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指标体系与省域标杆)
1001001引言 ■ 评估方法■ 数林概貌■ 数林标杆 附录 001004014020022002引言001引言“中国开放数林指数”是我国首个专注于评估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专业指数,由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制作出品。开放数据,蔚然成林,“开放数林”意喻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生态体系,一棵棵地方开放“数木”由最初的丛然并生、成荫如盖,直至枝繁叶茂、花开结果,终将成长为一片繁盛多样、枝杈相连、持续循环的中国“开放数林”。“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自 2017 年 5 月首次发布以来,每半年发布一次,定期对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精心测量各地“开放数木”的繁茂程度和果实价值,助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生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2018 年以来,“中国开放数林指数”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监测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情况提供数据支撑。0022021 年起,指数制作方将原来的“省级”指数调整为“省域”指数,从而将省作为一个“区域”,而不仅仅是一个“层级”来进行评测,并发布《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指标体系与省域标杆》(以下简称《报告》)。003评估方法0041.1 评估对象:从“省级”到“省域”随着中国开放数林的不断生长,今年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又作出了新的调整。2021 年起,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将原来的评估对象“省级”调整为“省域”,主要出于以下考量:原来的评估对象“省级”更多将省作为一个“层级”来进行评测,“省级”主要是指“省本级”,包括省直属部门和机构。然而,省和自治区不仅仅是一个层级,更是一个“区域”,省和自治区政府在数据开放工作上的职责不仅限于省本级,还包括对省内下辖地市的赋能、规范和协调作用,例如制定省级法规和标准,统筹推进省内下辖地市开放优质数据集,促进省市平台间的互联互通,组织全省性的数据利用促进活动等。因此,从本期《报告》开始,开放数林指数将把“省域”(含省和自治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估,并注重省市两级在数据开放上的协同性和互通性。根据公开报道,以及使用“数据+开放”“数据+公开”“公共+数据”“政务+数据”“政府+数据”“地名+数据”“地名+政府数据”“地名+开放数据”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了截至 2021 年 4 月我国已上线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并从中筛选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平台:1、原则上平台域名中需出现 gov.cn,作为确定其为政府官方数据开放平台的依据。2、平台由行政级别为地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建设和运营(不包括港澳台)。一、 评估方法005■ 表 1 评估范围(按拼音首字母排序)3、开放形式为开设专门、统一的地方数据开放平台,或是在政府官网上开设专门栏目进行集中开放,由条线部门建设的开放数据平台不在评估范围内。本次评估中,共发现符合以上条件的省域 18 个,具体省域、省本级平台名称和平台链接如表 1 所示。2021 年上半年《报告》从全国选择了省级及下辖地市基本都已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的省域作为标杆对象进行评估,以供其他省域对标借鉴。截至 2021 年 4 月,我国共有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四川省与浙江省五个省域符合以上标准。0061.2 评估指标体系1.2.1 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开放数林指数邀请国内外政界、学术界、产业界七十余位专家共同参与,组成“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专家委员会,以体现跨界、多学科、第三方的专业视角。专家委员会基于数据开放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借鉴国际数据开放评估指标体系的经验,立足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要求与地方实践,构建起一个系统、科学、可操作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评估指标体系,并为每项指标分配了权重(见图 1)。■ 图 1 开放数林指数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007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准备度、平台层、数据层、利用层四个维度及下属多级指标(见图 2):准备度是“数根”,是数据开放的基础,包括法规政策效力与内容、标准规范、组织与领导等三个一级指标。平台层是“数干”,是数据开放的枢纽,包括平台关系、发现预览、数据获取、成果提交展示、互动反馈、用户体验等六个一级指标。数据层是“数叶”,是数据开放的核心,包括数据数量、数据质量、数据规范、开放范围等四个一级指标。利用层是“数果”,是数据开放的成效,包括利用促进、利用多样性、有效成果数量、成果质量等四个一级指标。008■ 图 2 2021 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指标体系(省域)009利用层数据层平台层准备度0101.2.2 评估指标主要调整内容■ 整体:省域评估指标体系将准备度权重设为 20%,并更强调省级政府对下辖地市数据开放工作的赋能、规范和协调作用。指标体系将数据层权重设为 38%,利用层权重设为 22%,以强调政府数据不仅应向社会开放,还需要在开放之后被社会充分利用。最后,将平台层的权重设为 20%,以体现平台作为数据供需对接枢纽的作用。■准备度:提高了“标准规范”的权重,以鼓励由省级政府制定全省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平台标准;新增了对标准规范等级的评估,细化了对标准规范内容的评估;新增了相应指标以强调建立跨部门统筹管理机制、明确数据开放主管部门的职责、以及制定详细的当年度数据开放工作计划与任务部署的重要性。■平台层:新增“平台关系”指标,对“省域整体性”和“区域协同性”进行评估,以鼓励省域内的平台既能实现互联互通,又能保持地市特色,并促成平台间的跨区域协同;取消或降低了部分功能设置类指标,以更加突出平台帮助用户有效获取和利用数据的核心作用;在“互动反馈”下新增“权益申诉”指标,以体现对公众和第三方权益保护的重视;在“用户体验”下新增“账号互通性”指标,以鼓励实现省域内用户账号体系的互通。■数据层:在统计省域有效数据集总数、数据容量和优质数据集数量时,将省内下辖地市所开放的数据集也折算记入省域总分,以反映省级政府对下辖地市数据开放工作的赋能效果。在数据数量下新增“单个数据集平均容量”指标,以引导各省既要提升数据总容量,也要提升单个数据集容量;在数据质量下新增“高整合度数据集”指标,以鼓励省级政府整合省域内各地市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数据集,以减少数据碎片化;同时,还在数据质011■利用层:新增了相应指标以强调省域内多个近似比赛之间的协同,以及在举办大赛之外组织常态化、多样化、专门性的利用促进活动的重要性;在有效成果的评价中,将省内下辖地市产出的有效利用成果也计入省域有效成果数量;除评价有效成果数量外,新增“成果有效率”和“优质成果”指标,以评估利用开放数据开发的成果是否真正有效和有用;新增“创新方案质量”指标,以评测各地开放数据比赛产出成果的质量。1.3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准备度评估主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年度计划与工作方案、标准规范、新闻报道等资料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文本分析。搜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在搜索引擎以关键词检索相关法规与政策文本、标准规范、年度工作计划、地方党政领导讲话的新闻报道以及数据开放主管部门的信息;二是在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通过人工观察和关键词检索采集数据。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5 月。平台层评估主要采用人工观察法对各地方政府数据平台上各项功能进行观测并做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5 月。同
[复旦智库]: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指标体系与省域标杆),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6M,页数2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