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商品与周期股共振:挖掘新的周期机会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重塑商品与周期股共振:挖掘新的周期机会 [Table_RptDate] 报告日期:2021-07-26 [Table_Author] 分析师:郑小霞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80007 电话:13391921291 邮箱:zhengxx@hazq.com 分析师:刘超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90001 电话:13269985073 邮箱:liuchao@hazq.com 联系人:方晨 执业证书号:S0010120040043 电话:18258275543 邮箱:fangchen@hazq.com 联系人:潘广跃 执业证书号:S0010121060007 电话:18686823477 邮箱: panggy@hazq.com 联系人:任思雨 执业证书号:S0010121060026 电话:18501373409 邮箱: rensy@hazq.com 联系人:张运智 执业证书号:S0010121070017 电话:13699270398 邮箱: zhangyz@hazq.com 相关报告 1. 7 月月报《积极应对变化窗口期》2021-06-27 主要观点: [Table_Summary] 历次商品牛市,受益于价格上涨带来盈利改善,周期股表现亮眼。去年下半年以来,商品价格及周期股共同经历了一轮大涨。因此,从商品出发到周期股,来看周期股行情演绎。 ⚫ 对比四轮商品和周期股牛市,本轮类似 2009 金融危机后的修复+ 2016 供给侧结合版 2000 年以来商品和周期股共经历 4 轮牛市:1)2002-2007 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下的供需双推动;2)2009-2010 年,金融危机后的修复期,经济底部修复+全球流动性宽松;3)2016-2017 年,供给侧改革推动国内商品牛市;4)2020 至今,疫后复苏+全球流动性宽松。四轮牛市在经济修复、流动性宽松、美元走弱等因素上具有部分共性。 本轮都更类似于 2009 年金融危机后修复期 + 2016 年供给侧结合版本。本轮目前仅持续 1.3 年,近似上两轮的牛市长度;表现也介于前两轮之间,即有色和原油国际属性品种强度类似 2009-2010 年,黑色强度类似 2016-2017 年供给侧改革。从推动因素来看,全球需求复苏和流动性宽松类似 2009 年,双碳催化类似 2016 年。 ⚫ 商品与周期股的共振,周期股将率先迎来高点 复盘四轮商品牛市,同期都会有周期股行情,并进一步得到五个核心结论: 结论 1:本轮商品与周期股共振强度类似 2009 年。都是经济见底后的修复和全球流动性的宽松。 结论 2:有色和钢铁商品价格与对应周期股共振更强。原因之一,或与工业金属与国内基建关联度更高,同时也与原油定价主导权在海外有一定关系;原因之二,或与股票板块标的主营与商品关联度有关。 结论 3: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周期股绝对收益与商品涨幅基本一致。 结论 4:周期股超额收益相对商品价格率先见顶。周期股盈利预期在上涨过程中已经提前计价和全年盈利预期的逐步兑现。 结论 5:资源端股价与商品共振更强。以铜板块为例,拥有矿产资源企业业绩直接受益于商品价格上涨。 ⚫ 周期行情仍有延续空间,产业升级将重塑商品与股票共振 本轮上涨最快速的阶段已经过,周期股行情仍有延续空间。一是回顾前三轮牛市表现,经济走弱和流动性收缩是引发商品和周期股牛市结束的诱因。但现阶段来看,全球经济仍然在复苏进程中,全球流动性暂时未出现实质性转向。二是“双碳”加速,将推动商品价格上行。 当前周期股已经过了前期普涨阶段,后一阶段更聚焦两类结构性机会:1)高景气度板块。本身基本面支撑强劲,比如煤炭和化工;2)产业升级带来的全新机会。传统周期股想象力减弱,扩散至高景气和制造业升级。新机会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传统周期的新需求,比如下游高端制造、PCB 和新能源车带动传统加工企业增长动力强劲,从沪铜与新能源车指数的相关性中枢从 2016-2017 年无相关性,抬升到 2020 年以来中枢 0.4 附近,可以看到这个趋势;二是新兴产业带来能源金属机会,比如受益于新能源车的强劲需求,带来的上游锂股价爆发。 ⚫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双碳进展不及预期等。 [Table_StockNameRptType] 策略研究 专题报告 [Table_CommonRptType] 策略研究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2 / 21 证券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引言 ........................................................................................................................................................................................................... 4 1 大宗商品和周期股四轮牛市,本轮更类似 2009 年和 2016 年的结合版 ................................................................................. 4 1.1 第一轮上涨 2002-2007:经济高速发展,供需双推动 ..................................................................................................................... 5 1.2 第二轮上涨 2009-2010:金融危机后的修复期+全球流动性宽松................................................................................................ 6 1.3 第三轮上涨 2016-2017:供给侧改革推动的国内商品牛市............................................................................................................ 8 1.4 第四轮上涨 2020 至今:疫后复苏+全球流动性宽松 ...............................................
[华安证券]:重塑商品与周期股共振:挖掘新的周期机会,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9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