步。图1 部分国家新冠疫苗研发进展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毕马威分析备注:临床1/2期指将临床Ⅰ期和临床Ⅱ期合并的疫苗世界各国全力加速疫苗研发1 详情请参考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draft-landscape-of-covid-19-candidate-vaccines2 详情请参考http://www.gov.cn/xinwen/2020-10/21/content_5552871.htm3 辉瑞公司和BioNTech的候选疫苗有效率90%,人民网,2020年11月,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0/1110/c1002-31925270.html4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0-11-17/doc-iiznctke1781159.shtml112436322212111341024681012英国俄罗斯德国印度美国中国国际合作临床一期临床1/2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2© 2020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大多数疫苗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每年有数百万人安全接种。与所有药物一样,每一种疫苗都必须经过四个阶段的试验和检测,在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后,才能正式上市。临床前试验-动物试验:一般在小鼠、猴子等动物身上进行测试,确保疫苗使用的抗原能够引发免疫反应,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疾病的潜力。如果疫苗能够引发免疫反应,将会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临床Ⅰ期-安全性试验:通常选择少量(20-80人)年轻、健康的志愿者接种疫苗。主要确认两个问题:1)疫苗是否能够激发免疫反应;2)疫苗是否足够安全。在制备出足够多的疫苗的基础上,研发人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确定添加哪些稳定剂、辅助剂等防止疫苗的分解,增强疫苗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还需要开发出能够稳定检测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的试剂。一般情况下,该阶段将耗时1-2年。临床Ⅱ期-扩大试验:将疫苗注射给数百名志愿者,对比已接种和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此阶段,将需要:1)确定疫苗的正确剂量;2)继续确认疫苗的安全性;3)继续稳定产品以保证大批生产时疫苗有相似的质量。二期试验会耗时两年或更长时间。临床Ⅲ期-疗效实验:疫苗将接种给数千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要与疫苗接种对象人群相似。在随机、双盲5分组原则下,研发人员需要测定接种疫苗组的抗体水平和感染率,如果与安慰剂组对比差异显著,那么疫苗的有效性才能基本确定。同时,疫苗的生产车间需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运输存储方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以保证疫苗接种给用户时的疗效。从临床试验到最终上市销售,疫苗研发企业还需要向国家药监局申请生产许可证,在通过文件核查(研究成果总结、生产用菌(毒)种研究资料、临床前有效性及安全性资料、临床试验数据等文件)、生产现场核查等程序后,所生产的疫苗还要经过相关部门鉴定合格才能正式投向市场。一般来说,疫苗从研发、临床试验再到批量生产,原本需要15到20年甚至更长时间,其中Ⅲ期临床试验往往就需要进行数年。但由于新冠病毒持续蔓延、全球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各国都在全力推进疫苗研发进程。按目前的进度,最快在明年年初就将有疫苗获批投产。5 随机,即接种者选取遵循随机原则;双盲,即医生和接种者都不知道注射的是疫苗还是安慰剂,避免接种者的心理作用或医生的接种操作干扰试验结果。3© 2020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疫苗种类技术思路优点缺点体外技术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体外培养新冠病毒,再用高温或化学方法彻底灭活,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比较安全,生产方法简单快速,耗时短。属于疫苗生产经典技术路线,是应对急性疾病传播技术成熟的手段,成功先例包括: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等。免疫效果低于减毒活病毒,接种剂量相对要大一些,而且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多次接种,免疫途径单一;灭活疫苗的成分相对复杂,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使病毒感染加重重组蛋白疫苗(Protein Subunit Vaccine)采用基因工程方法,体外培养新冠病毒的S蛋白,将其作为抗原直接注入人体不涉及病原体,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有成功先例:乙肝表面抗原疫苗体外培养的S蛋白抗原性受所选用的表达系统的影响,生产程序相对复杂,技术难度较高体内技术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将编码S蛋白基因的mRNA(核糖核酸)或DNA(脱氧核糖核酸)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合成新冠病毒的关键靶点S蛋白,刺激产生抗体核酸疫苗不需要合成病毒毒株或S蛋白,流程简单,可复制性强,产量高,安全性相对比较好。技术成本较高,多数国家无法大规模生产,对储存条
[毕马威]:新冠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8M,页数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