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
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1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2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01前言:一、行业现状:高速增长、生态逐渐成熟1、直播产业规模及增速2、直播产业生态演化二、直播行业经济价值1、“直播 +”赋能传统产业,构筑新基建供应链2、直播增收,催生新就业形态三、直播行业社会文化价值1、停课不停学,直播助力教育创新2、演出直播,促进优质文化艺术普及3、直播科普,促进防疫知识传播4、新闻直播,第一时间传递抗疫讯息5、主播参与,传递抗疫正能量四、直播平台自律实践1、不断完善直播内容审核的流程与机制2、制定严格的内容审核标准和惩处制度3、致力于构建积极向上的直播内容生态五、直播未来发展趋势1、直播与传统产业供应链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2、直播内容生态更加丰富,赋能主流媒体,传递主流声音3、直播平台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规模效应,在教育、扶贫等多领域创造公益价值。目录020404060808141616172021232424252627272727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02前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视听媒介演化出越来越丰富的形态,直播就是其中之一。在电视时代,直播依赖于直播电视卫星等尖端设备。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直播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进入网络直播时代以后,直播这一行为越来越普遍,用户规模也逐渐扩大。回看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16-2018/ 直播 2.0 时代:丰富的垂直内容2019 至今 / 直播 3.0 时代:直播与传统行业全面融合2008-2015/ 直播 1.0 时代:秀场直播互动平台:秀场直播,语音直播间是一大特色,用户主要通过电脑进行收听、互动。内容:演唱、聊天为主要内容。平台:移动直播,主播用手机等便携设备,用户主要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观看。内容:游戏、体育、社交、音乐等垂直内容演化。平台:传统行业利用直播技术进行转型。内容:直播电商、演出直播、教育直播、新闻直播等。特点网络直播发展史直播 1.0 时代: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秀场直播互动时代,在 2008 年 -2015 年这段时间,以YY 语音为代表的直播平台兴起。在这一阶段,语音直播间是一大特色,极强的交互性为网络直播带来了大量的用户群体,并且逐渐演化出网络主播这一职业群体。直播 2.0 时代:在直播 1.0 时代,在游戏、教育等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直播内容,随着移动设备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逐渐扩大,网络直播行业进入 2.0 时代,庞大的用户群为垂直内容的演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游戏、体育、社交、音乐等各类垂直内容生态日渐丰富。诞生了虎牙、斗鱼、映客等直播平台。直播 3.0 时代:伴随着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崛起,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开始入驻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顺时推出了直播功能,为传统产业增加了新的渠道。“云购物”、“云学习”、“云演出”等各种各样的直播创新层出不穷,尤其在疫情期间为实体经济向互联网转型提供了机会。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03正是由于直播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疫情期间,直播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得到了极大发挥。在经济层面,电商直播的带货形式吸引了各类主播的参与,甚至不少县长也亲自挂帅,通过直播帮助本地农副产品销售,成为扶贫的新形式。在文化层面,疫情期间,各大直播平台响应了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为教师在线授课提供了免费直播平台,甚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学府也展开了面向全民的直播授课,让优质教育共享,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迈出了一大步。另一方面,在看到直播产业在发挥正向功能的同时,也需直面平台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如何解决行业发展带来的问题,是所有直播平台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针对主播违规、未成年人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直播平台在审核机制、内容把关等方面开展了平台责任实践,努力维护健康向上的内容生态。本报告将从直播行业现状、直播的经济价值、直播的社会文化价值、直播的平台自律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结合行业案例,呈现多元的直播生态,并为直播赋能传统行业提供新的思路。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04直播行业近几年经历了快速发展,随着直播用户的扩大,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媒介形式。CNNIC 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达到 5.6 亿,较2018 年底增长 1.63 亿,占网民总数的 62%[1]。行业现状:高速增长、生态逐渐成熟数据来源:CNNIC 第 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用户规模使用率单位:万人用户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根据中娱智库数据,2019 年全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营收规模由 2018 年的 495.5 亿元增至 668.5 亿元,增幅为 35%[2],增速持续维持在两位数水平。2016.12-2020.03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及使用率2016.123443147.1%2017.124220954.7%2018.123967647.9%2019.064332250.7%2020.035598262.0%一、1、直播产业规模及增速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04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05数据来源:《中国网络表演(直播)市场发展报告(2019 年)》从数据上看,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8.97 亿 [1],目前网络直播用户的使用率为 62%,而短视频产品的网民使用率为 85.6% 、手机网络新闻的网民使用率为 81%,可见,网络直播行业的渗透率仍然有较大扩展空间,随着直播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愈发紧密,直播付费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未来直播行业仍然有较大发展前景。不同种类应用网民使用率数据来源:CNNIC 第 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2020 年度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收入7.265.68162%%用户规模(亿)营业收入(亿元)218.53.14304.54.3495.54.5668.5网络直播用户规模用户规模亿亿网民使用率网民使用率手机网络新闻5.297.735985.6%%用户规模用户规模亿亿网民使用率网民使用率手机网络游戏短视频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05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06主播展示音乐、舞蹈等方面才艺,吸引粉丝群体主播对游戏过程进行直播讲解,主播通常具有较高的游戏水平主播以中小学校、教育机构教师为主,进行知识、技能类直播分享主播对商品进行详细介绍,用户在直播期间使用直播平台或第三方购物平台购买商品权威媒体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进行新闻直播主播分享生活日常,与用户互动聊天等形式摩登兄弟流行摇滚乐队,因直播、短视频平台而走红旭旭宝宝热门游戏主播李永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因深入浅出的科普视频走红罗永浩转型投身抖音平台进行电商直播李子柒美食短视频创作者、直播博主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疫情期间直播资讯特点代表案例直播平台在产品功能设计上也不断创新,开发出了打赏、主播 PK、购物车等各种功能,为直播行业模式的逐渐成熟打下了产品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内容生态。多元的内容生态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内容需求,并且与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结合,让传
[字节跳动]:抗疫直播力:直播社会价值白皮书,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94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