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摩擦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1 Working Paper No. 201901 April 11, 2019 本文已发表于《国际金融研究》2019 年第 3 期 熊爱宗:xiongaizong@163.com 全球贸易摩擦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摘要:由于经常项目是美元对外输出的重要通道,美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强行削减贸易逆差将带来全球美元流动性紧缩压力,其中受到美国贸易摩擦冲击越大的国家受到的影响越大。美元对外供给减少,虽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但也可能通过阻碍美元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职能的发挥使得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受到负面影响。在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全球金融环境日益收紧的情况下,储备需求国无论是通过继续维持对美国经常项目顺差,还是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获得美元的难度都有所增大。为摆脱国际货币体系对一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依赖,需要对当前基于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变革,包括进一步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推动超主权货币发展、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等。 * 作者:熊爱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2 关键词:全球贸易摩擦 国际货币体系 特里芬难题 美元流动性 一、引言 自参加总统竞选以来,特朗普一直宣称应大幅削减美国的贸易逆差。当选美国总统以后,特朗普逐步兑现其在贸易议题上的竞选承诺,减少或消除贸易逆差成为其贸易政策的重要目标。特朗普贸易团队成员曾撰文指出,美国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已影响到经济长期发展,而通过强硬、聪明的谈判削减贸易逆差,是增加净出口、促进经济增速的途径之一。①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特朗普就签署行政令,要求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会同其他政府部门,在90 天内向总统提交《重大贸易逆差综合报告》。报告应识别出 2016 年与美国存在重大贸易逆差的贸易伙伴,对于每个贸易伙伴,报告应评估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该贸易伙伴是否直接或间接地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措施以及与该国贸易关系对美国国内的影响。2017 年 9 月,美国贸易代表表示,削减贸易逆差是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优先考虑事项。②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美国不断对相关贸易伙伴施加压力以削减美国的贸易逆差。如 2018 年 3 月起,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进行多轮贸易谈判,美国政府的要求之一就是中国要增加自美国进口,以大幅削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除中国外,美国还要求德国、泰国、日本等国削减美国对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但贸易逆差的削减并非单靠顺差国就能解决,这使得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逐步紧张,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如果美国大幅削减贸易逆差,那么会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什么影响呢?特里芬难题是分析这一问题的一个有用工具,其指出在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情景下,国际流动性是通过何种渠道进行创造(供给)的,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状况出现。特里芬(Triffin,1960)指出,国际货币体系(在 ① Navarro, P. Why the White House Worries About Trade Deficits [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rch 3, 2017. ② Lighthizer, R. U.S. Trade Policy Priorities [OL]. Keynote Remarks at 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 September 18, 2017. 3 当时)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美元不但受到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威胁,同时更为直接的是面临外国不断累积的短期债务的威胁,持有这些短期债务的国家有权从美国财政部随时将债务转换为黄金。因此,如果美国纠正国际收支逆差,将会降低美元货币储备的国际供给,造成世界经济通货紧缩;但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国际收支逆差,外国积累的短期负债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导致对美国黄金的挤兑,造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因此,在特里芬看来,国际收支逆差是美元供给的主要渠道,国际收支逆差收窄将会降低美元的国际供给。同时,特里芬进一步指出,当时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主要来源于经济援助和资本输出造成的资本项目逆差,当时美国经常项目仍处于盈余状态。 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美国开始出现经常项目逆差和贸易逆差。伴随着这种形势的变化,特里芬难题也出现了另外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被称为经常项目版本的特里芬难题(Bordo and McCauley,2016;2018)。这一版本的特里芬难题指出,美国需要通过经常项目赤字进行美元输出,这使得美国的外债不断增加,因此,如果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美国外债)不断增加,将会削弱美元的储备价值;但如果美国不维持经常项目赤字,将导致全球储备不足。经常项目版本的特里芬难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美国日益严重的经常项目逆差相吻合,但其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论。支持这一版本的学者认为,美元充当国际货币职能将会导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如 Steiner(2014)指出,全球储备资产积累降低了美国经常项目余额水平,1970 年以后,全球储备的积累对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有重大贡献,如果美元不再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美国的经常项目余额占GDP 比例将会提高 1-2 个百分点。但 Bordo and McCauley(2018)指出,原则上世界其他国家并不要求美国维持经常项目赤字来积累美元储备,其也可以通过持有非美国居民的美元债权作为美元储备,例如中国央行就可以持有德国机构发行的美元债券作为其储备资产。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高于预期,是与美国经济规模、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有关,还是与美元的国际角色有关仍不明确。 尽管美元的储备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之间的关系仍有一定的争论,但从最初的特里芬难题一直到经常项目版本的特里芬难题都承认,美国国际收支逆差 4 的变动将会影响美元国际流动性的供给,无论这种逆差的变动来自资本项目还是经常项目。本文将以美国缩减贸易逆差(经常项目逆差)为假设起点,分析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二、美国削减贸易逆差对全球美元流动性供给的影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经常账户可细分为货物和服务账户、初次收入账户、二次收入账户,因此,经常项目差额就来自以上三个账户的差额之和。其中一国货物和服务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就是贸易逆差,它是经常项目逆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文的分析中,我们不对贸易逆差和经常项目逆差进行特别区分。 (一)对全球美元流动性的总量影响 特朗普政府将削减贸易逆差作为其贸易政策的重要目标,这直接限制了美元的对外输出,如果目标实现,这势必引发全球美元流动性紧张。假设国际储备资产仅由美元提供,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① iiiiRACACFAEO (1)
[社科院]:全球贸易摩擦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47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