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绿色智行”之汽车自动驾驶产业链深度报告(一):科技出行,蔚然成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1 年 5 月 30 日 行业研究 科技出行,蔚然成风 ——“绿色智行”之汽车自动驾驶产业链深度报告(一)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 华为正式进军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在引爆市场关注度的同时,也将带动国内自动驾驶系统稳步推进。2020 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仅约 4.6%(IEA),当前量产车型自动驾驶系统尚处于 L2/L2+级。结合“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我们预计汽车下阶段发展重心将紧密围绕绿色+智能两大核心主题。长期坚定看好国内各行业龙头切入产业链,引领基于中国场景的自动驾驶系统迭代升级。 软件/算法、激光雷达、以及芯片/域控制器为产业链最受益子行业:车企或陆续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采取直营、以及软件包分拆销售的模式;其中,1)2010-2030E与软件相关的整车价值占比从 7%上升至 30%(McKinsey),预计软件包售价取决于用户差异化体验,为长期竞争差异的核心;2)自动驾驶系统推进或带动激光雷达搭载数量不断增加(L3 级 2 个、L4/L5 级 5-12 个,McKinsey),市场增长空间可期;3)自动驾驶芯片的关键在于设计;其中,主机厂或基于其不同软件/算法能力,与供应商开展合作。预计在手机芯片等领域具有产业链优势又可提供基础软件包助力主机厂自主研发软件/算法的 tier-1 供应商更具竞争力。 软件/算法是长期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软件/算法的关键在于人才与团队(包括团队定位/架构、技术能力、执行力/稳定性)、以及大量实际路况数据的采集与应用。我们基于软件/算法团队的综合优先排序分别为百度、特斯拉、Waymo、新势力(小鹏或相对占优)、头部民营背景传统车企、以及国企/央企背景传统车企。 激光雷达即将量产,芯片最大挑战或来自于如何规模量产:1)激光雷达正从机械式至半固态式再至固态式的方向逐步推进;其中,更易符合车规要求的 MEMS/转镜等半固态式激光雷达即将于 4Q21E-1Q22E 量产交付,预计技术迭代对应的规模量产与降本前景可期。2)自动驾驶芯片市场长期或高度集中;其中,华为与高通的发展路径较为相似,具有较强的芯片设计能力与产业链优势。预计当前核心难点或在于规模量产(挑战分别来自于光刻机、EAD 软件、以及 ARM)。 投资建议:推荐小鹏汽车、广汽集团、小米集团-W、中科创达、科大讯飞、韦尔股份、舜宇光学科技、中国软件国际、斯达半导、以及中鼎股份,建议关注特斯拉、吉利汽车、丘钛科技、比亚迪电子、四维图新、以及宏发股份。 风险分析:政策风险;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选装率不及预期;研发设计、技术迭代、以及规模量产与成本控制不及预期;软件/算法的团队推进不及预期;产业链合作不及预期;数据长尾风险;基础设施推进不及预期;行业垄断竞争风险等。 推荐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表 证券代码 公司名称 股价 (市场货币) EPS(财报货币) PE(X) 评级 20A 21E 22E 20A 21E 22E XPEV.N 小鹏汽车 32.13 -6.48 -6.08 -5.55 NA NA NA 增持 2238.HK 广汽集团 6.72 0.58 0.79 1.07 10 7 5 买入 1810.HK 小米集团-W 28.60 0.54 0.79 1.11 44 30 22 买入 300496.SZ 中科创达 145.10 1.05 1.41 1.96 138 103 74 增持 002230.SZ 科大讯飞 61.94 0.61 0.74 0.96 101 83 64 增持 603501.SH 韦尔股份 286.48 3.12 5.15 6.40 92 55 44 买入 2382.HK 舜宇光学科技 197.50 4.46 5.69 6.86 37 29 24 买入 0354.HK 中国软件国际 9.99 0.38 0.40 0.51 21 20 17 买入 603290.SH 斯达半导 236.00 1.13 1.61 2.27 208 146 104 买入 000887.SZ 中鼎股份 11.40 0.40 0.66 0.80 28 18 14 买入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时间为 2021-05-28;汇率按 1HKD=0.83CNY,1USD=6.4CNY 换算 买入(维持) 作者 分析师:倪昱婧, CFA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5090002 021-52523852 niyj@ebscn.com 分析师:邵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120001 021-52523869 shaoj@ebscn.com 分析师:付天姿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40002 021-52523692 futz@ebscn.com 分析师:刘凯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00002 021-52523849 kailiu@ebscn.com 分析师:姜国平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4080007 021-52523857 jianggp@ebscn.com 分析师:王威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30001 021-52523339 wangwei2016@ebscn.com 分析师:秦波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4060003 021-52523839 qinbo@ebscn.com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 投资聚焦 自动驾驶系统的推进受政策层面、感知系统(系统冗余)、决策系统(芯片、软件/算法)与数据、高精地图、以及基础设施(5G+C-V2X)等因素综合影响。 我们对政策、以及自动驾驶系统产业链的感知系统/传输系统/决策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芯片与软件/算法等核心技术做了详细拆分。 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当前市场基于自动驾驶的聚焦点主要在于智能座舱域(五大域包括动力域、底盘域、智能座舱域、自动驾驶域、以及车身域),我们判断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推进的核心在于自动驾驶域;通过拆分梳理、以及横向比较,我们的核心观点如下: 1)当前全球自动驾驶系统仍处于 L2/L2+级;其中,激光雷达、以及软硬件技术升级驱动的部分 L3/L3+级功能或于 2022E-2023E 开始逐步兑现。 2)车企或延迟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落地/量产目标(直接定位至 L4 级及以上系统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孵化与储备),已实现的部分 L3/L3+级功能或嵌入其原有的 L2+级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提升品牌/车型市场竞争力;待政策权责制清晰、以及技术成熟/落地之后,直接切换至 L4/L4+级自动驾驶系统。 3)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难点在于决策系统的芯片、以及软件/算法;其中,芯片的关键在于设计,软件/算法的关键在于团队、以及实况路侧数据的积累。 4)预计自
[光大证券]: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绿色智行”之汽车自动驾驶产业链深度报告(一):科技出行,蔚然成风,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2M,页数5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