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中企上市热度回升,VCPE机构IPO成绩单同步出炉!
IPO 季报:2022 年前三季度中企上市热度回升,VC/PE 机构 IPO 成绩单同步出炉! 清科研究中心 2022 年 9 月 30 日 一、 整体回顾 经历了长达半年的低位运行后,中企上市在第三季度小幅升温。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2 年前三季度中企境内外上市总量 352 家,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 5,324.60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25.4%、19.0%,降幅相较上半年分别缩窄 14.2 和 9.6 个百分点。其中,A 股上市企业 300 家,注册制板块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境外上市中企共 52家,港股新股发行活跃度明显提升,美股市场监管环境迎来转机。地域方面,广东省前三季度新增上市企业 68 家,跃居首位。行业方面,半导体与电子设备企业上市活跃度高企,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逐渐拉开。 二、 VC/PE 机构 IPO 成绩单 2022 年前三季度,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起伏波动,VC/PE 机构也经历了重重考验。在此阶段,紧跟国家战略发展趋势、长期专注科创领域或坚持“投早投小”的 VC/PE 机构突破重围,取得较好成绩。 注: 1、上表统计的 IPO 为 2022 年前三季度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首次上市发行且总部位于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的企业,不包含第二上市及多地上市的企业; 2、投资机构仅列示在招股说明书中出现的显名股东; 3、账面金额为机构于所投项目首次发行前的持股数(不含基石轮/战略配售)*发行价格计算得出,部分账面金额可能因首发前持股数未在招股书中披露而存在偏差。 三、 市场概况 A 股 IPO 提速,注册制板块总量占比超八成 2022 年前三季度,A 股上市企业数量共 300 家,同比下降 19.4%,第三季度上市数量为 131家,同环比分别上涨 3.1%和 56.0%。其中,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北交所共有 246 家 IPO 企业,合计占比 82.0%,注册制板块在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上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融资额方面,2022 年前三季度境内市场的总融资规模为 4,773.47 亿元,同比上升 29.7%;科创板和创业板总融资额分别为 2,093.09 亿元、1,456.4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84.1%、67.4%,是带动 A 股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 港股 IPO 回暖且大额融资案例多发,在美中概股监管迎来转机 2022 年前三季度,境外市场上市数量 52 家,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 551.12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48.0%、80.9%;其中,第三季度有 29 家,总融资规模 435.34 亿元,整体来看,中企境外上市总量企稳回升。 港股方面,沉寂许久的新股发行市场开始升温,前三季度共 44 家中企登陆港交所,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 536.82 亿元。第三季度,中国中免和天齐锂业在港双重上市,融资额均超百亿人民币,推高港股市场的总融资规模。 在美中概股回港双重上市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前三季度已有知乎、贝壳、涂鸦智能和名创优品 4 家企业双重上市;并且,此前已在港第二上市的阿里巴巴和哔哩哔哩,以及今年 7 月在港第二上市的诺亚控股,均在第三季度申请转为双重上市。实际上,在港双重上市既能保证企业在两个证券市场的上市地位相互独立,有效地分散了潜在的美股退市风险,又有机会被纳入“港股通”进而提升股票流动性。 美股方面,前三季度共有 8 家中企 IPO,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 14.30 亿元,第三季度占 5家,融资规模合计 9.95 亿元。2022 年以来中概股的发展动态持续受到关注,8 月 12 日,5家大型央企集体公告拟将存托凭证自美股退市,各类中概股正在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如主动退市规避数据泄露风险,或回港双重上市规避退市风险。随后, 8 月 26 日,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审计监管签署了合作协议,监管环境稍有改善,或将为中概股发展带来转机。 四、 地域分布 广东省上市活跃度居首位,北京市揽下前三起大额融资案例 上市数量方面,广东省前三季度新增上市企业数量为 68 家,跃居首位,以广州的“领头羊”计划、东莞的“鲲鹏”计划以及江门的“金种子”方案为代表的地方性鼓励政策持续激发企业的上市活力。 融资额方面,北京市稳居第一,主要原因是集中了中国移动(486.95 亿元)、中国海油(280.80亿元)和中国中免(141.84 亿元)三起双重上市案例,推高地区整体融资规模。 北上深包揽前三位次,南山区崭露头角 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京市与上海市仍然分列前二,深圳市以新增上市企业 32 家、融资额452.36 亿元的成绩位居第三,得益于当地半导体、IT 等产业的聚集效应、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以及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区域内企业培育已形成梯队,上市后备力量充足;其中,南山区的 IPO 数量占 15 家,在深圳各区中表现亮眼。 五、 行业分布 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企业上市节奏加快,总量远超去年同期 2022 年以来,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半导体产业作为大国博弈的必争高地,主要国家纷纷加码布局。乘着政策和时代的东风,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企业在前三季度共有 73 家中企 IPO,总融资金额达 1,278.38 亿元,同比分别上升 49.0%、137.4%,逐步拉开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除了半导体领域,机械制造和生物医疗领域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上市活跃度,前三季度的IPO 企业数量均超过 40 家。 六、 典型融资案例 七、 审核动态 八、 政策动态 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监管机构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 2022 年 8 月 26 日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依据两国法律法规,尊重国际通行做法,按照对等互利原则,就双方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监管检查和调查活动作出了明确约定,形成了符合双方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合作框架。 合作协议包括以下重点内容:一是确立对等原则。协议条款对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中美双方均可依据法定职责,对另一方辖区内相关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被请求方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力提供充分协助。二是明确合作范围。合作协议范围包括协助对方开展对相关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其中,中方提供协助的范围也涉及部分为中概股提供审计服务、且审计底稿存放在内地的香港事务所。三是明确协作方式。双方将提前就检查和调查活动计划进行沟通协调,美方须通过中方监管部门获取审计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参与和协助下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开展访谈和问询。 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正式启动,有利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2022 年 8 月 15 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开展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两地证监会已发布《联合公告》,明确相关机制安排。优化后,沪深港三所的共同交易日均可开通沪深港通交易。 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能够较好地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资本市场权益资产配置的合理需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
[清科]:IPO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中企上市热度回升,VCPE机构IPO成绩单同步出炉!,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