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策略周报:房地产政策放松推动股市反弹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宏观金融研究团队 研究员:何卓乔(宏观贵金属) 020-38909340 hezq@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08762 研究员:黄雯昕(宏观国债) 021-60635739 huangwx@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51589 研究员:董彬(股指外汇) 021-60635731 dong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54198 类别 宏观策略周报 房地产政策放松推动股市反弹 日期 2021 年 11 月 12 日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 2 - 周度报告 一、宏观环境评述 1.1 警惕欧洲疫情是否持续恶化 截至 11 月 12 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例 25291 万,总体感染率达到 3.24%;累计死亡病例 509 万,死亡率小幅下降至 2.01%。2019 年底至今全球爆发四轮新冠疫情,第一轮是从 2019 年底至 2020 年 9 月,新冠疫情从东亚逐渐扩散到全球;第二轮是从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2 月中旬,欧美疫情因社会风俗和防控不利而严重恶化;第三轮是从 2021 年 2 月下旬到 6 月中旬,病毒变异以及传统节日使得印度疫情大爆发,欧美疫情在疫苗接种帮助下得到控制;第四轮是从 6 月下旬开始,主要是首先发现于印度的具有传染性强和免疫逃逸特点的德尔塔毒株扩散到美欧亚诸国。由于全球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8 月底至 9 月份全球疫情持续缓和;但近期欧洲多国疫情呈现扩散趋势,10 月份至今全球疫情扩散速度企稳小幅回升,需要警惕欧美地区放松防范措施后,其疫情是否会在冷冬背景和年底节日效应下重新恶化,贵金属价格已经开始反映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截止 11月 12 日,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 1 万的国家地区有美国(北美,79194)、俄罗斯(东欧,39714)、英国(西欧,35414)、德国(中欧,27517)、土耳其(中东,26437)、乌克兰(东欧,20734)、波兰(东欧,14179)、荷兰(中欧,13116)、印度(南亚,11490)、巴西(南美,11213)和捷克(东欧,10116)等 11 个。 图1:区域疫情扩散速度 图2:区域疫苗接种进度 数据来源:Wind,建信期货研投中心 数据来源:Ourworldindata,建信期货研投中心 截止 11 月 12 日全球接种新冠疫苗 74.5 亿剂,日均接种疫苗数量(7 天移动平均)为 3110 万剂,至少接种过一剂疫苗的人数达到 40.6 亿;接种量居前的经济体有中国(23.7 亿剂)、印度(11.1 亿剂)、美国(4.37 亿剂)、巴西(2.94亿万剂)和印尼(2.12 亿剂);全球疫苗接种率达到 51.6%,其中葡萄牙(89%)、西班牙(82%)、韩国(82%)、加拿大(79%)和日本(79%)位居前列。目前欧美日韩发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 3 - 周度报告 达经济体整体接种率达到 72.1%,已经达到群体免疫程度,已经有英国、挪威等欧洲国家陆续放开防疫措施。由于疫苗可得性以及财政因素,预计发展中国家整体需要到 2022 年上半年才能达到群体免疫程度。阶段性来说,由于接种疫苗的推进与防疫措施的放松同步进行,存在防疫措施放松后新冠疫情再度恶化的不确定性,再加上 2020 年冬春之交疫情扩散的经验教训,目前欧洲地区疫情扩散对贵金属价格有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支撑作用,本周美国疫情扩散速度已有上升迹象。 1.2 美国通胀爆表吓坏市场 11 月 10 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美国 10 月消费者物价数据,10 月美国 CPI 和核心CPI 环比分别增长 0.9%和 0.6%。同比增速则分别来到 6.2%和 4.6%,上一次美国出现这么高的通胀压力还得追溯到 1990 年。美国 10 月通胀数据打破了美联储的“暂时性通胀”立场并引发市场恐慌,美股连续第二日调整,美债 10 年期收益率大涨 10BP。 从分项数据看,10 月美国通胀数据爆棚,反映出来的仍然是供应链短缺造成的商品供需失衡。10 月份能源和交通运输 CPI 分别环比增长 2.86%和 1.98%,与近期因全球经济重新开放、冷冬预期增强和绿色能源革命而引发的国际能源飙升有直接关系;10 月份食品和服装 CPI 分别环比增长 0.89%和 0.74%,也与大宗商品的集体炒作氛围增强有关;而医疗保健和教育通讯 CPI 分别环比增长 0.52%和0.12%,则显示了仍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服务行业物价较为稳定。 图3:美国CPI通胀形势 图4:美国核心CPI构成 数据来源:Wind,建信期货研投中心 数据来源:Wind,建信期货研投中心 整体上看,虽然近期全球包括美国受供应链短缺和绿色能源革命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整体保持强势格局;但全球经济仍处于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弱复苏阶段,需求复苏强度使得上游涨价压力不能快速传递到中下游,因此全面通胀的形势尚未形成。即便如此,在持续高企的通胀预期影响下,中下游产品的涨价只是时间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 4 - 周度报告 问题;而且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和服务业的重新开放,商品和住房领域的涨价也会传递到服务业,因此 2022 年美国通胀压力不可能有根本性的缓解,美联储加息时间可能会提前到 2022 年中期。但另一方面,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和供应链短缺问题的解决,大宗商品市场供求失衡形势的缓解,将会从成本上逐渐降低中下游的涨价压力,因此美联储定性本次通胀“暂时性”不无道理,只是新冠疫情的延续和上游领域的强势维持时间超出了美联储的预期,“暂时性”变成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持续性”。 1.3 有关部门双管齐下稳增长 11 月 8 日中国央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中国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人民银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 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 1.75%。为保障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11 月 9 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企代表座谈会,部分参会房企有计划近期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业内人士表示,座谈会的召开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境内发债的相关政策会有所松动,近期将会有房企在公开市场发债融资,同时银行等机构投资者也会通过
[建信期货]:宏观策略周报:房地产政策放松推动股市反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5M,页数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