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生产创新的关键(2021)
2021年3月马丁·里维斯(Martin Reeves)、Jack Fuller、阮芳、何大勇、周瑾规模化生产创新的关键系统性提升想象力四步法目 录1、引言 12、新时代亟需想象力 42.1 乌卡时代新要求 42.2 创新上游是想象 53、脑科学解析想象力 73.1 想象力的产生机制 73.2 想象力的运作机制 84、跨界谈挑战想象力 104.1 他山之石一:挑战激发 104.2 他山之石二:挑战落地 114.3 他山之石三:挑战规模化 134.4 总结:多元化认知的力量 155、四步法提升想象力 165.1 激发:捕捉偶然,拓展边界 165.2 行动:循环反馈,再激想象 175.3 规模化:形成“集体想象力” 195.4 体系化:建设“再想象组织” 226、结语 24波士顿咨询公司2021年3月1、引言传统企业常面临诸多创新的窘境:创新似乎总是个小概率事件,大部分传统企业很难实现突破式或颠覆式创新。即使创新成功,事后总结也往往将之归为偶然运气、感性直觉,或是百年一遇的天才型选手的出现。而当传统企业作出努力想让创新变得可预见时,又往往落入了日常、渐进式改进的怪圈,没有带来预期的突破或颠覆。那么创新的上游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创新的源头——想象力?企业是否能持续、规模化、并以可预见的方式“工业化生产”想象力?为什么有些存续时间颇久且规模庞大的企业仍能不断自我革新,并迸发出如初创公司般的活力与创新能力?这背后需要什么样的体系、组织及能力支撑?企业是否能系统性地提升想象力,让想象力具备一定确定性?BCG亨德森智库继战略调色板 1、激发创造力五步法 2、企业活力 3等概念之后,又深入并系统性地研究了创新的源头——想象力 4。我们认为辅之以系统性思维,企业可以用一套可靠的“想象力管理体系”, 来确保创新能形成闭环并不断被复制,而不是沦为一个偶然运气、感性直觉的过程。这个管理体系应覆盖想象力的激发、落地、规模化、体系化的全过程。激发环节的核心是善于捕捉现实世界中的偶然现象,不断拓展可想象边界。落地环节的核心是让想象力和现实不断形成反馈循环,持续激发新想象,直至原来的“异常”变成新常态下的“日常”。规模化环节的核心是形成集体性想象,在组织内部和生态体系中不断扩散想象力基因,促进共同想象而非依赖想象的个人英雄主义。体系化环节的核心是建设一个适合再想象的组织,让想象力有丰沃的土壤,不断再出发。1 参见《战略的本质——复杂商业环境中的最优竞争战略》,2016年中信出版集团。2 参见《打破思维里的框:激发创造力只需五步》,201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3 企业活力指数是BCG亨德森智库与《财富》杂志联合研发的,旨在预测企业长期增长潜力的指数。测算方法可参见:https://www.bcg.com/en-cn/publications/2020/benefits-of-corporate-vitality4 《从想象到现实:新思维的诞生与规模化落地》,即将出版,2021年中信出版集团。 https://theimaginationmachine.org/规模化生产创新的关键系统性提升想象力四步法波士顿咨询公司2021年3月规模化生产创新的关键:系统性提升想象力四步法2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今天的大企业除了比拼效率,更需要在想象力这个能力高地上进行竞争。数据表明规模带来的收益日渐减弱,仰赖“规模优势”长期存续的时代已经远去。今天的商业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企业无论大小、存续时间长短,如果不能持续创新,都将面临增长停滞和被颠覆性技术取代的威胁。但幸运的是,今天许多商业环境的可塑性也越来越强,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机会去创造、捕捉价值,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想象力。系统性提升想象力是未来企业赢得竞争、基业常青的关键。本文第一章论证了今天不确定、不断变化、高度复杂又难以预测(VUCA)的商业环境下出现了四大趋势,这些趋势对企业提出了全新的生存能力要求。其中想象力是普遍被忽视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关键的能力。本章同时也解析了想象力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第二章阐述了从脑科学角度分析,想象力是如何产生及运作的。本文第三章展示了前期我们在中国进行的“商业+X”跨界想象力对谈的洞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对谈嘉宾是来自艺术、文化、公益慈善、音乐、建筑、设计等非商业界的领袖,从他们畅谈想象力的激发、行动、再到规模化的全过程,我们获得了理论之外众多源于实践的真知。本文第四章则介绍了系统化提升想象力四步法,文中引用了大量中外企业优秀案例,并总结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用建议。第五章结语部分,我们初步探索了想象力应用于战略制定中的场景与 路径。关于对创新的界定想象力是决定革命性变化还是渐进式提升的关键,危机中更为凸显突破式创新常见于“适应型”战略环境• 通过创造新市场和新价值网络,逐步取代现有市场和价值网络的创新• 大企业最常受到小企业挑战的一种创新类型• 通过技术突破及成功商业化,取代现有产品,改变顾客与供应商之间关系,创造全新产品类别的创新• 需大量资源投入本报告侧重颠覆式创新常见于“愿景型”战略环境开放式创新常见于“塑造型”战略环境渐进式创新常见于“经典型”战略环境• 对现有产品、服务、流程、等持续优化,更好服务于最大利润顾客群体的创新• 大企业保证短期竞争力的主要做法• 通过引入外部创新能力,实现内外部创新资源有机整合,共同拓展市场的创新• 主要通过直接购买、合作研发,建设创新生态实现常见创新类型及常出现于何种战略环境来源:BCG亨德森智库。波士顿咨询公司2021年3月规模化生产创新的关键:系统性提升想象力四步法3本报告成文过程中,作者对业界常见的创新类型及其多见于何种战略环境进行了梳理:企业常有的创新类别可主要归纳为颠覆式创新、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结合BCG战略调色板,分别常见于调色板中的愿景型、经典型、适应型和塑造型战略环境中。本报告侧重于探索颠覆式和突破式创新背后所需的想象力。颠覆式创新指通过创造新市场和新的价值网络,逐步取代现有市场和价值网络的创新行为。主要有两条实现路径:一是创造了全新的市场,将原本不是顾客的群体变成了顾客。二是找到现有市场中被忽视的低端市场群体,向其提供产品与服务,并最终逐渐向上延展,服务主流市场群体,取代现有领先产品和企业。颠覆式创新往往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也是大企业最常受到小企业挑战的一种创新类型。多见于商业环境高度可塑且成功具备一定可预见性的愿景型战略(visionary)环境中,该环境中,往往一家公司就可以创造/再创造某行业,并凭借该力量让未来有一定的可预测性,采用愿景型战略的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行业首创。突破式创新指通过取得技术突破并成功将其商业化,从而取代现有产品,改变顾客与供应商之间关系,创造全新产品类别的创新行为。突破式创新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是量变带来质变的过程,也是大企业较为常见的创新路径。和颠覆式创新比,它往往先由技术创新引发,继而带来商业模式的改变。和渐进式创新相比,突破式创新能带来更长久的市场影响,多见于环境变化快且可塑性较低的适应型(adaptive)战略环境中(如半导体、软件、电信业等)。企业通过识别、理解市场中的变化信号,有针对性地测试各种创
[BCG]:规模化生产创新的关键(2021),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3M,页数3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