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半年报点评: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当期业绩,激励计划彰显信心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2 年 8 月 30 日 公司研究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当期业绩,激励计划彰显信心 ——复星医药(600196.SH、2196.HK)2022 年半年报点评 A 股:买入(维持) 当前价:40.61 元 H 股:买入(维持) 当前价:25.35 港元 作者 分析师:林小伟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10003 021-52523871 linxiaowei@ebscn.com 分析师:王明瑞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80004 010-57378027 wangmingrui@ebscn.com 市场数据 总股本(亿股) 26.70 总市值(亿元): 1084.15 一年最低/最高(元): 36.70/65.38 近 3 月换手率: 79.68% 股价相对走势 -42%-29%-16%-3%10%08/2111/2103/2206/22复星医药沪深300 收益表现 % 1M 3M 1Y 相对 -5.40 -9.67 -22.18 绝对 -7.77 -6.95 -36.39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新产品拉动收入强劲增长,逐步进入研发成果收获期——复星医药(600196.SH、2196.HK)2022 年一季报点评(2022-04-27) 新产品驱动收入增长,创新与国际化稳步推进——复星医药(600196.SH、2196.HK)2021 年报点评(2022-03-24) 事件: 1) 公司发布 2022 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13.40 亿元,同比+25.88%;归母净利润 15.47 亿元,同比-37.67%;扣非归母净利润 18.62 亿元,同比+18.57%;经营性净现金流 18.20 亿元,同比+6.66%;EPS 0.60 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 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或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成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投资不超过人民币 100,000 万元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创新疫苗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 3) 公司发布《2022 年限制性 A 股股票激励计划(草案)》、《2022 年 H 股股票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点评: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当期业绩,各板块健康有序发展:2022Q1~Q2,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 103.82/109.58 亿元,同比+28.87%/23.18%;归母净利润 4.63/10.85亿元,同比-45.41%/-33.66%;扣非归母净利润 8.01/10.61 亿元,同比+21.73%/16.29%。公司 2022H1 非经常性损益-3.14 亿元,主要是持有的 BNTX 股票股价变动导致公允价值损失等净影响 10 亿余元。分业务板块来看: 制药:营业收入 143.27 亿元,同比+16.97%;利润 15.73 亿元,同比+25.14%(未包含 BNTX 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及部分股票出售收益)。增长主要来自于: 1) 新产品和次新品的收入贡献:复必泰(mRNA 新冠疫苗)持续向港澳台地区供货,实现销售 800 余万剂,儿童剂型于 2022 年 4 月、5 月先后获批于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开展 5 至 11 岁儿童接种;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于 2022 年 5 月实现产能升级,实现收入 8.13 亿元,同比增长150.15%;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实现收入 8.19 亿元,新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RA)于 2022 年 2 月获批上市;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实现收入 3.60 亿元; 2) 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于 2022 年 3 月获批上市后加速市场准入并快速得到市场认可; 3) 随着集采推进常态化以及对销售费用的持续管控,仿制药的收入、利润均趋于稳定。 截至 2022H1,公司制药板块商业化团队约 6000 人,覆盖超过 2000 家三级医院、10000 家一、二级医院和近 20 万家零售药店。其中创新药商业化团队共计约 2000 人,海外商业化团队约 1000 人。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营业收入 40.43 亿元,同比+42.51%;剔除 2021 年亚能生物股权转让等因素影响后,收入同口径增长 66.24%;利润 6.99 亿元,同口径增长 19.97%。增长主要来自: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复星医药(600196.SH、2196.HK) 1) 复锐医疗科技(Sisram)营业收入 1.75 亿美元、净利润 2,053 万美元,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其驱动因素为北美、欧洲等核心区域业务的强势攀升,多维度产品线及渠道的拓展与协同,研发能力和基础设施升级,以及积极的人才管理战略。截至 2022H1,营销网络覆盖全球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 年上半年,直销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约 65%。 2) 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等新上市产品的收入贡献; 3) 抗疫物资销售业务的贡献。 医疗健康服务:营业收入 29.18 亿元,同比+58.24%;剔除新并购的广州新市医院等因素影响后,同口径增长 38.39%,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线上业务的增长以及线下医院收入的恢复。但由于线上业务的技术开发等投入较高、线下医院受疫情影响,相应开支有所增加,利润为-4.42 亿元,同比减少 4.27亿元。截至 2022H1,已累计获得 8 家互联网医院牌照;控股医院核定床位合计 5,732 张;已与上千家医院形成数字化业务合作,平台注册合作医生累计认证超过 6 万人,在包括肿瘤、慢性肾病等专病领域实现了创新模式突破,形成打通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服务闭环;处方服务覆盖超过 4 万家合作药店门店,携手国大药房及国药健康在线合作创新支付方案,“医药保”模式初步打通。 医药分销和零售:国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 2,614.72 亿元、净利润 62.29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6.94 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4.96%、3.32%和 3.10%。药品分销业务实现收入 1,965.24 亿元,同比增长 3.19%;医疗器械业务实现收入 536.84 亿元,同比增长 12.36%;零售业务实现收入 152.74 亿元,同比增长 11.31%; 持续大力投入研发,创新转型卓有成效:2022H1,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为 20.62亿元,同比增加 2.85 亿元,增长 16.04%,占制药业务收入的 14.39%,占营业收入的 11.24%。其中,研发费用为 14.91 亿元,同比增加 1.06 亿元,增长 7.65%,占制药业务收入的 10.41%。2022 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生物创新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治疗获批上市,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创新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RA)获批上市;FS-1502(注射用重组 HER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单甲基奥瑞他汀 F 偶联剂)、MEK1/2 选择性抑制剂 FCN-159 等创新产品陆续进入关键临床/审批阶段,包括复必泰、汉利康、汉曲优
[光大证券]:2022年半年报点评: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当期业绩,激励计划彰显信心,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6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