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政策解析及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1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 年版)》政策解析 及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2025 年 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 年版)》,通过创新分级评价体系、强化基础指标和增设引领指标,对钢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和全面的要求,推动行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在当前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需求结构调整、环保压力增大等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新版规范条件的出台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龙头钢企凭借技术、资源和整合能力将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中小钢企或面临加速淘汰。 联合资信 工商评级三部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2 一、政策演进历程 在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政策导向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钢铁行业规范条件》无疑是其中的关键指引。自 2010 年首次发布以来,该规范条件经过多次修订,每一次调整都反映出钢铁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诉求。 2010 年版:初定规范,整治行业乱象 2010 年,钢铁行业快速发展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产能增长过快、产业集中度低、布局不合理、淘汰落后进展缓慢、铁矿石经营秩序不规范等问题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从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与装备、生产规模、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 6 个方面,对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予以规范。该规范条件的出台,旨在促使钢铁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2012 年版:强化管理,化解产能过剩 2012 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愈发凸显,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催生了行业乱象。不同地区、企业在质量、环保、能源、财税、安全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执行标准各异,部分企业为维持运营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基于此,工信部修订并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 年修订)》,该修订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对钢铁企业在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实行更加严格的能耗环保管理标准。这一修订旨在规范存量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响应“十二五”规划中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的硬性要求。 2015 年版:适应新常态,更新准入标准 随着钢铁行业步入新常态,行业管理也发生了新变化。钢铁项目投资管理由国家核准改为地方备案,2015 年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提高了环保标准。为适应相关法规政策的变化,结合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实际以及行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工信部对规范条件再度修订。此次修订强化了环保节能约束,明确了新建和改造项目的准入条件;根据不同产品,设定了差异化的冶炼装备准入要求;取消了规模要求,转而细化产品质量、工艺与装备、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2025 年版:分级评价,引领高质量发展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行业内企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大型现代化钢铁集团,也存在众多小型企业,钢铁行业结构差异导致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技术创新能力和环保水平不一致。2025 年 2 月,工信部发布了《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 年版)》,距离上次修订间隔将近十年。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着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3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此次修订的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分级评价、环保能效升级、兼并重组等方面。 表 1 2015 年与 2025 年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对比 方面 2015 年版 2025 年版 演进意义 管理机制 动态准入,年度自查 分级评价(规范/引领型),两年动态调整 从单一合规向分层激励转型 环保要求 设定排放限值,未明确时间节点 2026 年起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 倒逼企业技术升级,加速低碳转型 能效标准 未量化基准水平 2025 年底前主要生产工序能效指标达到基准水平 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促进短流程炼钢 行业集中度 未涉及兼并重组 将兼并重组纳入高效化指标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1)分级评价 本次修订最大的创新在于引入分级评级体系,评价指标分为基础与引领两类,实施“规范企业”和“引领型规范企业”两级评价模式。基础指标是评价“规范企业”的依据,包含基本要求、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安全生产、质量管理 6 项一级指标、20 项二级指标。引领指标是评价“引领型规范企业”的依据,包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特色化 6 项一级指标、32 项二级指标。 点评:分级评价体系建立了差异化激励机制。一方面,成为“规范企业”是企业的基本目标,确保企业在合规经营、工艺装备、环境保护等基础方面达到行业要求;另一方面,“引领型规范企业”的评价指标为企业树立了更高的标准,激励企业不断加大在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方面的投入,提升自身实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2)环保能效升级 本次修订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方面提出了时间要求,2026 年起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2025 年底前主要生产工序能效指标达到基准水平。 点评: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其绿色低碳转型已然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务。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的数据,截至 2024 年底,共有 171 家钢铁企业(包括一家球团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26 家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 5.53 亿吨,吨钢超低排放改造投资约 475 元,吨钢平均环保运行成本约 224 元;45 家钢铁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 1.68 亿吨。目前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的粗钢产能占比超过 50%,但仍有大规模产能需要尽快完成改造。未来,若企业未能如期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或将面临环保处罚、限产停产等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4 (3)兼并重组 本次修订将兼并重组纳入“高效化”指标,鼓励跨区域、跨所有制整合,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 点评:近年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和资产整合的步伐有所加快,目前国内钢铁行业 CR10 市场份额在 43%左右,集中度低会导致行业过度竞争、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等问题。未来,随着钢铁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将有利于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并提高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促进行业及企业盈利更趋稳定。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演变,是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无序、环保压力增大、技术发展需求以及高质量发展导向等问题的回应。通过不断修订完善,该规范条件持续为钢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动钢铁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全球产业变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 二、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短期来看,为满足新版规范条件中环保、能效、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钢铁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方面会持续进行资金投入,这将在短期内
[联合资信]:《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政策解析及对钢铁企业的影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1M,页数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