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研究及发展分析研究报告-清华五道口
控制碳排放、推动能源转型、在 21 世纪中叶左右实现碳中和目标,已经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识。2020年 9 月,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力争于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也被称作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2023 年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28 次缔约方大会(COP28)重申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 1.5℃以内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所设的目标之一,强调需采取紧急行动和支持,保证这一目标可及。大会封面决议呼吁各国“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减少能源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这关键的 10 年加快行动,以便在 2050 年实现与科学相符的净零排放”。在 COP28 上,东道主阿联酋提出了“全球脱碳加速计划”(GDA),其核心包含三个关键行动:快速拓展未来的能源系统、促进当今的能源系统脱碳、针对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GHG)的行动。在未来能源系统方面,118 个国家的政府承诺到 2030 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至少达到 11000GW,能效提高一倍,这是最受广泛支持的倡议之一,也写入了大会的封面决定。此外,大会还成立了一系列旨在减少能源行业碳排放的倡议,包括扩大核能、工业加速转型、氢能标准互认、制冷脱碳、油气行业甲烷减排、电网技术合作等内容。这些倡议将显著推动全球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使其在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和全球碳中和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24 年 2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风电、光伏等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经过持续攻关和积累,我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已经全球领先,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还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新能源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我国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要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兼顾,注意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1。在此背景下,课题组关注我国新能源行业中的光伏、风能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并展开产业政策的研究。1.1 光伏和风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总结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利用水平、技术装备、产业竞争力迈上新台阶。此外,清洁能源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 年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 34%2。相关研究指出清洁能源领域贡献了中国 2023 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的 40%,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含基础设施投资)共获得了 8900 亿美元的投资,几乎相当于 2023 年全球在化石燃料上的总投资3。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4,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 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 42.5%,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 2.8、2.5 亿千瓦。主要领域风电、光伏发电绿色金融研究中心031 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N]. 人民日报 , 2024-03-02: 001. 2 邱海峰 . 能源领域新发展为经济增动能 [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1-29(003). 3 Lauri Myllyvirta, Qi Qin, et al. Analysis: Clean energy was top driver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2023[R/OL]. 2024. https://www.carbonbrief.org/analysis-clean-energy-was-top-driver-of-chinas-economic-growth-in-2023/.4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EB/OL]. 2022.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2206/P020220602315308557623.pdf.绿色金融研究中心04利用率分别达到 97%、98%。2022 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 1213GW,首次超过煤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目前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47.3%,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超过 1000TWh,占中国用电量的 13.8%。2023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5.1 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超过 50%。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陆上低风速风电技术国际一流,海上大容量风电机组技术保持国际同步。光伏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量产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 22.8% 和 20.8%5。产业优势持续增强。风电产业链完整,头部的 7 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位列全球前十。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分别占全球产量的 76%、96%、83% 和 76%6。2023 年,我国光伏制造业(不含逆变器)产值超过 1.7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1%。产业链优势明显。根据全球风能协会7 统计,我国在 2022 年占据了全球风力发电叶片制造的 60% 产量、风力发电机制造的 65% 产量以及风电齿轮箱制造的 75% 产量。风力发电的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除齿轮箱和发电机外,我国还在铸件、锻件、回转支承、塔架和法兰盘的全球供应链中占主体份额,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 70%。中国的风力发电年装机量为 70-80 吉瓦,直到 2030 年将持续保持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地位。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8,2023 年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行业总产值超过 1.75 万亿元。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已经连续 16 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 80% 以上。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9,2023 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 484.8 亿美元。对外投资和出口持续增长。在投资方面,中国企业海外清洁能源投资遍布主要国家和地区,涵盖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主要领域,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 年,仅“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合计出口就达到 1.06 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10。1.2 新能源汽车为了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促进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图 1.1 列举了部分国家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5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EB/OL]. 2022.6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 . “十四五”可再生
2024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研究及发展分析研究报告-清华五道口,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85M,页数7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