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经济复苏了吗——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析季度报告(2023Q4及全年)
北大汇丰智库智库大汇丰智库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摘要2023 年 1-11 月,珠三角生产加速修复,消费外贸改善,投资持续放缓。具体来看,工业企业生产加速修复,工业增加值增速环比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营收和利润增速持续回升,就业市场有所好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且持续分化,广深莞惠增速相对领先,其余城市受房地产拖累较大;市场主体投资情绪无明显高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均低位徘徊;消费增速回落趋势扭转,各城市企稳明显,有望反弹;出口整体表现优于全国,内部各城市走势不一,进口降幅持续收窄。香港的旅游热度不减,地产、贸易持续承压,金融挑战较大。澳门旅游业持续增长,博彩业创下新高,有望带动四季度 GDP 达到 1000 亿澳门元。总体上看,大湾区“9+2”市中珠三角九市和澳门的经济持续恢复,香港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展望 2024 年一季度湾区经济形势,本文认为:预期向好但挑战不断,经济增长需在以下重点领域扬长补短;(1)投资拉动动能持续减弱,稳投资需先稳定民企和楼市信心;(2)消费增长趋势向好,可联合港澳进一步扩大北上南下消费;(3)国际局势复杂令外贸承压,保外贸可从优势产品和新业态入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大汇丰智库经济组、前海中英研究院(撰稿人:岑维、王若林)成稿时间:2024 年 01 月 24 日 | 总第 88 期 | 2023-2024 学年第 14 期联系人:程云(0755-26032270,chengyun@phbs.pku.edu.cn)北大汇丰智库智库大汇丰智库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1一、2023 年四季度湾区经济形势分析1. 珠三角九市: 生产加速修复,消费外贸改善,投资放缓(1)工业企业生产加速修复,工业增加值增速环比提升2023 年四季度,珠三角九市工业生产进入快速增长通道,10 月、11 月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延续二季度以来的恢复态势。分城市看(图 1),除佛山、珠海增速略有回落外,深圳、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广州、东莞的增速创下年内新高。其中深圳、中山、江门、惠州的增速均超过 5%;广州工业生产重新进入正增长区间;东莞工业生产加速恢复,预计年内可实现由负转正。图 1 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深圳的汽车制造业、电热生产供应业和专业设备制造业是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1-11 月增速分别为 52.0%、 16.1%、13.1%。乘联会数据显示,1-1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 273.63 万辆、268.34 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 66.66%、64.80%,在中国乘用车品牌中销量居榜首。进入冬季用电用热需求增长带动电热生产供应行业扩大供给。海目星、迈瑞医疗等专业设备制造企业的三季度营收增长(41.78%、11.2%)为四季度扩大生产提供了基础。中山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生产加速,同比分别增长 14.2%、9.9%、1.3%、5.9%,带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北大汇丰智库智库大汇丰智库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2增速快速提升至 6%。江门的制造业加速恢复,灯具、电路板、洗衣机、摩托车等产品产量明显增长,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涨至 6.2%。惠州的电子行业、石化产业、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7.8%、4.6%、14.9%,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回暖,以及一系列重大项目如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拉动相关行业生产增加是主要因素。电子行业的复苏对于广州、东莞的工业生产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广州 11 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已达到 0.1%,年内首次转正;东莞的工业增加值虽仍在负增长区间,但较年初已大幅改善,年底有望实现正增长。佛山的十大行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 12.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 15.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11.9%,前十大行业共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5.4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 6.5%,领先湾区各市。珠海的七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行业增速略有放缓,导致全市总体工业生产增长较三季度有所放缓,但仍实现了 4.1%的增长。总体上看,珠三角各市的工业生产恢复进程较快,拉动广东省整体工业生产快速增长,11 月广东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 4%,与全国差距仅有 0.3 个百分点,相对于年初 3.9 个百分点的差距已明显改善。(2)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就业难形势有望缓解2023 年四季度,珠三角各市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延续二季度以来的修复趋势,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有明显改善(图 2、图 3)。11 月,广州、东莞、中山、肇庆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速较年初分别增长 10 个百分点、10 个百分点、14.9个百分点、9.6 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改善更为明显,广州、深圳、惠州、中山、江门、肇庆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较年初分别提高 43 个百分点、24.5个百分点、51.8 个百分点、32.1 个百分点、24.5 个百分点、47.4 个百分点。得益于珠三角城市的带动,广东全省的工业企业营收(1.1%)和利润(12.2%)增长都明显领先全国水平(1%、4.4%),凸显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广州、东莞、惠州的工业企业营收仍在负增长区间,广州、深圳的企业利润尚未由负转正,虽然降幅在持续收窄,但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仍需思考良方。北大汇丰智库智库大汇丰智库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北大3图 2珠三角城市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图 3珠三角城市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注:东莞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数据异常值和波动较大,6 月以来均在 150%左右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改善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出现一定好转,用工需求触底反弹(图 4)。10 月、11 月珠三角工业企业平均人工人数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4.1%、-3.8%,虽仍在负增长区间内,但较 6 月的低值-4.5%已有明显回升,自 2021 年以来持续两年多的下降趋势明显开始扭转。中国互联网搜索指数显示(图 5),四季度开始找工作指数有明显的攀升,招聘指数在 12 月有小幅反弹,虽然总体仍呈现北大汇丰智库智库大汇丰智库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
[北大汇丰]:大湾区经济复苏了吗——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析季度报告(2023Q4及全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22M,页数2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