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中国制造业出海下一站目标?

摘要 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制造业在中国出海投资中占比创新高,制造业出海成为一个着眼长远的重要战略选择。 制造业企业在出海投资决策时,主要从生产端和消费端做出评估和衡量。通过综合分析研判发现:1、从生产端和消费端评估,印度和土耳其是优先目标。2、以供应链布局为主要目的,越南、马来西亚、泰国、韩国以及波兰可以优先考虑。3、以投资替代贸易为目的,东南亚、印度、土耳其和墨西哥是优先考虑的区域。4、以布局重要市场为目的,波兰、爱尔兰、罗马尼亚,美国和印度是比较好的选择。 全球直接投资近年有所下滑,各国投资政策的发展趋势是鼓励和限制措施数量同时上升。发展中经济体优先促进投资和提升投资便利化,而发达经济体则继续采取限制性措施,以解决与投资有关的国家安全问题。 地缘政治深刻影响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营商环境。土耳其是进入欧盟市场和中东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波兰有望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新兴目标国家。向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投资需要趋利避害。印度有针对中国的严格限制,落地难度较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大汇丰智库国际组(撰稿人:蔡荣) 成稿时间:2024 年 7 月 11 日 | 总第 100 期 | 2024-2025 学年第 2 期 联系人:程云(0755-26032270,chengyun@phbs.pku.edu.cn) 1 2018 年以来全球贸易摩擦频发,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和航运中断等种种冲击,使得全球制造业的生产和运营面临日益复杂的不确定性环境。部分国家选择使用产业政策扶持本国企业,同时诸多跨国公司选择了邻岸外包、友岸外包等供应链调整策略,制造业的生产和贸易格局均呈现出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同时贸易顺差创新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面对发展阶段不同、需求特点各异的国际市场,也需要主动扩大在全球各区域的生产布局,并持续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供应能力。 中国制造业出海投资已经成为未来制造业利用全球资源、面向全球市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制造业企业出海投资需要从生产端和消费端考虑哪些因素?哪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适合中国制造业开展直接投资?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出海的背景、出海目标以及投资区域选择进行详细分析,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并具体探讨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出海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 中国制造业出海的现实背景 1. 中国制成品贸易顺差创纪录 中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是全球前五大制造业大国,也是最主要的制成品出口大国。2018-2022 年中国制成品出口规模增长 44%,远远超过美国(+14%)、韩国(+10%)、德国(+4%)和日本(-3%)。同期中国的制成品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从 17.6%达到 21%,新增了 3.4 个百分点,几乎相当于韩国的总制成品出口份额。 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顺差也屡创新高(图 1)。2012 年德国、日本和韩国三国的制成品贸易顺差之和(0.89 万亿美元)略高于中国(0.87 万亿美元),到 2022年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顺差扩大至 1.88 万亿美元,而德日韩三国合计的顺差为 0.62万亿美元,仅为中国顺差的三分之一。而且 2018 年以来制成品顺差向中国集中,2018-2022 年,中国制成品贸易顺差从 1.02 万亿美元猛增至 1.88 万亿美元,增长 84%,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制成品贸易顺差分别下降 25%,27%和 20%,同期美国的制成品贸易逆差从 0.96 万亿美元增至 1.36 万亿美元,增长 42%。 2 图 1:2012-2022 年中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制成品贸易顺差 单位: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 中国的制成品出口快速增长,且贸易顺差也持续扩张,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同时也从持续性的角度提醒我们需要格外重视贸易平衡,从面向全球市场的角度考虑优化生产和销售布局,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多元性。 2. 中国成为全球境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方 中国既是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受益方,也是重要来源方。2022 年,中国是全球第二位的直接投资目的地,也是全球第三位的直接投资来源地。2008年以来,中国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 FDI)流入目的地当中稳居前三位,2020 年曾超过美国,成为当年度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的第一大国家。2012 年以来,中国也成为全球境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 ODI)规模排名前三位的国家。 2006-2012 年,中国的 FDI 规模要远高于 ODI 规模,2015 年开始,中国的ODI 在规模上开始赶上 FDI,甚至在 2016 年 ODI 比 FDI 高出 600 亿美元(图2)。可以说,出海投资和吸引外资都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更为难得的是在全球跨境投资规模较为明显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在吸引 FDI和输出 ODI 两方面占全球跨境投资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2015 年全球 FDI 规模 3 达到 2.05 万亿美元,是 2008 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值,之后受到贸易摩擦、疫情反复、地缘政治、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冲击,全球 FDI 的规模开始逐步下降,中国吸收的 FDI 占全球比重从 2015 年的 6.6%持续提高到2022 年的 14.6%,同时中国在全球直接投资当中的比重在 2015 年为 8.5%,2020年猛增至 21.0%(2020 年全球直接投资下滑 44%),近两年回落至 10%左右。 图 2: 2006-2023 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CEIC 3. 制造业是中国出海投资的主要行业之一 2006-2023 年,中国 ODI 流量从 211.6 亿美元增长至 1478.5 亿美元,年均增速 12.1%,同期制造业 ODI 投资从 2006 年的 9.1 亿美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279.0亿美元,年均增速 22.3%。 2023 年中国 80%的 ODI 投向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采矿业等前五大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 ODI 规模最大的一个行业,制造业排名第二位。从近十年的增长表现而言,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的 ODI 增长比较稳健,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ODI 规模有所缩小,采矿业 ODI规模明显下滑。 4 制造业在中国 ODI 中的占比有三轮持续提升,分别是 2008-2012 年、2013-2017 年,以及最近的 2018-2023 年,在 2023 年创历史新高达到 18.9%(图 3)。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更为积极地开展出海投资。 图 3:2006-2023 年中国制造业 ODI 及制造业 ODI 在总 ODI 的占比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 二、 制造业出海目标区域 本部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7-29
24页
2.12M
收藏
分享

北大汇丰-中国制造业出海下一站目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2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和即期汇率走势
综合
2024-07-29
来源:市场流动性周报
查看原文
短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
综合
2024-07-29
来源:市场流动性周报
查看原文
短期 shibor 走势(%) 图 4:中期 shibor 走势(%)
综合
2024-07-29
来源:市场流动性周报
查看原文
银行间加权平均利率走势(%)
综合
2024-07-29
来源:市场流动性周报
查看原文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周度情况(亿元)
综合
2024-07-29
来源:市场流动性周报
查看原文
表 1: 重要会议、讲话、政策、事件跟踪
综合
2024-07-29
来源:全球大类资产周观点(21):交易“东升西降”?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