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企融资专题研究:疫情冲击下地方国企融资如何?
2020 年 3 月 25 日 中诚信国际 专题研究 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部 赵京洁 010-66428877-274 jjzhao@ccxi.com.cn 刘心荷 010-66428877-280 xhliu@ccxi.com.cn 袁海霞 010-66428877-261 hxyuan@ccxi.com.cn 相关报告: 疫情冲击一季度或现负增长,新冠全球蔓延加剧不确定性——2020 年 1-2 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20 年 3 月 20 日 宏观数据未充分体现疫情冲击,后续影响将显现——2020 年 1 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20 年 3 月 6 日 专题研究:疫情冲击下,政策如何稳增长?——近期重要会议释放的经济信号,2020 年2 月 28 日 市场回暖分化加剧,关注机遇挑战并存下的风险演化——城投行业 2019 年回顾与 2020年展望之市场运行篇,2020 年 1 月 2 日 www.ccxi.com.cn 疫情冲击下地方国企融资如何? ——地方国企融资专题研究 主要观点 2020 年以来企业融资政策新变化 货币政策延续结构性宽松,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多措并举应对疫情冲击,融资提效严守风险 资本市场顶层设计优化,金融监管持续完善 现阶段地方国企融资特点 银行信贷占比超四成,疫情冲击下信托融资明显收缩 从存量融资结构看,较为依赖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占比较低,银行信贷占比超四成;从新增融资结构看,疫情冲击下信托、租赁等对于跨区域现场尽调较为依赖的融资方式收缩较为明显。 债券发行显著上升且以超短融为主,发行成本持续下行 发行规模及净融资额逐年增长,债券类型以超短融为主,非公开公司债占比明显增长,发行利率整体下行,利差多数收窄。 债券违约整体可控,海外美元债不确定性加大 地方国企债券违约整体可控,违约主体数量、债券规模占比较小;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叠加中资美元债市场快速扩容背景下,海外美元债不确定性加大。 增发和配股为股票融资主要方式,IPO 募资占比下降 股票市场中,地方国企融资占比相对较少,增发和配股为地方国企股票市场主要融资方式,地方国企 IPO 募资占全市场比重稳步递减、增发及配股占比呈上升走势。 行业及区域性融资分化显现,信用等级有所上移 从融资主体结构看,资本密集型行业、经济较发达区域地方国企新增融资规模较高;地方国企债券发行人中以中等级别为主,并呈现向高级别上移趋势,且级别调高的发行人以城投企业为主。 地方国企融资发展趋势及建议 趋势:成本下行,非标转标,分化加剧 1、结构性宽松延续,融资成本下行空间仍存。 2、直接融资占比提升,非标转标趋势不改。 3、融资分化持续加剧,马太效应凸显。 建议:创新工具精准支持,底线思维严守风险 1、从地方国有企业角度:加强对全球经济局势的研判,充分考虑现阶段金融、贸易及汇率等不确定性冲击,树立底线思维。 2、从地方政府角度:加强财政金融资源统筹管理,严守极端情况下流动性踩踏引发的债务危机。 3、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受全球疫情及经济波动明显的行业及区域企业的财税及金融支持,探索融资工具及风险缓释工具创新,加快地方国企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宏观经济 ) 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务与城投行业研究 专题研究:疫情冲击下地方国企融资如何?地方国企融资专题研究 2 2020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系列严厉管控措施下,我国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但伴随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外部扰动持续加大。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企业融资面临重重挑战,其中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当前各地区复工复产的主力军,其资金融通状况对于地方当前稳增长、稳基建、稳就业及守住风险底线均至关重要。本文从现阶段融资政策新变化出发,对疫情冲击下地方国企融资呈现新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对改善地方国企融资状况提出建议。 一、2020 年以来企业融资政策新变化 面对疫情冲击,我国及时出台多项政策组合拳,有力保障企业融资需求,保持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监管弹性,精准帮扶困难企业。与此同时,年初以来资本市场多项重要改革陆续落地,构建长效机制提升企业融资效率。 (一)货币政策延续结构性宽松,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1 月初央行进行全面降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释放约 8000 亿元长期资金,加大逆周期调节。伴随疫情形势加剧,2 月央行下调 7 天、14 天操作利率利率 10BP,3 月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 5500 亿元,应对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保障流动性供给。央行积极引导下,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显著下行,企业融资成本有所降低。截至 3 月 20 日,货币市场资金利率 R007 累计下行 142.07BP 至 1.6524%,银行贷款利率基准 LPR1 年、5 年报价分别下行 20BP、10BP至 4.05%、4.75%,企业债收益率累计下行 36.10BP 至 3.0432%。此外,央行及时设立 3000 亿元的专项再贷款和增加 5000 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有力精准地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等予以定向支持,保障企业现金流稳定。 (二)多措并举应对疫情冲击,融资提效严守风险 面对疫情严峻冲击,1 月 26 日银保监会发布首个专项政策1提出应对疫情的专项金融服务举措,此后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证监会等多个部门及地方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共计 39 项2政策,围绕疫情期间受困企业金融支持、疫情期间金融相关业务安排等方面出台详细举措,保障企业资金融通顺畅,具体包括加大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中央财政安排贴息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对特定企业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优化融资担保服务、推出“疫情防控债”专项融资工具、在债券发行及外汇结算等领域搭建“绿色通道”等。从地方政策看,在中央政策红利基础上,各省统筹协调地方财政及金融资源,重点对不裁员、少减员的企业、区域性特色优势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服务类企业定向给予资金支持、财政贴息、贷款展期等资金保障,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压力,并针对重大投资项目,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资金支持。在多措并举保障企业资金融通的同时,监管弹性有所提升,如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将对《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进行评估,降低疫情叠加压力。 (三)注册制改革正式落地,金融协同机制持续优化 2020 年 3 月 1 日,修订后的《证券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法,此次修订中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度、完善证券交易制度等举措对于企业直接融资影响深远。国务院办公厅出台 1 《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 地方政策统计截至 2 月 17
[中诚信国际]:地方国企融资专题研究:疫情冲击下地方国企融资如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9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