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系列报告:解构蚂蚁金服,扬帆起航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20 年 07 月 22 日 固定收益研究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靳毅 S0350517100001 021-68930187 jiny01@ghzq.com.cn 联系人 : 姜雅芯 S0350119080005 021-60338170 jiangyx@ghzq.com.cn 解构蚂蚁金服:扬帆起航 ——金融科技系列报告 相关报告 《金融科技系列报告:解构蚂蚁金服:开疆拓土》——2020-07-21 《金融科技专题报告:解构蚂蚁金服:巨擘崛起》——2020-07-21 《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二十四:复盘 2014 年,如何看当下转债市场?》——2020-07-16 《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二十三:从美国到中国,看股与债的纠葛》——2020-07-13 《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二十二:套利的终局》——2020-07-03 投资要点: 自带流量,技术培育的金融科技综合体 从支付宝成立开始,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众多细分业务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蚂蚁金服已经从一个支付工具蜕变成一个囊括多种业务、深耕多种技术的金融科技王者。在金融科技上形成多流量入口,在五大技术开放战略上,形成“支付连接+金融服务+技术服务”业务体系。 三大业务体系,TechFin 转型 以淘宝网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起步,随着出淘计划支付宝拓展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在阿里巴巴的普惠金融梦下,兼具流量和场景的蚂蚁金服以余额宝进军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以众安保险进军互联网保险,以花呗、借呗进军互联网信贷。在流量和技术体系的支撑下,蚂蚁金服在金融领域加快布局,形成支付连接、金融服务和技术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全面业务布局,扬帆起航 2004-2019,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之路已经走过 15 个春秋,作为中国金融科技众多细分领域的领头羊,蚂蚁金服形成了“流量+技术+业务服务”的生态布局。在这一完善的生态布局下,蚂蚁金服乘风破浪、所向披靡。对于中国乃至全球而言,蚂蚁金服都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一只巨型独角兽。作为一个金融科技具头,除了自身业务体系的发展蚂蚁金服的业务外延也在持续进行。 随着 C 端流量红利的消散,蚂蚁金服面向 B 端的技术输出战略顺应了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在去金融化的大方向上,基于技术积累和创新基因,蚂蚁金服或将在新的蓝海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1、 引言 近期,蚂蚁金服宣布将在科创板和港股上市,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作为一个金融科技巨擘,从诞生到崛起,蚂蚁金服只用了 15 年的时间。在这 15 年的时间里,蚂蚁金服经历了哪些关键性的历史时刻,布局了哪些相关业务,又实现了哪些技术沉淀?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梳理了从 2004 年支付宝诞生至今,蚂蚁金服的发展轨迹,从业务布局背景、机遇以及遇到的挑战,解构蚂蚁金服的业务版图,从中探寻这个金融科技巨擘的发展脉络。 以上梳理,形成了《解构蚂蚁金服》系列报告,本篇为这一系列的第三篇--《扬帆起航》,总结了从 2004 年至今,蚂蚁金服在经历了 15 年的发展之后,形成的业务体系,以及未来各业务板块的发展趋势。 2、 自带流量,技术培育的金融科技综合体 从支付宝成立开始,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众多细分业务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蚂蚁金服已经从一个支付工具蜕变成一个囊括多种业务、深耕多种技术的金融科技王者。蚂蚁金服在金融科技上形成多流量入口,在五大技术开放战略上,形成“支付连接+金融服务+技术服务”业务体系。 作为在阿里体系内孵化成长起来的金融科技独角兽,蚂蚁金服承接了阿里系的庞大流量。阿里系内部的淘宝、天猫以及 1688、闲鱼等电商系平台的支付需求为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流量支持。随着业务的拓展和 B 端的小程序的开发,微博、UC 浏览器等外部工具也开始成为蚂蚁金服金融科技生态的流量入口。 mNoNoQzQrQpPsNnOoRrNmNaQcM9PnPpPoMmMiNnNsNkPnPoN6MpNmPNZtOtNxNoOoQ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3 图 1: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业务体系 金融服务业务淘宝天猫1688 闲鱼Ċ微博UC浏览器高德地图Ċ流量入口层支付连接业务基础支付 支付宝 9+1 本地钱包生活服务 生活缴费 民生服务 出行服务 医疗服务理财代销 余额宝 蚂蚁财富 招财宝保险代销 蚂蚁保险 好医保 相互保个人消费信贷 蚂蚁花呗 蚂蚁借呗企业信贷 网商银行 蚂蚁达客信用服务 芝麻信用技术服务业务区块链 BaaS平台 多方安全计算平台 可信存证平台 正品溯源平台安全 风控大脑 生物识别平台-佐罗物联网 智能网点人工智能 多方安全计算平台 多智能体的强化学习平台云计算 SoFA基础机构 Ocean Base数据库其他 移动开发平台 Ċ战略向技术输出转移业务服务层 多节点高效共识 跨链交互协议 可信执行环境 密码学安全 Ċ 实时网络化智能升级 图数据推理和深度学习训练 毫秒级实时构图和查询 百万级金融样本建模 Ċ 网络安全技术 安全容器技术 机密计算技术 Ċ 物联网支付技术 Ċ 分布式基础架构技术 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Ċ技术能力层 资料来源:国海证券研究所 作为金融科技多个细分领域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技术是蚂蚁金服覆盖长尾用户、实现普惠金融的制胜法宝。2018 年云栖大会上,蚂蚁金服提出基于 BASIC 框架体系的技术输出。在前沿技术领域的多年积累为技术输出奠定了良好基础。蚂蚁金服的五大技术开放框架体系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安全、物联网和云计算。在万物互联的云时代,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区块链作为蚂蚁金服的底层技术支撑,为金融安全和物联网的技术开放提供基础。 1)区块链技术上,2018 年全球区块链专利排行榜上,蚂蚁金服以 90 项申请专利数量蝉联冠军,较 2017 年增加了 41 件。在多节点共识机制、跨链交互协议、可信执行环境、密码学安全等技术上多点突破,重点应用于跨境支付、溯源、司法维权等场景上。 以溯源为例,在区块链技术下,每一件商品的都拥有了一个 ID,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 ID 查看到商品在每个节点的数据信息,商品的源头和流转得到了监控。以跨境支付为例,区块链技术下,支付宝香港钱包 Alipay HK 和菲律宾钱包Gcash 正式打通,跨境汇款在成本降低的基础上更加便捷和安全。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4 图 2:蚂蚁金服的区块链技术落地场景 资料来源:CSDN、国海证券研究所 2)云计算技术上,从满足“双十一”的交易支付需求,到满足网商银行、蚂蚁小贷的上云需求,蚂蚁金服搭建自主可控的金融级云计算服务体系。在技术架构上,蚂蚁金服推出金融级的可无限扩展的 SoFAStack 分布式架构,能够满足金融业务对安全的需求,以高可用、低成本快速扩容的特点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架构支持。在数据库上,蚂蚁金服研发数据强一致、高可用
[国海证券]:金融科技系列报告:解构蚂蚁金服,扬帆起航,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8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