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电力市场化改革之二:配网侧消纳与新型储能调节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Title] 电力市场化改革之二:配网侧消纳与新型储能调节 [Table_Title2] 通信行业 [Table_Summary] 1、分布式光伏发展超预期,电网消纳困境下市场化势在必行 分布式光伏凭借其“自发自用”的模式、更高的发电收益与实施便利等优势,近年来实现了超预期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 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 216.88GW,同比增长 147%;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达到 9628.6 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的 44.5%;累计装机超过 2.5 亿千瓦,占光伏累计装机的 41.8%。 然而,分布式光伏对电网消纳提出了新的挑战,电网安全性、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灵活性承受着日益增加的压力。 为解决配电网承载力限制以及电网消纳问题,市场化将成为分布式光伏破局发展的必然手段。目前,绝大部分分布式光伏项目虽未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但实际结算价格已经受到电力市场的影响。各地正逐步出台政策规范分布式光伏发展。 2、新能源发电成大势所趋,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起重要调节作用 2.1 政策推动新能源发展,风光电持续布局,海风加速挺进深远海 2024 年 3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统筹布局推动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发展。2024 年 5 月 29 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指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截至 2023 年 2 月,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超过3000 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预计“十四五”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有望达到 6000 万千瓦以上。 海上风电挺进深水远岸趋势明显。 2.2 新能源发电高比例并网背景下,新型储能对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新型储能在电力运行中承担着调峰、调频等多重角色,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近年来新型储能越来越走向独立储能的发展模式,预计未来电能量市场将为收益的重要来源。 2.3 虚拟电厂同样是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的有效补充 随着电网运行向清洁低碳和源网荷储灵活互动转型,虚拟电厂既可作为“正电厂”向系统供电调峰,又可作为“负电厂”加大负荷消纳配合系统填谷,对促进电网供需平衡,实现分布式能源低成本并网具有重要作用。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Table_IndustryRank] 行业评级: 推荐 [Table_Pic] 行业走势图 [Table_Author] 分析师:马军 邮箱:majun@hx168.com.cn SAC NO:51120523090003 联系电话: 分析师:宋辉 邮箱:songhui@hx168.com.cn SAC NO:S1120519080003 联系电话: 分析师:柳珏廷 邮箱:liujt@hx168.com.cn SAC NO:S1120520040002 联系电话: -20%-10%-1%8%18%27%2023/052023/082023/112024/022024/05通信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Table_Date] 2024 年 06 月 2 日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根据国家电网测算,通过火电厂实现电力系统削峰填谷,满足5%的峰值负荷需投资 4000 亿,而通过虚拟电厂仅需 500-600亿元。此外,虚拟电厂能够有效抑制尖峰负荷对电网的冲击,延缓电源电网建设投资。 3、投资逻辑与标的梳理 分布式光伏超预期发展,发展潜力巨大。未来随着电力市场的调节能力逐渐显现,政策红利将进一步释放。持续推荐:威胜信息,持续投入透明配网、分布式能源消纳及负荷调控等应用场景,助力传统电力系统向源网荷储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发展。 海上风电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将受益于双碳政策、电力市场化发展的双重推动。相关受益标的:亨通光电和中天科技等。 虚拟电厂有望成为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手段,多领域企业纷纷布局,技术及市场有望跑步进入成熟期。相关受益标的:恒实科技、国能日新等,提供虚拟电厂平台建设、资源接入、能耗管理系统及全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虚拟电厂参与现货交易增值。 4、风险提示 技术创新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电网接纳能力不足,政策变动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3 1.分布式光伏发展超预期,电网消纳困境下市场化势在必行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光伏市场已正式步入每年新增 200GW 以上的新阶段;其中分布式光伏凭借其“自发自用”的模式、更高的发电收益与实施便利等优势,近年来实现了超预期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 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 216.88GW,同比增长 147%;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达到 9628.6 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的 44.5%;累计装机超过 2.5 亿千瓦,占光伏累计装机的 41.8%。 然而,分布式光伏对电网消纳提出了新的挑战,电网安全性、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灵活性承受着日益增加的压力。由于光伏发电特有的间歇性特征,同时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模式抵消了净负荷,分布式光伏快速扩容可能导致在集中使用的早午时段,净负荷快速下降。同时,大量分布式光伏集中接入电网,可能导致配网侧的电力潮流走向发生改变,对高电压等级电网的稳定性带来考验。 为解决配电网承载力限制以及电网消纳问题,市场化将成为分布式光伏破局发展的必然手段。目前,绝大部分分布式光伏项目虽未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但实际结算价格已经受到电力市场的影响。各地正逐步出台政策规范分布式光伏发展,包括在分布式光伏接入难的区域,限制其快速扩张;调整用户侧峰谷电价区间,用价格手段优化发展。 图 1 2023 年光伏发电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 落基山研究所,华西证券研究所 2.新能源发电成大势所趋,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起重要调节作用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4 2.1.政策推动新能源发展,风光电持续布局,海风加速挺进深远海 2024 年 3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加快推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统筹布局推动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发展。 2024 年 5 月 29 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指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有序开发海上风电,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到 2025 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 6200 万千瓦、4000 万千瓦。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2021 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跃居世界第一,开启了我国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元年。自 2022 年开始,我国海上风电进入了平价时代,海上风电项目不再享受国家补贴。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华西证券]:通信行业电力市场化改革之二:配网侧消纳与新型储能调节,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4M,页数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