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降息之后,政策利率与长端利率“双轨”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1 [Table_Title] 降息之后,政策利率与长端利率 “双轨” [Table_Title2] [Table_Summary] 7 月 22 日早 8 点,央行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下调 7 天逆回购利率 10bp 至 1.7%。9 点,1 年期和 5 年期 LPR 分别下调 10bp 至 3.35%、3.85%。此外,7 天期逆回购操作从之前的价格招标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模式;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 MLF 质押品; LPR 报价时间从上午 9:15 调整为 9:00。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息,意在逆周期调节 降息时间早,且形式有调整。此次逆回购利率下调以“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形式于早 8 点发布,而往常以“公开市场交易公告”于早 9 点 20 发布。这种调整一方面显示出政策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指向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调整。 逆周期调节具有必要性。按照三中全会部署,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较此前“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表述进一步加强,表明对完成 5%全年总目标的决心。而二季度不变价 GDP 同比增长放缓至 4.7%,为最近五个季度低点,低于 5%增长目标,如三季度延续 3 月以来的放缓趋势,全年完成 5%增长目标的难度加大,因而逆周期政策加码的必要性提升。 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探讨。当前融资需求相对偏弱,而且国内企业面临上游原材料涨价、中下游因需求相对不足提价困难的问题,降息有助于缓和企业经营压力。同时引导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预期,提振居民部门信贷需求。如后续数据指向保 5%仍有压力,也不排除年内二次降息的可能性。 (二)政策利率与长端利率 “双轨” 逆回购利率下调之后,LPR、SLF 以及大行存款利率也同步下调,反映出逆回购利率在取代 MLF 利率逐步成为基准利率。逆周期降息之外,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还做出了两方面的调整: 一是公开市场招标方式从价格招标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模式,这也意味着央行对短端政策利率具有绝对主导权,考虑到当前逆回购利率已经作为主要政策利率,这一做法也使得政策利率的权威性进一步加强。单次最小规模从 10 亿元进一步下调至 1 亿元,指向货币操作更趋精准。 二是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 MLF 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质押品。这一做法或是对此前央行公告借券的配合,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借入国债,后者可能存在可借债券规模不足的问题,截止 7 月 22 日,MLF 余额70700 亿元,担保品除了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外,大部分是国债、政策金融债、信用债。释放部分质押券使得市场上可参与交易债券增加,央行借券的操作空间也进一步加大。 从央行的操作来看,政策利率与长端利率可能进入一定程度的“割裂”状态。在下调逆回购利率引导市场广谱利率下行的同时,通过减免 MLF 质押品可以给央行借券卖债提供更多“子弹”,这种操作显示出稳定债市长端利率而非引导长端利率下行的意图,短端政策利率与债市长端利率面临“双轨”。在央行操作后,中证报和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先后发文称“央行此次下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中长期债券收益率……要采用跨周期的视角评估”,官媒喊话也传递了这一信息。 稳固长端利率,本质上也是应对当前利率空间偏窄的选择。逆周期调节稳增长的同时,防风险也不容忽视。从监管视角来看,如长端利率持续下行至偏低点位,不仅意味着利率上行时机构面临久期风险,也可能威胁到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参考海外反面经验,日本央行自 1999 年起推出零利率政策,2001 年推出量化宽松,2012 年开始,日本 10 年国债收益率大多数时间都低于 1%,收益率曲线控制后降至 0 附近。受此影响,一方面日本银行业的经营压力较大,其净息差水平长期低于 1%,一度降至 0.6%附近,日本银行业被迫转向海外业务、强化中间业务。另一方面,低票息环境下,资产支持债券、金融债等债券规模不断缩减,日本央行持续增持国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点评报告 [Table_Date] 2024 年 07 月 22 日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1 债,日本国债规模占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 83%(90 年代不足 60%),日本金融机构面临“资产荒”,迫使日本国内金融机构转向买入境外债券。最新一期披露的数据显示,日本公募基金和保险持有外国债券占固收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60%、62%。 当前我国银行业也面临着净息差不断走低,限制长端利率下行以缓解净息差压力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而长端利率下行的空间受到防风险的约束。 “双轨”之下,在短期内,长端利率可能难以大幅突破前低,10 年国债 2.2%、30 年国债 2.4%或仍是监管隐形心理点位下限。 (三)债市策略:久期+杠杆 降息落地后,短端表现优于长端。从 22 日早盘债市表现来看,降息落地后,5 年以内期限利率债普遍下行3-5bp,10 年国债活跃券从开盘的 2.26%快速下行至 2.23%,而后上行至 2.25%并开启横盘震荡,反映出市场的谨慎情绪。长端利率偏谨慎的背后或有两点原因,一是降息后央行引导的意图明显,市场在前期的学习效应下偏向于顺应引导;二是过去几年下半年债市波动风险通常较大,自 2019 年以来,下半年债市波动往往高于上半年,2022 年 8 月、2023 年 8 月两次降息后,利率均从低点快速反弹,市场基于经验而偏向谨慎。叠加 7 月初以来资金面并不算十分宽松,在上半年收益相对丰厚的情况下,机构“落袋为安”的意识也可能制约利率下行空间。 定位当前债市,监管指导长债的定价与交易,长端利率难以大幅下行;资金、信贷、机构成本等广义利率中枢仍处下行通道中,利率又难上行。在两组力量的抗衡过程中,未来债市大概率仍旧处于低波环境,即便出现新的行情,盈亏幅度可能也会相对有限。但在资本利得受限的同时,久期提供的票息确定性以及资金成本的稳定性,可能均会显著提升,久期+杠杆的组合或逐渐成为未来主流,而在此背景下,收益率曲线策略的应用,可能会成为机构间业绩差异化的关键。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加息路径按照点阵图进行,但假如其通胀等数据持续超预期,货币政策节奏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Table_Author] 分析师:肖金川 联系人:谢瑞鸿 联系人:龙海文 邮箱:xiaojc@hx168.com.cn 邮箱:xierh@hx168.com.cn 邮箱:longhw@hx168.com.cn SAC NO:S1120524030004 SAC NO: SAC NO: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
[华西证券]:宏观点评报告:降息之后,政策利率与长端利率“双轨”,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3M,页数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