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069):理想智能化进展更新;俄罗斯市场逻辑梳理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汽车 2024 年 08 月 12 日 理想智能化进展更新;俄罗斯市场逻辑梳理 看好 ——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069) 证券分析师 樊夏沛 A0230523080004 fanxp@swsresearch.com 戴文杰 A0230522100006 daiwj@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邵翼 (8621)23297818× shaoyi@swsresearch.com 本期投资提示: ⚫ 理想迈入智能驾驶第一梯队,城市 NOA 加速普及带动智能化消费拐点显现。华为、小鹏城市 NOA 早在 2022 年落地,但理想城市 NOA 于 2023 年落地,相对较晚。2024年 7 月底,理想向 AD Max 用户推送无图版本的城市 NOA,相较于 2024 年 2 月份推送同样功能的华为智驾,功能落地的时间差明显缩短,因此,我们认为本次更新代表理想已经进入智驾第一梯队。此前,虽然华为、小鹏在智能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业内尚未建立对智能化商业模式的普遍认知。直到 2023 年 10 月,问界 M7 发布新改款,增加了华为 ADS 2.0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次月新 M7 销量破万,这是首次由智能化形成的消费拐点。随各家车企城市 NOA 落地,以智能化为主导的消费认知将逐步建立。我们认为,由智能化带来的消费拐点有望在后续几个季度显现,应重点关注搭载城市 NOA 版本的车型订单比例。理想的销量创单月新高、智驾进入第一梯队,其长期发展基底已经构筑。未来智能化订单,我们看好理想汽车股价向上的弹性。 ⚫ 俄罗斯市场空间广阔,地缘政治冲突的负面影响逐步消退,销量快速复苏。俄罗斯汽车销量常年保持在 150 万辆以上。2022 年,俄乌冲突下众多外资车企退出市场,导致当年汽车总销量由 21 年的 167 万辆减少至 69 万辆,同比大幅下滑近 60%。2023-2024年,市场快速恢复,2024 年 1-5 月,销量已恢复至 59 万辆,预计全年达 150 万辆。 ⚫ 外资品牌退出俄罗斯,为中系车导入提供机遇。俄罗斯市场曾受外资主导,2022 年雷诺-日产联盟及现代-起亚汽车两家外资车企销量占市场总量的 53%。2023 年,外资逐步退出,中国品牌填补由外资退出产生的缺口,销量占比快速提升,奇瑞、长城、吉利、长安合计市占率提升至 50%。随着市场进一步恢复,内资车企出口量有望显著提升。 ⚫ 重税影响下,各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盈利能力存在差异。俄罗斯由于自身轻工业较为薄弱,倾向于引导他国在俄罗斯本土建立产能,因此针对平行进口征收高昂税费,除报关费外,还需缴纳 15%的关税、视马力而定的消费税、20%的增值税以及俄罗斯特有的视排量而定的报废税。其中,报废税体量很大,例如一辆 200 万卢布、2L 排量的车(换算至人民币约 15 万+)的报废税率约 15%,对应约 30 万卢布,与关税相近。而本地产能可享受报废税返还,相对平行进口减少约 30%的税(关税+报废税),因此,即使俄罗斯本地的人工、原材料成本较高,但由于税费较低,其盈利性仍然占有。根据我们测算,单车净利率差异可能高达 10%及以上,对应单车净利润达 20 万卢布以上(超 1.5万元人民币)。综上,拥有俄罗斯本地产能的车企有望在其整体需求恢复过程中更多受益,我们认为长城是中国在俄罗斯盈利性最好的车企,值得重点关注。 ⚫ 投资分析意见:仍然坚持自主+科技两条主线,下半年期待需求复苏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科技成长带来的颠覆性机会。1)国内强α主机厂如比亚迪、出海代表企业长城汽车、奇瑞链;2)智能化趋势:华为鸿蒙高端智能的典型代表:江淮汽车、北汽蓝谷、赛力斯等,小鹏、理想,科博达、德赛西威、经纬恒润; 3)具备强业绩增长或海外拓展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如:拓普、新泉、福耀、松原股份、无锡振华等。 ⚫ 核心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行业复苏不及预期。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行业点评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2页 共5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理想智能化进展更新 理想迈入智能驾驶第一梯队,城市 NOA 加速普及带动智能化消费拐点显现。华为、小鹏城市 NOA 早在 2022 年落地,但理想城市 NOA 于 2023 年落地,相对较晚。2024年 7 月底,理想向 AD Max 用户推送无图版本的城市 NOA,相较于 2024 年 2 月份推送同样功能的华为智驾,功能落地的时间差明显缩短,因此,我们认为本次更新代表理想已经进入智驾第一梯队。此前,虽然华为、小鹏在智能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业内尚未建立对智能化商业模式的普遍认知,其影响难以直观量化。直到 2023 年 10 月,问界 M7 发布新改款,增加了华为 ADS 2.0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次月新 M7 销量破万,此前它已在 1000-2000 辆的月销量区间徘徊近半年,这是首次由智能化形成的消费拐点。后续,智能化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随着各家车企城市 NOA 落地,以智能化为主导的消费认知将逐步建立,例如理想 AD Max 订单量持续提升。我们认为,由智能化带来的消费拐点有望在后续几个季度显现,应重点关注搭载城市 NOA 版本的车型订单比例。7 月份,随着理想的销量创单月新高、智驾进入第一梯队,其长期发展基底已经构筑。未来,随着智能化订单持续放量,我们看好理想汽车股价向上的弹性。 2.俄罗斯市场逻辑梳理 总量:俄罗斯市场广阔,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负面影响逐步消退,23-24 年销量快速复苏。汽车出口是国内主机厂销量增长的重要来源,俄罗斯汽车销量常年保持在 150 万辆以上,是重要的出口市场。2022 年,由于俄乌冲突导致众多外资车企退出俄罗斯市场,供给端下滑、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导致当年汽车总销量由 21 年的 167 万辆减少至 69 万辆,同比大幅下滑近 60%。2023-2024 年,俄罗斯市场快速恢复,2024 年 1-5 月,总销量已恢复至 59 万辆,我们预计全年将达 150 万辆。 格局:外资品牌退出为中系车导入提供机遇。俄罗斯市场曾经受外资主导,例如,2022 年雷诺-日产联盟及现代-起亚汽车两家外资车企销量占俄罗斯总市场的 53%。2023年,外资逐步退出,中国品牌销量占比快速提升,填补由于外资退出在供应端产生的缺口,奇瑞、长城、吉利、长安四家车企市占率提升至 50%。随着市场总量进一步恢复,有望带动内资车企出口量显著提升。 盈利性:重税影响下,各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盈利能力存在差异。俄罗斯由于自身轻工业较为薄弱,倾向于引导他国在俄罗斯本土建立产能,因此针对平行进口征收高昂税费,除了需要缴纳报关费外,还需缴纳 15%的关税、视马力而定的消费税、20%的增值税以及俄罗斯特有的视排量而定的报废税。其中,报废税体量很大,例如一辆 200 万卢布、2L排量的车(对应人民币约 15 万+,在出口到俄罗斯的中系车里处于较低价格)的报废税率约 15%,对应约 30 万
[申万宏源]:汽车行业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069):理想智能化进展更新;俄罗斯市场逻辑梳理,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5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