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2025Q1季报解读:春潮涌动,韧性彰显

银行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 15 银行 2025 年 04 月 25 日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 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聚源 《破解利润调节器,从拨备论证大行盈利确定性价值—行业深度报告》-2025.4.19 《大行资金融出恢复,非银转向一般性存款—3 月央行信贷收支表要点解读》-2025.4.15 《信贷超季节性恢复,“以价换量”或告一段落—行业点评报告》-2025.4.13 春潮涌动,韧性彰显 ——理财 2025Q1 季报解读 刘呈祥(分析师) 吴文鑫(分析师) liuchengxia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3060002 wuwenx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4060002  负债端:Q1 季末回表+债市回调,影响理财规模读数 截至 2025Q1 末,理财时点规模为 29.14 万亿元,较年初下降约 8000 亿元。Q1春节取现需求+银行存款冲量对理财造成一定挤出,特别是理财季末回表行为使规模读数偏低;债市波动也使得理财 3 月中下旬周度规模连续小幅下降。 Q1 回表力度同比减弱。2025Q1 理财公司季末回表共 1.1 万亿元,同比下降约 3000亿元。随着“手工补息”叫停及协定存款、通知存款上限下调,目前季末引导理财回表的方式显著减少,回表力度减弱或成为长期趋势。 3 月债市波动对理财净值和规模的影响较为可控。2025 年 3 月 16 日当周破净率升至年内高点(4.84%),略小于 2024 年 10 月高点(5.60%),理财规模从 3 月 9日到 3 月 23 日共下降约 2000 亿元,影响相对可控,我们认为或主要受益于理财底层持有的低波资产。年初至今“最小持有期”产品仍为增长最快的品类。  4 月重启增长:高点已超 2024 年,但增速或有下降 理财季末回表的规模在 4 月初如期“恢复性增长”。截至 4 月 20 日理财规模为30.84 万亿元,已超过 2024 年内最高点(30.11 万亿元)。4-5 月份是居民理财的“大月”,我们预计其规模在 5 月仍将进一步增长至 31.5 万亿元左右,但在高基数和催化剂减少的影响下,增速或不及 2024 年。 严监管预期下,市场份额不断向理财公司集中。2025Q1 末尚未获得理财子牌照的中小银行理财规模降至 3.4 万亿元,市占率为 11.67%;共有 215 家银行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减少 3 家。意味着理财份额不断转移至理财公司(市场前三仍为招银、兴银、信银),在投资端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对于信用债下沉普遍较为谨慎,极少下沉至隐含评级 AA(2)以下。  资产端:被动加大债券仓位,估值整改或影响风险偏好 预计全年持仓延续“存款降、债券升”。受 2024 年监管收紧协议存款、手工补息存款、同业活期存款的影响,理财底层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已连续 3 个季度下降。而债券(不含同业存单)占比较年初微升至 43.89%,占比上升 0.39pct,非标占比较年初微升至 5.60%,占比上升 0.18pct。我们测算 2025Q4、2026Q1或分别有 1.2 万亿元、1.2 万亿元协议存款到期,理财或继续加大债券仓位。 关注后续估值整改对理财风险偏好的影响。交易商协会“估值指引”并非仅针对理财,避免过度解读。但信托收盘价估值年内仍有存量整改的可能性(测算理财收盘价估值的债券约 6400 亿元)。其落地将使得理财安全垫进一步减少,或使得投资风险偏好降低,更为谨慎地拉久期或做下沉。 应对净值波动的方法:布局现金管理类、封闭式产品。若信托估值被严格收紧,后续理财平滑净值的方法将不多,或在产品端发力布局现金管理类和封闭式产品(可有条件使用摊余成本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债市波动。  投资建议: 2025Q1 春节取现需求+银行存款冲量对理财造成一定挤出。4 月理财重启增长,股份行理财子仍可通过差异化优势巩固零售客群,推荐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受益标的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 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达预期;理财监管趋严;理财子牌照发放收紧等。 -19%-10%0%10%19%29%2024-042024-082024-12银行沪深300相关研究报告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点评报告 行业研究 行业点评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 15 目 录 1、 负债端:Q1 短期波动,4 月高点已超 2024 年高点 .............................................................................................................. 3 1.1、 Q1 季末回表+债市回调,影响理财规模读数.............................................................................................................. 3 1.1.1、 Q1 末回表力度同比减弱,Q2 已恢复增长 ....................................................................................................... 4 1.1.2、 Q1 债市波动下理财总体平稳渡过 ..................................................................................................................... 4 1.1.3、 增长最好的品类仍为“最小持有期”型 ........................................................................................................... 5 1.2、 严监管预期下,市场份额不断向理财公司集中 .......................................................................................................... 6 1.2.1、 中小银行正主动退出理财市场 ........................................................................................................................... 6 1.2.2、 股份行理财子仍稳居市场前三 ........................................................................................................................... 8 2、 资产端:被动加大债券仓

立即下载
金融
2025-04-25
开源证券
刘呈祥,吴文鑫
15页
1.8M
收藏
分享

[开源证券]:理财2025Q1季报解读:春潮涌动,韧性彰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11 工商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
金融
2025-04-25
来源: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压力缓解,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查看原文
图10 工商银行个贷不良率
金融
2025-04-25
来源: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压力缓解,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查看原文
图9 工商银行不良率、关注率及逾期率
金融
2025-04-25
来源: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压力缓解,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查看原文
图8 工商银行半年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亿元
金融
2025-04-25
来源: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压力缓解,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查看原文
图7 工商银行单季度净息差及同比变动
金融
2025-04-25
来源: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压力缓解,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查看原文
图6 工商银行存款结构
金融
2025-04-25
来源: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压力缓解,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查看原文
ai总结
AI智能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表现及未来趋势,指出规模短期波动但长期韧性显著,并探讨了资产配置调整与监管影响。 1. 负债端规模短期承压但恢复迅速:Q1理财规模下降8000亿元至29.14万亿元,主要受春节取现、存款冲量及季末回表影响,但4月规模已恢复至30.84万亿元,超过2024年高点。回表力度同比减弱3000亿元,显示长期趋势向好。 2. 资产配置被动调整债券占比提升:受存款监管收紧影响,理财"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连续3季度下降,债券占比微升至43.89%。预计2025Q4至2026Q1将有2.4万亿元协议存款到期,推动债券仓位持续增加。 3. 严监管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小银行理财规模降至3.4万亿元(市占率11.67%),215家存续机构较年初减少3家,市场份额持续向招银、兴银、信银等头部理财公司集中。 4. 估值整改或抑制风险偏好:信托收盘价估值整改可能影响6400亿元理财资产,导致安全垫减少,理财公司或更谨慎控制久期和信用下沉,转向现金管理类和封闭式产品布局。 5. 差异化竞争成股份行突围关键:推荐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通过零售客群优势巩固市场地位,但需警惕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监管趋严等风险因素。
热门报告
加入社群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