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回顾与展望
2023 年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联合资信 研究中心 摘要 2023 年上半年,受益于经济回暖和宽信用环境的支持,我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暴露处于较低水平。具体来看,2023 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新增 2 家违约发行人,共涉及到期违约债券 2 期,到期违约金额合计约 5.16 亿元,较上年同期均明显减少;此外,6 家发行人首次发生展期,涉及展期债券 7 期,展期规模 57.77 亿元,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减少。违约主体均为民营房企,弱资质房企风险仍存;城投企业在债券市场未出现实质违约,但部分区县级、弱资质平台商票逾期、非标违约等风险事件持续发生。 从全市场债务到期规模来看,考虑超短融的发行与到期,年内信用债回售行权等因素,2023 年下半年主要信用债偿债规模将在 7.33 万亿元左右。从偿债节奏看,7 月、8 月单月的偿债量在 1.2 万亿元以上,偿债压力相对较大。 展望 2023 年下半年,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仍将持续暴露,但整体可控;城投企业经营环境整体保持稳定,关注弱区域和区县级城投企业信用风险;弱资质民营房企现金流仍将持续承压,前期已展期或境外债违约的房企信用风险仍值得关注。 1 一、2023 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情况回顾 (一)宽信用环境推动违约形势整体改善 2023 年上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美联储加息、海外通胀高企、硅谷银行破产,全球冲突和摩擦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多波动和风险,主要经济体持续修复,但增长逐步显现乏力,外需企稳面临诸多挑战。国内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活动恢复常态,稳增长政策持续托底,在宽信用大幅发力的背景下,经济保持修复势头,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具体来看,2023 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59.30 万亿元,不变价同比增长 5.5%。分季度看,一季度开始进入稳健复苏阶段,在社会经济活动恢复常态带动需求释放,各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等因素带动下,经济增速从 2022 年四季度触底 2.9%加快至 2023 年一季度的 4.5%;进入二季度后,经济增长动能环比走弱,但受低基数支持,二季度 GDP 实现同比增长 6.3%。融资环境方面,2023 年上半年,央行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通过降息、降准等方式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平稳运行。整体来看,2023 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修复势头,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推动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状况的改善。 受益于经济回暖和宽信用环境的支持,相比往年同期,2023 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暴露处于较低水平,违约形势可控。2023 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新增 2 家违约发行人1,共涉及到期违约债券 2 期,到期违约金额合计约 5.16亿元,新增违约发行人家数、涉及到期违约债券期数和到期违约金额同比(8 家,34 期,194.54 亿元)均大幅减少。2023 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重复违约2发行人 8 家,涉及到期违约债券 13 期,到期违约规模合计约 37.94 亿元,重复违约发行人家数较 2022 年上半年(9 家,14 期,73.76 亿元)有所减少。截至 2023年上半年末,我国债券市场累计有 253 家发行人发生违约,共涉及到期违约债券754 期,到期违约金额合计约 6713.13 亿元。 1 联合资信认为当出现下述一个或多个事件时,即可判定债券和主体发生违约:债务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包括在既定的宽限期内)及时支付债券本金和/或利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债务人被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或被接管、被停业、关闭;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且其中债权人做出让步或债务重组具有明显的帮助债务人避免债券违约的意图,债权人做出让步的情形包括债权人减免部分债务本金或利息、降低债务利率、延长债务期限、债转股(根据转换协议将可转换债券转为资本的情况除外)等情况;联合资信认定的其它事件。但在以下两种情况发生时,不视作债券/主体违约:如果债券具有担保,担保人履行担保协议对债务进行如期偿还,则债券视为未违约;合同中未设置宽限期的,单纯由技术原因或管理失误而导致债务未能及时兑付的情况,只要不影响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并能在 1~2 个工作日得以解决,不包含在违约定义中。新增违约发行人是指发行人在统计期之前未发生违约本年度发生违约的发行人,包括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违约发行人。 2 重复违约是指发行人在统计期之前已发生实质性违约,在统计期内再次未能支付其存续债券本金或利息。 2 注:展期主体不包含已发生实质性违约的企业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 图 1.1 2012-2023 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新增违约和展期情况 从违约率来看,2023 年 6 月我国公募债券市场滚动违约率3约为 0.05%,为2014 年以来最低水平。2019 年以来,公募债券市场发行人主体年度违约率、月度滚动违约率整体呈下行态势,违约风险不断出清。 注:图中标记点代表各年年度违约率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 图 1.2 2014-2023 年 6 月我国公募债券市场发行人滚动违约率 从展期情况来看,2023 年上半年新增展期发行人 6 家,涉及展期债券 7 期,展期规模 58.77 亿元,展期家数、期数及规模较上年同期(10 家、22 期和 204.68亿元)均有所减少,整体风险出清规模有所下降。新增展期发行人中,房地产相关企业为 3 家,延续上年展期态势;另有三家企业因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盈利压力,采取展期的方式缓释风险,但仍需关注后续再次展期或发生实质性违约的 3 滚动违约率逐月计算,以当月前推 12 个月作为期初样本点并计算 12 个月区间内的违约率,例如 2021 年1 月的滚动违约率以 2020 年 2 月 1 日存续且具有有效信用等级的发行人(剔除 2 月 1 日前违约样本)作为样本,统计 2020 年 2 月 1 日至 2021 年 1 月 31 日区间内新增违约发行人数量并计算违约率。 0501001500204060(家)新增违约主体新增展期主体涉及违约债券涉及展期债券(期)05001000(亿元)违约规模展期规模0.14%0.44%0.72%0.18%0.75%0.88%0.64%0.45%0.16%0.00%0.20%0.40%0.60%0.80%1.00%1.20% 3 风险。 (二)等级调整从调降趋势转为小幅调升趋势 2023 年上半年,我国公募债券市场共有 74 家发行主体信用等级发生调整,调整率 1.32%,较上年同期(1.49%)小幅下降,评级稳定性同比略有上升。2023年上半年,等级调升率和调降率分别为 0.68%和 0.64%,等级调整从去年的调降趋势转为小幅调升趋势。此外,2023 年上半年发行人主体信用评级展望仍呈调降趋势,评级机构通过展望调降揭示信用风险的频次有所增加
[联合资信]:2023年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回顾与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5M,页数13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