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碧水之路:水污染治理行动十年回顾和展望报告

1水污染治理行动十年回顾和展望概要CONTENTS水质监测和发布大幅扩展助力落实责任 创新模式引入社会监督 监管透明调动市场力量 多元参与推动源头治理 十年治水成效斐然 多元参与碧水行动展望050506070808概要01水污染问题一度突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启动“水十条”总体要求及本报告关注重点 121313“水十条”的由来和启动“水十条”要求强化全民参与大规模监测发布形成约束激励创新模式引入社会监督监管透明调动市场力量多元参与推动源头治理1616345875多元参与推进碧水之路数据中的改变市民眼中的水质改变9096水污染治理十年成效(2015-2024)扩展水环境信息公开,完善多元共治格局以环境健康目标引导城乡水源地保护融合污染源数据,强化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强地下水和近海污染防治新污染物治理更需多元参与源头管控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由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态修复转变建设美丽河湖,实现人水和谐105107108109111116117119121多元参与深入推进碧水行动展望附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和提名案例名录编制团队指导单位鸣谢02030445水污染治理行动十年回顾和展望水污染治理行动十年回顾和展望概要概要概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经 30 年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数以亿计的人口脱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粗放的发展方式也导致污染排放和生态退化,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公众健康,成为困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难题。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国务院于 2015 年 4 月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简称“水十条”。 作为首个水污染治理全国行动计划,其十大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特别强调坚持全民参与,并对如何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开展,有力推动了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质量改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体制创新和重大改革举措。从 2015 年底启动河北省督察试点,2018年完成第一轮督察全覆盖,2019 年启动第二轮督察,2023 年全面启动第三轮督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敢啃“硬骨头”、专攻“老大难”,以鲜明的态度、坚决的措施推动被督察对象增加资金投入、补齐设施短板、解决突出问题、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推动水污染问题的解决。从 2015 年到 2025 年,从“水十条”到碧水保卫战,水污染防治走过了整整十年。期间新环保法开始实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发布,排污许可制度不断完善,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作为长期关注水污染防治并开展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活动的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绿色江南(PECC)成立联合课题组,着重梳理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和创新机制建设的落实情况,识别和分析多元参与在水污染防治中发挥的作用。回顾“水十条”发布十年以来的水污染治理进程,课题组认为“水十条”提出的落实各方责任、推动全民参与的要求,引导中国踏上了多元参与的治水之路,以大规模监测和排污许可制度为基础,以水质和污染源信息公开为先导,引入社会监督,强化环境执法,压实政府责任,调动市场力量,成功推进了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和黄河保护、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现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在十年间取得水污染治理的历史性进展,惠及亿万国民的民生福祉。在本报告中,课题组围绕监测发布落实责任、创新模式引入社会监督、透明监管调动市场力量、多元参与推动源头治理四个方面,梳理了公众参与的进展,及其对推进“水十条”目标达成所发挥的作用。在水环境监测发布方面,在“水十条”的引导下,过去十年间,国家地表水监测网断面数量大幅增长,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从 2015 年的 972 个增长到 “十四五”期间的 3646 个,水环境信息公开总体更加系统、及时、完整,用户友好性也越来越高。从系统性看,据“蔚蓝地图”数据库数据,自 2014年到 2023 年,公开信息的国控和省控水质监测站点从971 个增加到 6431 个。2020 年 12 月,国家地表水水质融合数据正式发布,每月更新 3646 个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2016 年 1 月开始,全国所有省区市开始公布城市水源地月报,2018 年起县级水源地水质报告也开始公开。地方地表水水质监测网络的覆盖度和监测信息公开程度也在提升,其中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控地表水水质平台和浙江省杭州市的“杭州河道水质” “杭州智慧河道云平台”都很突出。从及时性来看,2020 年 11 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实现每四小时数据更新。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等也公布了辖区内自动监测站的实时数据。从完整性来看,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评价结果(水质类别),也包括各项监测指标的数值。地方城市如威海市、赤峰市等,也完整公开了河流、湖库断面的监测结果。水质监测结果的完整公开,为多角度统计分析提供了可能。水质数据公开的用户友好性也得到提升。一些省市将水质监测信息制作成数据地图,标注监测断面的位置,用颜色区分水质类别等级,还可以查询历史数据 ; 既满足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也便于各界充分利用这些基于公共资源投入而产生的监测数据。基于大规模水质监测,2019 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并在季度报告中发布城市水质指数(CWQI)前 30 位城市和后 30 位城市名单,以及改善前 30 位城市和后 30 位城市名单。国家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评价结果。相关信息通过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大量传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排名靠前的城市是一种表彰和激励,对排名垫后的城市是督促和鞭策。以山西为例,2019 年 1-3 月,山西省有 5 个城市排名中位列后 30 位。为治理流域污染,山西省采取多种措施,明确将国考断面劣 V 类比例达标情况定为约束性指标,每季度进行通报,推进度、找差距、跟踪问效促落实;2022 年又详细列出全省各城市领导干部问责清单。经过努力,山西省城市全面退出后 30 位之列。水质监测和发布大幅扩展助力落实责任通过充分的信息公开,黑臭水体治理和水源地整治均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公众参与,有力协助了问题识别排查、整治效果检验和长效维护,得到主管部委的肯定。与此同时,在河长制推进的过程中,多地引入“民间河长”,成为河长巡查监督的得力助手。2016 年 2 月,住建部和原环保部正式发布黑臭水体清单,并联合推出“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微信举报平台,创造性地通过新媒体收集公众意见。2016 年 8 月,微信举报平台数据与 “蔚蓝地图”APP 实现联通。两部委的创新实践,点燃了社会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参与热情。2016 年到 2020 年,“蔚蓝地图”APP 共呈现黑臭水体举报 13058 条,其中多达上万条得到政府回复。创新模式引入社会监督67水污染治理行动十年回顾和展望水污染治理行动十年回顾和展望概要概要2017 年,SEE 基金会和 IPE、自然之友、河流守望者发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4-01
67页
11.6M
收藏
分享

2025年碧水之路:水污染治理行动十年回顾和展望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6M,页数6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2.20 2024 年当年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
综合
2025-04-01
来源: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年度实践报告(2025)-和君
查看原文
2025-26年预期破产数量,选定的发达经济体
综合
2025-04-01
来源:全球企业破产报告:2024年状况与未来2年预测(英文版)
查看原文
2025年预期破产数量,年度变化百分比
综合
2025-04-01
来源:全球企业破产报告:2024年状况与未来2年预测(英文版)
查看原文
1% 信贷减少对破产(人均破产概率)的影响
综合
2025-04-01
来源:全球企业破产报告:2024年状况与未来2年预测(英文版)
查看原文
2024年破产水平与疫情前平均水平(横轴),疫情后清除积压情况(纵轴)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水平(*)
综合
2025-04-01
来源:全球企业破产报告:2024年状况与未来2年预测(英文版)
查看原文
全球破产指数,年度水平,基准100:2015
综合
2025-04-01
来源:全球企业破产报告:2024年状况与未来2年预测(英文版)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