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维生物蛋白专题:蛋白新能源,探究微生物蛋白的投资机遇
维生物蛋白专题:蛋白新能源,探究微生物蛋白的投资机遇证券分析师:刘畅 执业证书编号:S0210523050001联系人:杜采玲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食品饮料行业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2024年5月23日华福证券Ø替代蛋白是非动物源性蛋白,用以解决动物蛋白缺口问题。肉类一直以来是人类吸收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随全球人口增长,预计2050年新增蛋白缺口将达到全球蛋白质消费量的50%以上,传统动物蛋白无法填补这一蛋白缺口。替代蛋白受益于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发展,在安全性、营养适配性、低碳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前,替代蛋白的生产和应用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据波士顿咨询数据,2035年全球新蛋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00亿美元,占总蛋白市场规模的11%。Ø微生物蛋白是替代蛋白的一种,“变废为宝”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微生物蛋白利用细菌、酵母、微藻等微生物,将葡萄糖、淀粉、农业废料、二氧化碳等转化为蛋白质,微生物蛋白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 (占干燥生物质的75%),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并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与其他类别的替代蛋白相比,其在原料可持续、科学研究成熟度、高生长繁殖速度(例如富祥药业的真菌蛋白可实现每5小时复制一次生物质)、低碳甚至负碳排放、营养可编辑、可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从未来发展来看,微生物蛋白的“变废为宝”有广大的想象空间。Ø我们认为微生物蛋白的应用潜力巨大,从增速上来看,政策端大力支持,支持性文件频发,消费端而言,消费者经过多年的植物蛋白、益生菌等新概念教育,市场接受速率有望加快,下游大单品的引爆将催化微生物蛋白商业化落地。Ø一级市场看,投融资量价双增。全球替代蛋白投融资火热,微生物蛋白承接植物蛋白热度快速上行,亚太成为新增长亮点,进入2022年后,投资趋于谨慎乐观态度,一方面对种子轮企业更加青睐,表现为“投早投小”的特点,另一方面,更关注于产品是否可以落地到规模化量产环节,产业链实现完整闭环的标的更具高额投资吸引力。国内整体偏向保守,在高估之下,倾向于初期研发团队和已有商业化落地方案的团队。对微生物蛋白领域进一步细分,精密发酵龙头地位清晰,溢价能力更强。Ø二级市场对合成生物充满信心,概念风起云涌,产品落地再掀热潮。长期视角看,双塔食品和BEYOND MEAT的股价在新概念产品落地后实现高速翻倍增长,但若后续产品业绩兑现不及预期,将出现明显的资金离场。短期视角看,合成生物正当红,相关概念股股价高涨,其中巨子生物受益于产品落地及终端销售持续超预期,股价在3个月内实现近翻倍增长。Ø建议关注与发酵技术相关,未来成长潜力巨大的科拓生物、均瑶健康,以及已产业化生产微生物蛋白的富祥药业等。Ø风险提示:发酵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产业化落地不及预期,消费者接受不及预期2华福证券(一)新材料新方向,解析微生物蛋白产业链(二)以植物蛋白对标,增长路在何方(三)以消费者视角出发,什么是食饮的核心竞争力(四)投融资梳理,微生物蛋白正当时(五)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华福证券Ø替代蛋白是非动物源性蛋白,解决动物蛋白缺口问题。肉类一直以来是人类吸收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随全球人口增长,预计2050年新增蛋白缺口将达到全球蛋白质消费量的50%以上,受土地和气候限制,传统动物蛋白无法填补这一蛋白缺口,因此探寻新的蛋白来源至关重要。替代蛋白受益于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发展,以非动物或非主流动物为蛋白质来源,在安全性、营养适配性、低碳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前,替代蛋白的生产和应用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根据MarketDigits数据,2023年全球新蛋白市场规模达到751亿美元(约5406.74亿人民币)。据波士顿咨询数据,2035年全球新蛋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00亿美元(约2.08万亿人民币),占总蛋白市场规模的11%。替代蛋白根据制造原料的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别: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细胞蛋白和植物蛋白。4资料来源:易普咨询,华福证券研究所替代蛋白分类蛋白动物蛋白替代蛋白技术要求低且市占率高,但面临获取效率低、资源消耗高的痛点。主要蛋白来源包括猪、鸡、牛、羊等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非动物或非主流动物为蛋白质来源,具有生产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但目前面临研发成本高和消费者教育的问题。主要包括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细胞蛋白、昆虫蛋白四大类动物蛋白分类图:替代蛋白与动物蛋白比较,以及替代蛋白细分类别华福证券Ø微生物蛋白是替代蛋白的一种,“变废为宝”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微生物蛋白利用细菌、酵母、微藻等微生物,将葡萄糖、淀粉、农业废料、二氧化碳等转化为蛋白质,微生物蛋白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 (占干燥生物质的75%),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并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与其他类别的替代蛋白相比,其在原料可持续、科学研究成熟度、高生长繁殖速度(例如富祥药业的真菌蛋白可实现每5小时复制一次生物质)、低碳甚至负碳排放、营养可编辑、可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从未来发展来看,微生物蛋白的“变废为宝”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但同时,其也面临生产制备工厂要求严格、进入门槛较高、商业化落地成本高、终端消费者观望情绪重的问题。Ø动物饲料占有99%份额,亚太地区是未来增长动能,微生物蛋白市场规模不断扩张。据QYResearch。2018-2022年微生物蛋白市场规模CAGR达96.8%,预计到2029年,复合增速将保持在42.7%,实现长期快速增长。按应用市场细分,动物饲料是目前最大细分市场,占有99%的市场份额,剩余1%主要为食品饮料。按地区划分,不管是产值还是市场规模,亚太地区均为未来最大的成长区域。5图:微生物蛋白发展历程图:微生物蛋白全球市场规模及预测图:动物饲料占微生物蛋白99%份额图:按产值看,各区域微生物蛋白市场规模图:按消费看,各区域微生物蛋白市场规模资料来源:QYResearch,中国经济网,36氪,foodtalks,foodaily,华福证券研究所华福证券政策端强力支持,向动物植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Ø蛋白短缺的压力愈发急迫,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替代蛋白产业发展,美国在22年9月和23年3月均发布与生物制造相关文件,其中包括:将生物制造覆盖人们日常生活可以用到的所有东西,以及计划在五年内设计循环的食品蛋白质生产系统,证明从生物质、废物和二氧化碳中生产用于食品消费的蛋白质的可行途径。而包括欧盟、以色列和加拿大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已为替代蛋白质研究项目拨款超过6600万美元,坚定投入替代蛋白。Ø国内来看,21年起政府陆续发文,支持和规范合成生物、人造蛋白、功能重组蛋白领域的发展,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品供给体系”,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地方层面,上海、杭州、常州、合肥、深圳等地密集出台促进合成生物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同步加快布局合成生物产业。今年两会上,合成生物、微生物蛋白等词条多次被提起,进一步明确点出合成蛋白以及微生物蛋白的重要性。6图:微生物蛋白相关的政策资料来源:政府官网,华福证券研究所部门 政策名称发布时间相关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 《“十
[华福证券]:食品饮料行业维生物蛋白专题:蛋白新能源,探究微生物蛋白的投资机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71M,页数2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