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背景下西安市城投企业观察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1 化债背景下西安市城投企业观察 联合资信 公用评级三部 |尹丹|张博|谢艺菲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2 报告概要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和“双中心”城市之一,享有国家多项发展战略实施带来的政策红利,战略地位突出。西安市产业基础深厚,经济和财政实力居陕西省首位,已形成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六大主导产业,同时西安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复苏势头强劲。西安市金融资源较为丰富,多层次金融市场较为完善,陕西省资产规模超过 4000 亿元的银行均在西安市。 西安市下属各区(县)及开发区发展情况分化,雁塔区 GDP 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位于全市首位。西安市各开发区生产总值合计占西安市的一半以上,开发区经济发展对西安市有较大贡献。各开发区中,西咸新区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实力远超其他开发区。西安市政府债务率处于陕西省内高位,西咸新区、西安市浐灞生态区、西安航空基地和曲江新区政府债务率高。 在防风险与稳增长的总基调下,中央及地方政府多举措防范及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同时积极推进城投企业改革转型,更加强调化债与转型发展的统筹平衡。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已披露2021—2024 年 6 月财务报表且历史数据具有可比性的 30 家西安市发债城投企业作为样本,通过解析财务报表反映出的城投企业在投资、回款、筹资、债务及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及特点,以期反映当下背景下西安市城投企业的经营财务情况。整体看,西安市样本城投企业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政府补助对西安市样本城投企业利润贡献程度大。部分区(市)短期债务占比较高,融资结构尚需调整;部分区(市)非标融资占比较高,融资渠道有待优化;各开发区城投企业由于承担了较多建设任务,债务负担整体较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3 一、 西安市经济及财政实力 1.西安市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省会和全国 15 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和世界文化历史名城,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西安市经济实力居陕西省首位,位居副省级城市中游水平,产业基础深厚,金融资源较为丰富。 西安市战略地位突出,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陕西省省会、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和世界文化历史名城。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市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下,成为国家明确建设的 3 个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2023 年西安市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战略定位高。西安是中原出关的重要门户,正致力于打造“米”字型交通网络,东西向有陇海客运专线,东北、西南走向京昆铁路,同时拥有北方第二大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 西安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位于副省级城市中游水平,经济实力居陕西省首位;人口保持增长,城镇化水平高。经济运行方面,2019-2023 年,西安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在陕西省各地市中排名第 1 位,GDP 增速大部分年份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23 年,西安市 GDP 占陕西省 GDP 总量的 35.55%,在全国 15 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 10(从高到低排序)。2019-2023 年,西安市人均 GDP 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增长态势,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4 年 1-9 月,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 8685.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3.2%。人口方面,2023 年末西安市常住人口 1307.8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 33.09%,比上年末增加 8.23 万人;城镇化率 79.88%,高于全国水平 13.72 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区域数据库 图 1.1 西安市经济总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区域数据库 图 图 1.2 西安市人均 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4 西安市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六大主导产业,同时西安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复苏势头强劲。根据《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西安市基本形成了“6+5+6+1”的现代产业体系1。西安市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2023 年三产结构为 2.7:34.5:62.8。西安市的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2023 年,西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9.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 4.4 和 4.0 个百分点。同时,西安市旅游资源丰富,文旅产业复苏势头强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唐不夜城、华清宫、西安城墙等景区进入全国热门景点榜单;2023 年西安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2.78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33.1%;实现旅游总收入 3350.39 亿元,同比增长 65.0%。 西安市金融资源较为丰富,多层次金融市场较为完善。银行资源方面,西安市拥有属地银行 11 家,包括 2 家城商行、1 家农商行、7 家村镇银行和 1 家农信社;其中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超 5000 亿元,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超过 4000 亿元,陕西省内资产规模超过 4000 亿元的银行均位于西安市内。非银机构方面,西安市拥有 3 家信托公司、11 家担保公司、105 家融资租赁公司。截至 2023 年末,西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34129.33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7.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35528.47 亿元,同比增长 9.6%。截至 2023 年末,西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占陕西省的 50.99%和65.94%,拥有全省多半金融资源。 2.西安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 西安市下属区(县)经济实力分化较为明显,其中雁塔区经济总量位居西安市首位且远超其他区县。开发区生产总值合计占西安市的一半以上,开发区经济发展对西安市有较大贡献。西安市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雁塔区和长安区,行业分布上以装备制造、航空产业为主。 西安市总面积为 10752 平方公里,下辖 11 个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2 个县(蓝田县、周至县),另有 4 个国家级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高新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经开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西安航天基地”)和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西安航空基地”))、1 个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西安浐灞国际港2)、 1 第一个“6”指六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食品和生物医药;“5”即 5 大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卫星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增材制造;第二个“6”指现代金融、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软件和
[联合资信]:化债背景下西安市城投企业观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2M,页数2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