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坛2021主题报告
www.shanghaiforum.fudan.edu.cn2 0 2 1 年 1 0 月主 题 报 告 1 $ê#s75ò£îÁBîF1Ñ=ëDòjxw ¼ÒO人类从来没有无法跨越的挑战,也从来没有完全跨越过所有挑战。在这样的螺旋式上升中,人类踉踉跄跄走到了今天。全球化以来,当代人目之所及,看到的都是繁荣与通达,几乎从来没有经历过 2020 年这样的严峻时刻:不可轻视的威胁、不可思议的停滞、不可想象的断流、不可理解的指责,甚至不可理喻的霸凌。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我们将上海论坛总主题从“全球治理与亚洲”调整为“后疫情时代的文明:发展·治理·安全”,期待以更宏大的视角、更具人文关怀的理念,为亚洲与世界的未来发展汇聚思想、提供智慧。同时,上海论坛 2021 将以“复苏与韧性:可持续未来中的亚洲角色”为年会主题,站在复苏的起点,关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韧性,探讨亚洲所将扮演的角色。 这一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深刻调整,将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持续伴随着人类,也考验着人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明天一定会更好。自然赋予人类的禀赋是进化,历史赋予人类的特性是智慧,而耦合在两者之间的,是韧性——生存的韧性、生长的韧性、生活的韧性。正是这种韧性,让复苏成为可能;正是这样的复苏,让人类始终充满希望;正是这种希望,让历史映照未来。 亚洲市场人口结构年轻,中产阶级规模持续扩大,拥有强劲的消费势头。亚洲 2 各国大力推广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新兴市场数字产业和智慧城市的发展。亚洲各大经济体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和跨区域贸易投资协定的达成,助力全球经济的复苏,打造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和韧性发展的样板。随着从疫情中恢复,一个更可持续和包容的未来,正在全世界有着美好愿望的人们的期待里缓缓走来。 这些也是亚洲人民的美好愿望。一个复苏的亚洲、韧性的亚洲、可持续的亚洲,一定也是一个未来可期的亚洲,而亚洲也一定会让世界的未来更加可期。“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区域合作是“正道”,共同发展是“王道”,随着 RCEP 等多边机制的推进,亚洲各国的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树立的不仅是战胜危机的区域样板,更是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的全球共识。 上海论坛已经走过了 15 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 21 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中外学人的共同责任,因为我们无法停滞、无法倒退,哪怕前路荆棘丛生,我们也应用历史和前辈教给我们的智慧,和我们深具洞察力的双眼,去寻找光明。 上海论坛 2021 于 10 月 29 日正式开幕。论坛组委会邀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团队围绕上海论坛本年度主题撰写智库报告。报告分为五大篇章,包括公卫篇、金融篇、经贸篇、碳中和篇、人口篇。各篇章聚焦相关领域中业已突显,且未来将更具重要性的关键问题及趋势进行研究,从中国出发,放眼亚洲与世界,提出复旦学者的分析和见解,研判未来发展方向,探究应对共同挑战的解决方案。 3 { 公卫篇 COVID-19 疫情下国家卫生筹资体系应对的 跨国比较研究:以亚洲 4 国为例 金融篇 数字货币与全球金融体系变革 经贸篇 亚洲经济复苏与韧性 碳中和篇 碳中和的国际对比 人口篇 亚洲人口发展态势与老龄化应对 4 ?½ COVID-19 ê#½æKt] åE¢ËÃò¼Ò 4 Þ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课题组 COVID-19 疫情对全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2020 年全球经济萎缩 3.2%。而且经济衰退可能会持续影响包括亚洲在内的所有地区和国家。这也在不同程度上负面影响了各国的卫生系统筹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强卫生系统筹资、有效应对疫情及后疫情困境,都是未来 2-3 年的重要优先事项之一。本研究拟以亚洲 4 国为例(中国、蒙古、新加坡和韩国),分析其在 COVID-19 疫情期间卫生筹资体系受到的冲击、应对措施,以及疫情对卫生公平性的影响,比较和总结不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í¿æª= ï ð¿vLSK#É 各国政府为了应对 COVID-19 都积极调动了大量资源,增加政府预算,主要的用途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应对疫情的直接支出,如公民的检测、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和追踪、集中隔离,以及防疫物资等;其二,是用于刺激和恢复经济。 新加坡从 2020 年的政府预算中支出了 973 亿新元(约合 727 亿美元),用于抗击 COVID-19 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其中超过 85%用于向符合条件的个人、家庭和企业的提供财政支持。同时,在预算中为实施 COVID-19 应对措施预留了 138 亿新元 5 (约合 103 亿美元),主要用于加强测试、患者临床管理和接触者追踪能力;确保关键的医疗和紧急用品;建立隔离设施和新宿舍;管理在外国工人宿舍爆发的疫情。 韩国用于传染病的初始预算为 192 亿韩元(截至 2020 年 1 月),通过补充预算、储备金、转移预算等方式,使其应对 COVID-19 的预算达到 8.13 万亿韩元(约合70 亿美元,截至 2020 年 12 月)。这些预算的主要用途包括,向公民提供财政支持、对医疗机构提供财政补助、预防和控制疫情传播、患者的隔离和治疗、COVID-19的筛查、诊断和研究等。 2020 年,蒙古将 8.2 万亿图格里克(约合 29 亿美元,相当于蒙古 GDP 的 22%)用于 COVID-19 的一揽子支出,包括保护公民健康、资助公民和企业以及刺激经济。据蒙古卫生部统计,不包括来源于外部捐赠的资金,2020 年蒙古用于应对COVID-19 的直接卫生支出为 1156 亿图格里克(约合 0.4 亿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级政府 2020 年用于 COVID-19 的投入超过 4000 亿元(约合 620 亿美元),用于补贴病人的治疗、发放卫生工作者临时工资、保障防控物资、支持科研、支持复工复产、部署海关防疫措施等。 ï@ðæ ¿ 1S.R?1XD'YFBNT 出应对 COVID-19 的现实需要,所有国家都对现有政府预算安排进行了调整。例如,中国财政部要求地方财政部门重复利用现有资金预算,以确保应对 COVID-19的资金投入。蒙古 2020 年应对 COVID-19 的卫生支出中有 63.2%的资金来源于预算的重新分配。新加坡通过了几个补充供应和预算调整法案,允许政府从当前支出减少的地方(如疫情期间停滞的项目)重新分配资金。韩国则直接暂停了一些现有项目,减少 COVID-19 之外的卫生保健投入,同时由国家医疗保险提供额外资金。 6 2AT 国家储备是缓解资金短缺的重要来源。例如,新加坡一直重视国家储备金的积累,强有力的国家储备能够避免新加坡在疫情期间产生巨额债务。2020 至 2021 年,新加坡累计将调用 537 亿新元(约合 401 亿美元)的国家储备金用于应对 COVID-19疫情。蒙古卫生部门 2020 年用于应
[复旦智库]:上海论坛2021主题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35M,页数7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