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增长的修复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2年6月19日增长的修复——2022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展望证券分析师:董德志021-60933158dongdz@guosen.com.cnS09805131000011宏观研究· 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寻找高频、全面的增长观测目标01“波折中的修复”02目录2“U”和“V”之争0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分目录:第一部分• 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加大• 2012年以来,第三产业(服务业)对于经济的影响权重加大;• 传统上以工业生产定GDP的思路面临了挑战;• 寻找更为高频、全面的经济增长指标• 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服务业的影响显著;• 需要构建更为高频、全面(包含二、三产业)的增长观测指标;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012年以来,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半壁江山”•2012年以来,中国的二、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呈现显著的“跷跷板”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在GDP中的权重已经持续超过50%;•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第三产业的波动性显著加大,成为影响GDP的关键性因素;4图1:第二、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工业变化或行业数据不能准确地衡量整体经济变化态势•为追求高频、灵敏,常以月度工业增加值指标来刻画整体经济变化。2015年以来这一替代工具的效果日渐弱化;•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巨大以及经济体系的复杂,以行业微观数据来刻画经济态势,也存在一定的误差;•“服务业权重加大+疫情对服务业影响显著”,双重因素要求市场寻找更为高频、全面的观测指标;5图2:工业增加值增速和GDP同比增速走势对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3:GDP季度同比增速和“克强指数”走势对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月度GDP”指标的构建思路:高频+全面•高频:以月度频率构建,高频可观测;•全面:涵盖二、三产业全口径;6图4:“月度GDP”指标构建思路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二产业(工业):工业增加值与其在逻辑上与实证上均具有显著可替代性;•第二产业(建筑业):“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与其在逻辑和实证上可替代;7图5:工业增加值同比变化与工业GDP同比变化的线性关系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6:地产开发+基建投资同比、建筑业GDP同比的关系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第三产业:服务业•2016年以来,国家统计局每月定期公布“服务业生产指数”;•服务业生产指数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增速变化具有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和实证上的高度吻合关系;8图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变化与第三产业GDP同比变化的线性关系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高频、全面的“月度GDP”观测指标•从逻辑与实证角度寻找到了二、三产业的模拟替代指标;•模拟替代指标具有月度高频可跟踪性;•月度GDP能够高频、全面的衡量整体经济的变化态势,特别在最近2-3年疫情环境中,对于经济态势的描述更为精确;9图8:“月度GDP”观测指标体系搭建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分目录:第二部分• 波折中的修复• “开门红”;• “疫情坑”;• 步入修复期;1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022年波折之一:“开门红”•2022年开年,中国经济增长在一片担忧声中,开启了“开门红”;•1-2月份“月度GDP”增速合计累计在6%;•“开门红”的原因:•2021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已经呈现缓和迹象;•稳增长政策发力;11图9:经济变化的“形神分离”到“形神合一”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10:高基数效应之下,GDP环比的数据更揭示真相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022年波折之二:意外的“疫情坑”•3月份以来很多一线城市先后遭遇意外的疫情冲击;•3月份开始,月度GDP依次下探到3.5%、-1.2%;•疫情冲击下的一抹亮色:稳增长政策依然发力,基建的强势和地产的强于预期,是疫情冲击下的“亮点”;•服务业依然在冲击过程中,恢复缓慢;12图11工业、服务业产出增速和“基建+地产”投资增速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12:““月度GDP”高频变化走势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半年波折、“V”型右侧•疫情平稳后,6月份经济需求存在补偿性,预计月度GDP增速有望超过4%;从月度变化维度来看,经济增速已经步入了“V”型右侧;•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二季度,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为全年最低:1.0%;13图13:“月度GDP”变化一览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图14:GDP季度同比增速及预测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分目录:第三部分• “U”和“V”之争• 为何罕见“U”型?• 哪些因素支撑增长的修复?• 年中看增长:“V”型可期,无需忧虑;• 年中看通胀:此消彼长,总体稳定;1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罕见的“U”型•市场的忧虑:相比于2020年的V型反转,本次的经济是否会呈现“U”型态势?•历史来看,呈现经典“U”型的时期只有1997-2002年(1998-2001年:“W”型)15图15:中国GDP季度同比增速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为何“U”型如此罕见?•从数学角度来看,同比变化主要取决于即期的环比。•显著偏低的环比,后续大概率对应高企环比,这是造成同比数据“V”型的现实基础;•受感染人数或疫情影响地区数与宏观经济受冲击幅度,只在方向上的正相关,在幅度上没有线性关系;•结论:历史中短周期(1年内)“V”、“L”均合理,而“U”罕见;16图16:GDP季度同比和季调环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18:受疫情影响省份GDP比重和工业增加值环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17: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变化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下半年经济恢复的积极因素有哪些?•基数效应会导致三季度经济同比数据具有自发上行动力;•短期内(5-7月份),补偿性需求可期;•稳增长政策持续,令基建投资成为公认“推动力”;•地产需求的“再平衡”:短期内地产需求稳定,2021年后置的需求将大概在今年实现;•2021年地产政策收缩,市场价格调整,导致刚需后置;•2022年后置的需求开始释放,但是又不幸遭遇了疫情冲击,预计下半年累计的刚需急速加速释放;17图19: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同比增速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

立即下载
金融
2022-06-21
国信证券
董德志
23页
2.04M
收藏
分享

[国信证券]:2022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增长的修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4M,页数2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申万一级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情况(亿元)
金融
2022-06-21
来源:每日数据速览
查看原文
近 30 日北向资金流入情况(亿元)
金融
2022-06-21
来源:每日数据速览
查看原文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情况
金融
2022-06-21
来源:每日数据速览
查看原文
图表28 随着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的节奏至少需向疫情前水平收敛
金融
2022-06-21
来源:宏观深度报告:新兴市场投资前景再审视-多歧路,今安在?
查看原文
图表27 美国进口开始向除中国外的亚洲新兴市场倾斜
金融
2022-06-21
来源:宏观深度报告:新兴市场投资前景再审视-多歧路,今安在?
查看原文
图表25 中国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
金融
2022-06-21
来源:宏观深度报告:新兴市场投资前景再审视-多歧路,今安在?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