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本报告与以下机构合作完成生态足迹报告2019WWFCHINA.ORG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 20192019 4.2 全球公顷1/62.5 个地球0.27 全球公顷15.6 倍粤港澳大湾区人均生物承载力不到世界水平的 1/6如果全球人口都采用湾区的生活模式,世界一年需要 2.5 个地球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均生物承载力 0.27 全球公顷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是区域生物承载力的 15.6 倍中国中国© Adam Minu /WWFwww.wwfchina.org www.wwf-opf.org.cn粤港澳大湾区人均生态足迹4.2 全球公顷C 荔枝 & Rohan Chakravarty / WWF1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保组织之一。网络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拥有全世界将近 500 万支持者。WWF 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我们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是一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注册并合法存续的非营利机构,其宗旨为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足迹、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主要包括:资助和开展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资助和开展森林、淡水和湿地及海洋等不同生态系统的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资助和开展公众环境教育,促进公众参与,推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推动不同领域和地区的低碳减排、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与推动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研究陆地表层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研究所,是我国地表过程与要素相互作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领机构和资源环境基础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它的主要部门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谢高地、曹淑艳、毕明丽、徐洁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卢思骋、李楠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黎姵延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罗媛楠、谭璐铭本报告初稿完成后。有幸邀请到各界专家协助审阅报告并建议,在此特别致谢(按姓名拼音排序):敖建南、陈凡、黄海峰、李双成、齐晔、孙新章、王大伟、王天送、王福强、杨中艺、周丽旋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 22 号院(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内)2 号楼 3 层 B 区域www.wwfchina.org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香港新界葵涌葵昌路 8 号万泰中心 15 楼www.wwf.org.hk 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梅龙路 553 号光浩国际中心 B 座 803www.wwf-opf.org.cn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 11 号www.igsnrr.ac.cn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但长时间快速发展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生态透支问题严重,包括土地、能源、水等生态资源量质并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同时,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态文明上集中体现在对清洁的空气、水、绿化空间等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高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区域发展空间面临瓶颈制约,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报告从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两个维度分析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对生态资本的需求和供给。数据显示,本区域面临生态赤字。这其实也是我国整体面临的严峻生态挑战的一个缩影。建设一个生态湾区、绿色湾区,实现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愿景。在此背景下,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如何建设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湾区城市群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湾区至少需要应对两方面的挑战:在供给端,提供基本充足的本地生态系统服务;在消费端,抑制生态足迹特别是碳足迹的不合理增长。就大湾区的贡献来说,我们不仅要提供一种创新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科技层面的质、量齐升,也要寻找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出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价值追求,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终极追求。如果大湾区能在此节点实现这种转变,就可以变道超车,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城市群的典范,并推广适用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从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转型。报告同时也指出,要实现这种转变,就需要粤港澳三地加强协同。目前三地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础,未来仍需紧密合作,加强统筹协调,努力增强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本底,共建共管共享美丽湾区,共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希望报告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PREFACE序王福强产业规划部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3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 2019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陆海相连、山水相依的世界级湾区,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2000 年以来湾区整体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后期成熟阶段,2015 年湾区人均 GDP 接近 2 万美元的发达标准。在这片充满发展机遇的城市群,人们对优质美好生活追求已经由“生活殷实”不断向“生态富裕”拓展,良好生态环境日益成为湾区吸引和留住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的重要要素。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将承载更活跃的人流与物流,面临更复杂的生态文明建设挑战与机遇,湾区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其发展的生态资本需求及其可持续性。生态足迹法是一种以土地为媒介的量化区域人类活动的生态资本需求及其可持续性的资源核算工具,包含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两个综合指标。其中,生态足迹,通常从消费角度核算,衡量人类消费行为的生态资本需求,生物承载力则衡量自然提供生态资本的能力。区域生态资本供不足需的状况被称为生态赤字,赤字的幅度越大,说明区域跨时空边界使用生态资本的规模越大。人类食物消费的生态资本需求,可以用耕地、草地与渔业用地构成的可更新膳食足迹来度量,是人类对自然生态资本的基础性与永恒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对自然生态资本的刚性需求。当库存变化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区域膳食型生态赤字反映的是该区域食物消费对外部生态资本的依存程度,它几乎没有弹性,需要其他区域切实提供同等大小的膳食生物承载力空间来支持;相比而言,碳足迹造成的生态赤字部分,聚焦未来发展的生态风险。本报告核算与报告粤港澳大湾区 2000 年与 2015 年的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状况。其中,香港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数据由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 HK)提供,最新可得核算结

立即下载
综合
2019-08-03
WWF
29页
6.46M
收藏
分享

[WWF]:2019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46M,页数2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19 年二季度杭州主要商圈写字楼租金及环比涨跌
综合
2019-08-03
来源:2019年上半年中国写字楼租金指数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2019 年二季度广州主要商圈写字楼租金及环比涨跌
综合
2019-08-03
来源:2019年上半年中国写字楼租金指数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2019 年二季度上海主要商圈写字楼租金及环比涨跌
综合
2019-08-03
来源:2019年上半年中国写字楼租金指数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2019 年二季度北京主要商圈写字楼租金及环比涨跌
综合
2019-08-03
来源:2019年上半年中国写字楼租金指数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2019 年二季度写字楼租金涨跌幅较大的商圈
综合
2019-08-03
来源:2019年上半年中国写字楼租金指数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继续看好黄金的配置价值
综合
2019-08-02
来源:特朗普再度加征关税对经济与市场的影响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