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ESG中文月报 (2024年11月期)
指数及产品速览 截⾄2024年11⽉底,中证指数累计发布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146条,其中股票指数109条,债券指数34条,多资产指数3条。基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中证1000、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等宽基的ESG指数不断丰富,形成了ESG基准、ESG领先和ESG策略等系列,跟踪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的产品有90只,规模合计841.92亿元。中证ESG⽉报打造中国ESG标准,推动ESG最佳中国实践2024年11⽉(总第45期)截⾄2024年9⽉30⽇基⾦三季度报告数据,如⽆三季度报告数据,采⽤上季度报告数据或基⾦成⽴公告的数据。打造中国ESG标准,推动ESG最佳中国实践市场焦点11⽉11⽇⾄11⽉24⽇ 《联合国⽓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第⼆⼗九次缔约⽅⼤会(COP29 )在阿塞拜疆⾸都巴库召开。本次⼤会旨在推动全球应对⽓候变化的统⼀⾏动,共有195 个缔约⽅,共计约 6.7万⼈注册参会。中国⽣态环境部部⻓⻩润秋出席 COP29 多场⾼级别会议,副部⻓赵英⺠担任中国代表团团⻓率团全程参会,中国⽓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担任代表团顾问。 ⼤会最终就《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事项通过数⼗项决定,达成了名为“巴库⽓候团结契约”的⼀揽⼦平衡成果,特别是达成了2025 年后⽓候资⾦⽬标及⽓候融资安排,完成了《巴黎协定》第六条机制运⾏细则,是全⾯有效落实《巴黎协定》的关键⼀步,为 2025 年提交新⼀轮国家⾃主贡献奠定基础,有⼒维护并推动了⽓候多边进程。【注】我是注解我是注解我是注解全球ESG市场动态11⽉14⽇ 由中国、欧盟和新加坡共同编制的《多边可持续⾦融共同分类⽬录》正式发布。11⽉14⽇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份ESG国际标准ISO ESG IWA 48《实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框架》,旨在进⼀步增强全球ESG报告和实践的⼀致性、可⽐性和可靠性。11⽉19⽇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会发布综合性指南,协助公司识别与披露可持续相关⻛险和机遇。中证ESG市场动态截 ⾄ 2024 年 11 ⽉ 底 , 沪 深 300ESG、中 证500、中证800 ESG基准指数⾃2017年7⽉以来累计收益分别⽐⺟指数⾼2.01%、8.8%和7.41%,成份股中各有99.57%、97.70%和98.73%的上市公司采取了明确碳减排措施,平均社会贡献值分别为698.83亿元、50.87亿元和297.54亿元,反映了ESG基准指数相对⺟指数的优异表现。本⽉焦点速览境内ESG市场动态11⽉6⽇ 沪深北交易所共同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稿)》,以帮助上市公司更好理解和落实《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相关要求。11⽉8⽇ 全国⼈⼤常委会第⼗⼆次会议通过《中华⼈⺠共和国能源法》,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能源⾼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11⽉12⽇ ⽣态环境部和中国⽓象局发布《早期预警促进⽓候变化适应中国⾏动⽅案(2025―2027)》,从共享⽓候⻛险普查及评估知识、共建⽓候⻛险监测预报预警平台等四⽅⾯明确中国重点实施⾏动。11⽉27⽇ 中国⼈⺠银⾏、国家发展改⾰委、⼯业和信息化部、⾦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七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融⾼质量发展⾏动⽅案》,指明助⼒科技⾦融提质增效,赋能绿⾊⾦融深化发展等重点发展⽅向。第02⻚ | Vol.45 | 202411刊ESG市场动态绿⾊主题股票(70)47.9%绿⾊主题债券(28)19.2%ESG 领先(14)9.6%ESG 基准(7)4.8%ESG 债券(6)4.1%ESG多资产(3)2.1%社会责任主题股票(1)0.7%境内市场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及产品动态 截⾄2024年11⽉底,中证指数累计发布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146条,其中股票指数109条,债券指数34条,多资产指数3条。⽬前,基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中证1000、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等宽基的ESG指数不断丰富,形成了ESG基准、ESG领先和ESG策略等系列。境内ESG市场[1] 截⾄2024年9⽉30⽇基⾦三季度报告数据,如⽆三季度报告数据,采⽤上季度报告数据或基⾦成⽴公告的数据。图1:中证ESG相关指数分布(数据来源:中证指数)第03⻚ | Vol.45 | 202411刊 2024年11⽉,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成⽴,规模8.76亿元。截⾄2024年11⽉底,基于中证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的产品有90只,规模合计841.92亿元[1]。ESG等可持续投资类型不断拓展,为碳中和国家战略增添新的投资⼯具,推动⾼质量资本供给。境内市场ESG动态 11⽉6⽇,沪深北交易所共同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稿)》(以下简称“《指南》”),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指南》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以下简称“《指引》”)基础上,针对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指导,以帮助上市公司更好理解和落实《指引》相关要求。本次指南内容先⾏设置《第⼀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第⼆号 应对⽓候变化》,后续将在中国证监会统筹下,根据市场需要加快推进其他重要议题具体指南的制定,逐步实现对《指引》重点内容的全覆盖。 11⽉8⽇,全国⼈⼤常委会第⼗⼆次会议通过了《中华⼈⺠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2025年1⽉1⽇起施⾏。作为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法律,《能源法》突出加快能源绿⾊低碳发展的战略导向,集中阐述了我国能源⼯作⼤政⽅针、根本原则和制度体系,其颁布施⾏是我国能源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程碑。《能源法》共九章⼋⼗条,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在法律层⾯统筹⾼质量发展与⾼⽔平安全,将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11⽉12⽇,《联合国⽓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九次缔约⽅⼤会(COP29)期间,⽣态环境部和中国⽓象局举办“加强早期预警,共筑⽓候适应的未来”⾼级别会议,并发布《早期预警促进⽓候变化适应中国⾏动⽅案(2025―2027)》(以下简称“《⾏动⽅案》”)。《⾏动⽅案》从四⽅⾯明确中国重点实施⾏动, ⼀是共享⽓候⻛险普查及评估知识。中国将系统性提供⽓候⻛险普查和评估的知识与⼯具,⽀持联合国“全⺠早期预警倡议”⽀柱⼀“灾害⻛险知识”⽬标实现。⼆是共建⽓候⻛险监测预报预警平台。中国将致⼒于增强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能⼒,⽀持“全⺠早期预警倡议”⽀柱⼆“灾害监测预报”和⽀柱三“预警发布和传播”能⼒提升。三是共享⽓候适应型社会建设经验智慧。中国将分享基层防灾减灾、应急响应以及⽓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和良好实践,推动建⽴城市适应⽓候变化伙伴关系,⽀持“全⺠早期预警倡议”⽀柱四“备灾和响应能⼒”建设,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抵御⽓候灾害、防范⽓候⻛险提供借鉴和参考。四是共促发展中国家早期预警能⼒提升。中国将开发实施应对⽓候变化南南合作早期预警旗舰项⽬,向有关发展中国家
中证ESG中文月报 (2024年11月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94M,页数1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